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发布 2020-07-30 16:31:28 阅读 7160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1、 学会本单元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翡翠。

截然不同等词语。

2、 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

吸收民族化智慧。

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明和传统美德。

3、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

准确用词。生动表达。

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

吸收民族化智慧。

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中蕴涵的民族明和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表达特点。

教学时数:10时。

时按排:6、 北京的春节2时。

7、 藏戏1时。

8、 各具特色的民居1时。

9、 和田的维吾尔1时。

回顾、拓展二1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4时。

第周第时时教案编号:

题。6、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本的生字。

新词。积累词语。

2、 理解内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感受春节的热闹。

3、 学习有顺序。

详略得当地表达。

4、 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难点。

关键。学习本生字新词。

理清条理。分清详略。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一、导入新。

1、教师板书。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3、师:今天。

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

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图。

自读要求:1)读通。

掌握生字新词。

2)对照图。

找中相应的段落。

读一读想像当时的场景。

3)想一想是接什么顺序写的?

2、检查生字。

新词。3、再读。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理清条理。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为我们介绍老北京的春节的呢?

2、再读。画出表示阶段性时间的词语。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按照年前。

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板书。设计。

后记。第周第时时教案编号:

题。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的。

1、 围绕。

表达要有条理。

2、 根据习作提示。

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

作。能围绕所选的内容习作。

内容要具体。

表达真情实感。

重点。难点。

关键。口语交际时。

能把第一次的经历讲具体。

说出自己的启示。

习作主题鲜明。

能够正确把握各小题习作的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一、口语交际。

1、同学们。

在成长的经历中有许多的。

2、指名读题目第1自然段。

3、题目中给我们列举了人生的哪些第一次?

4、怎样说好自己难忘的第一次呢?读题目的第2自然段。

按要求学生相互交流。

6、集体交流(每组推荐最优秀的选手上台说一说)二、习作指导。

一、读题。明确要求。

1、自读习作题目。

了解本次习作内容。

2、再读题目。

明确每个选项的具体要求。

1)《难忘的。

2)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

3)写出自己第一次经历获得的启示。

3、介绍自己有所感触的。

二、习作指导。

1、指导立意。

选好素材。1)快速浏览本组。

说说本组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2)指名反馈(都是通过一事或一种事物阐述一个深刻的哲理。

给人启迪)3)再对照读一读这三段作的内容。

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4)同桌交流。

想写什么?表达什么主题?

板书。设计。

后记。第周第时时教案编号:

题。6、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的。

1、研读。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

感受老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

2、对比阅读《过年》《除夕》体会作者在写作方法上的异同。

从中受到启发。

3、总结全。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传统化热爱。

重点。难点。

关键。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

感受中国传统年化的独特魅力。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

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地表达。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一、导入新。

师: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浓烈的。

二、新授。学习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部分。

把你感到人们忙碌的地方画出。

1)人们忙着熬腊八粥。

2)人们忙着泡腊八蒜。

3)孩子们忙着买拌儿。

4)大人忙着买过年吃的。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6)忙着大扫除。

2、指导感情朗读(双喜)

3、从这一部分。

你还了解到哪些习俗尼?

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7自然段。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

你们又了解了北京春节的哪些习俗?

3、请大家读第9自然段。

人们都看什么去了?

4、你知道庙会是怎么回事了吗?你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读一读10~12自然段。

你又读懂了什么?

板书。设计。

6、北京的春节。

年前忙碌。过年热闹喜庆、欢乐。

年后平静。后记。

第周第时时教案。

题。7、藏戏。

教学。目的。

1、 读通。

积累中的好词佳句。

2、 理解内容。

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3、 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难点。

关键。理解。

体会藏戏的特色以及艺术魅力。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一、谈语导入。

1、师:同学们。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不仅有丰富。

2、展示资料。

了解藏戏编号:

3、**藏戏《成公主》感知藏戏的特点。

二、初读。1、读通。

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3、和同学交流藏戏的艺术特色。

4、指名交流藏戏艺术特色。

三、深入**。

一)检查读通情况。

积累词语。1、词语卡片认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

检查读通情况。

3、说说藏戏的形成过程。

4、再读藏戏形成过程的部分。

想想自己都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二)了解藏戏的艺术特色。

1、默读。找出作者概藏戏艺术特色的语句。

2、指名反馈。

指导感情朗读。

3、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语句以导游的身份为大家介绍藏戏的哪一特色最感兴趣?

四、总结。师:藏戏历史悠久。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

板书。设计。

7、藏戏。藏面具表演。

悠久历史不用舞台。

故事传奇)→→程式固定。

唱腔、动作丰富。

演三五天毫不稀奇。

后记。第周第时时教案编号:

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1、 读通。

积累词语。2、 理解。

了解客家居民以及傣家竹楼的建筑特色。

3、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写。

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

打比方。举列子等说明方法表现事物的特点。

重点。难点。

关键。了解客家民居以及傣家竹楼的建筑特点。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一、导入新。

1、师:上节。

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戏剧的艺术魅力。

其实除了戏剧。

中国的民居也是很有特色的。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幅民居图。

2、有谁认识其中的民居。

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二、初读。1、自由读。

找出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

2、利用工具书理解本词语。

3、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什么特点?

三、深入体会。

1、体会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各自特点。

小组对比读并完成下面的**。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位置。作用。

结构。化内涵。

2、指名反馈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3、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各自的特点。

并说异同。四、感悟法。

1、你们知道作者是怎样把这两处民居的特点介绍清楚的?你发现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效果?

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显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

后记。第周第时时教案编号:

题。9、和田的维吾尔。

教学。目的。

1、读通。积累。

2、了解。感受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3、有感情朗读。

重点。难点。

关键。了解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以及维吾尔族的民族风俗。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一、导入新。

1、请大家欣赏《我们x疆好地方》

2、师: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吗?(x疆)对。

今天我们要走进x疆的和田。

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族(板书题)

二、初读。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做到正确。

流利。多读几遍。

2)联系注释了解词语意思。

3)画出最能概述维吾尔人特点的语句。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加深感悟。

1、刚才自读中你们都画了哪些最能概述维吾尔人特点的语句?

2、根据上面句子的内容。

填一填。 )的维吾尔。

)的维吾尔。

)的维吾尔。

3、再读。朗读中加深理解。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其他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景象。

2)指名反馈。

你听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你读出了什么。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维吾尔人的其它特点。

板书。设计。

9、和田的维吾尔。

豪气乐观(豁达乐观)

酷爱土地。爱美。

能歌善舞。后记。

第周第时时教案编号:

题。习作一讲评。

教学。目的。

1、 通过评价。

交流。修改。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

2、 修改自己的习作。

符合要求。重点。

难点。关键。

修改习作。符合要求。

评析。交流。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一、读题。

明确要求。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教师总结本次习作情况。

二、习作讲评。

1、(1)有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

分清详略。2)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3)注意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

2、讲评一类。

1)指名朗读习作。

2)指名说说成功之处。

3、讲评三类。

1)指名朗读。

2)学生听后认真评析。

4、出示修改要求。

1)错别字以及语句的不通顺处。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2)材料选择不当。

主题不明确等。

3)在表达手法上交流。

争取写得更好。

学生独立修改习作。

教师个别指导。

6、指名读读修改后的习作。

7、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后记。第周第时时教案编号:

题。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的。

1、和同学交流从本组中了解到的民俗以及法。

2、阅读并背诵古诗《元日》和《天竺寺八目十五夜桂子》

3、阅读有趣的标点。

了解标点符号的孙用。

重点。难点。

关键。掌握并正确利用本组中学到的法。

体会标点符号的孙用。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读一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明确交流内容。

2、指名说说本次交流内容。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组长负责归纳。

总结。4、指名汇报。

二、日积月累。

一)阅读《元日》

1、自由练读。

要读准。读通顺。

2、再读古诗。

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3、指名说说你的脑海里呈现出哪些画面?

4、从这首诗中。

你了解了哪些人们迎新年的习俗呢?

二)阅读《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柱子》

1、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学生反馈收集到的有关皮日休的资料。

4、自由读古诗。

理解其意思。

指名说说古诗的意思。

6、有感情朗读古诗。

熟读背诵。三、趣味语。

1、自由读《有趣的标点》找出中标点使用不同的地方。

2、中《清明》绝句中的标点发生了几次的变化?各是什么变化?

3、出示字。

让学生加标点(略)

板书。设计。后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 备课时间 年月日。二 教学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祖国在我心中。三 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以 祖国在我心中 为主题教学安排的,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选编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的报效祖国 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 备课时间 年月日。二 教学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祖国在我心中。三 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以 祖国在我心中 为主题教学安排的,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选编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的报效祖国 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提要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教学内容 p18 35 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 图形的缩放。比例尺。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比的意义 比的化简与比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