部编四年级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上册

发布 2020-09-26 07:17:28 阅读 4777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边读课文,边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3.感受第五粒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生机。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豌豆的语言及内心活动。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童话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

教学重点】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会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和体会最后一粒豌豆在发芽、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生机。

教学准备】多**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快看,五粒小豌豆从豆荚里跳出来了。请你们想象一下接下来会有什么故事发生?(板书: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初读文章,认识生字词。

出示课件1: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朗读课文,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

出示课件2,生字“豌、按、僵、预、揭、啪、苔、囚、框、溢”

重点指导:“框”是“木”加“匡”;“苔”的偏旁是草字头。

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2)指导书写。

出示课件3,生字“豌、按、舒、适、恐、僵、硬、枪、耐、探、愉、曾”

指导书写:“豌、按、舒、僵、硬、枪、探、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教师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三、再读文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出示课件4,思考:这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分别发生了什么事?

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

1)你体会到了什么?

2)提出疑难问题。

四、默读课文,积极思考。

1.出示课件5,学生根据提示默读课文:

1)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准备小组交流。

2)提出问题的方法。

发问的词有:谁什么怎么样。

发问的内容:对课题、对主要人物、对主要事件、对结果。

3)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讨论解决。

2.展示各小组的问题,梳理出问题清单。对照课后的问题清单,说说你的发现。

3.出示课件6,讨论解决:

1)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2)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3)你觉得哪粒豌豆最了不起?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梳理相关内容,找到答案。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顾课文的内容。

3.回顾提问的方法。

设计意图:理一理、写一写,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童话的魅力。

2.理解为什么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学生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

4.学习在阅读中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1.出示课件7,听写本课生字词。

2.教师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巩固了字词。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粒豌豆的不同经历,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了初步的**。这节课我们来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

二、角色体验,品读感悟。

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出示课件8:

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各说了一些什么话呢?默读课文,将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2)自主练习朗读童话中各个人物的“台词”,体会这些人物的内心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

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1)教师演生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2)推选小演员,带上头饰,合作“配音”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既能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解决问题。

一)出示课件9,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出示课件10~18,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豌豆在豆荚里是怎么排列的?(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2.哪个词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

3.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1)小组展开讨论。

2)汇报交流。

指名读、分角色读。

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板书:第一粒:想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

第二粒: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第。三、四粒: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4.这些想法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

第一粒和第二粒:自高自大。(板书:自高自大)

第三粒和第四粒:满足现状。(板书:满足现状)

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板书:随遇而安)

5.“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为什么母亲不相信,却还要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因为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这是一位母亲爱女儿的体现。

6.你怎样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句话?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7.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是怎样的?

指名朗读。板书:被鸽子吃掉了落到水沟里,涨得大大的)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师:当小豌豆开出紫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其余四粒豌豆虽然各有归属,但却不是了不起的归属。

2.师: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伟大,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最伟大的品质。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3.出示课件19: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成功之处:一节好的语文课最大的魅力是什么?莫过于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不足之处: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学习和提高。

6 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4.理解科学家探索蝙蝠飞行秘密所做的三次实验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采用抓关键段落、圈画关键词语、画示意图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科学家热爱科学、执着研究、善于思考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明确科学家三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明确雷达和蝙蝠的相似之处。

教学准备】多**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出示课件1:蝙蝠和雷达的**。

2.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上的事物吗?

(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

(板书:6 蝙蝠和雷达)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教师检测学生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学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教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课件2:生字“蝙、蝠、启、即、锐、铛、蝇、证、障、荧、屏”

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蝙”不能读成“piān”。

锐”要读准翘舌音。“荧”与“萤”要区别开。

2.书写指导。

出示课件3:生字“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

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上虫字旁变成“蝇”,“绳”和“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写字姿势。

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出示课件4,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些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么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出示课件5,课下搜集有关蝙蝠的资料,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搜集并积累资料,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

5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 学会 莫 腊 浑 疑 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2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教学重 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 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望庐山瀑布 理解诗题。1 导语 一年级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初探》教案

一 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 自然奥秘,科学技术 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 琥珀 飞向蓝天的恐龙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和 千年梦圆在今朝 4篇课文组成。本单元以准确 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神奇,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 探索自然的兴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