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实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并对小数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复习。
一)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负数第三单元比例。
二)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三)统计与概率第四单元统计。
四)数学思想方法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五)综合应用 1.自行车里的数学 2.节约用水。
六)整理与复习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
二、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如气温的表示方法、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学习在直线上表示所学过的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识结构,以及初步体会负数、零和正数的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顺序,加深学生对有关数的知识的理解。
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既应体现《标准》的要求和提倡的新理念,又要突出比例在学生数学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与原通用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概念教学注意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
2)“比例的应用”增加内容,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函数是近代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实例的基础上,用列表的形式体现变量之间的关系,接着用、的式子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变化: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教材在编排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时,增加了用长方形(或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转出圆柱(圆锥)的活动。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换关系;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想像、推理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4)加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习”,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
本册教材对“整理与复习”的编排有以下几点改进: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标准》将义务教育各学段的内容统一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与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比较,本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精减。不求面面俱到,覆盖已学知识的细节,给出所学概念的描述。
而是突出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主要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以致用,在“用”的过程中,促进理解和巩固。这对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的。
4)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一单元负数。
一、教学内容。
1.负数地初步认识。
2.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编排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具体编排。
1.例1。例1通过分别表示室内和室外观测到的温度的情境引入负数,教学负数的写法和读法,并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例2。教材通过存折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时,重点让学生观察存折中“支出(-)或存入(+)一栏,结合具体的数据体会存入和支出的含义正好相反。
3.对例1、例2的小结及“做一做”。
教学时,注意不要给正负数下严格的数学定义。关于0,可以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4.例3。例3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在直线上表示数的方法,然后出示例3的情境,适当引导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以此引出对数轴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脱离具体的情境,把数轴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
5.例4。例4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时,先在数轴上表示出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再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
也可借助温度计上温度的排列来比较,即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应数轴上的点是从左到右的顺序,也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关系。
五、教学建议。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2.把握好教学要求。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一、教学内容。
1.圆柱。2.圆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编排特点。
1.教材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加强了学生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具体编排。
1.圆柱的认识。
1)主题图。
教材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物体的**,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2)例1。例1教学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圆柱的组成,再深入对各个部分的**。
3)例2及“做一做”。
例2教学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关系。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想像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剪开侧面,通过操作看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
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使学生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2.圆柱的表面积。
1)例3。例3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可将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进行迁移,使学生明确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再指导学生推出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其中重点指导如何计算侧面积。
2)例4。例4教学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时,让学生想像厨师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根据具体情况,该题的结果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3.圆柱的体积。
1)例5。例5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先让学生思考:
圆柱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体积。然后通过教具演示如何把圆柱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并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复习圆面积以及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从而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例6。例6教学利用圆柱体积的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确:求杯子的容积就是求这个圆柱形杯子可容纳东西的体积,计算方法跟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样。
二)圆锥。1.圆锥的认识。
1)主题图。
2)例1。教学时,可先复习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以便通过对比,了解圆锥的组成及特征。圆锥的高的认识是教学难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区分高和母线,并帮助学生了解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做转动三角形纸片活动时,可先让学生猜测,再操作。
做一做”是制作圆锥,加深对圆锥的认识。
2.圆锥的体积。
1)例2。例2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主要按“引出问题——联想、猜测——实验**——导出公式”四个层次编排。
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用圆锥容器装水(或沙土)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刚好倒三次,反之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最后,帮助学生得出在等底等高条件下:
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例3。例3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教学时,可先学生自己解决。
五、教学建议。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述职报告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述职报告。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在这段教学过程中,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热爱 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我同时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且多听取意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务求精益求精。我是因为喜...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述职报告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 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w作者为大家精心推荐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述职报告,欢迎阅读。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述职报告 一 本学年,我担任小学六年级的英语...
《临高县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临高县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学科培训 心得体会。和舍五峰小学,王林妹。xxxx年4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县研训室组织的六年级数学教师培训,经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等都得到了更新,另外,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觉得这次的培训非常接地气,上午是理论的学习,下午是理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