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醒幸福(毕淑敏)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结识了一位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
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有乐出声来,所有关心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乐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提醒的后缀词总是灾祸。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义。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的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
当我们睁大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期盼风暴早些到来。
在许多夜晚,风暴始终没有降临。我们辜负了冰冷如银的月光。
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我们怅然地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用的。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都帮不上忙。
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回到凌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有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知识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了提醒我们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
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你自会珍惜,用不着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
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的训练。
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过去很远,拣起地上的金鬃毛时说,原来我见过她。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侯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些什么。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的,却没有人预报幸福。
1.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幸福?(3分)
2.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幸福”,试分析作者笔下“幸福”有什么含义?(3分)
3.作者认为人生有灾难也有幸福,对待灾难和幸福应该各持什么态度?(4分)
4.第⑥自然段中加点的“临门一脚”,我们应该怎样理解?(5分)
5.第⒄自然段中“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一句中,“它”指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感觉“那样少”?(5分)
想像说话,联系生活。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最怕碰到回答问题和想像写话,例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文后的感受。
或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几句话。
这样的题目往往要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品质,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是怎样做的。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醒学生写答案时要答满线格。
像类似的发挥想像的问题,要联系生活来领会文中的关键句段的意思,即从文中读出自己,读出“我”,学会转换角色,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这样答案才能更加完美。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星期天清晨,为给生病的老爸买羊肉,骑车到新合村集贸市场去。在市场附近,我遇见了那位老人。
我无法描述我看到他第一眼时的感觉,他是在我不经意时突然闯入我眼帘的。他几乎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他与这个有着太多幸福的省城不太相称,他(戴带)着洗的发白的军用棉帽,脚蹬一双沾满黄泥的军用球鞋,穿着右开襟的旧棉袄,怕冷似的揣着手坐在两堆胡萝卜后面,他的身旁,是一根乌油油的扁担和一对迭起的竹箩,竹箩里有秤。
老人那架式分明在卖萝卜可又怕摊儿摆得不是地方而遭市场管理人员呵斥,便揣起手作小憩状。
他满脸的皱纹和瘪塌下陷的面额使我顿生怜悯(mǐn lǐn)之心。他看起来比我的老爸还要年迈呀,却还要这般起早贪黑谋生。
推车趋前,问老人家这萝卜可是卖的吗?老人一脸惊喜,双目放光,连连说是,这四毛一斤,那一块钱四斤,便宜卖了。人老了腿脚不灵便来晚了一步,寻不着摊位了,就在这儿贱卖吧,反正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唉,这可是郭茨口的萝卜畦(qí wà)。
我也听说过;汉阳郭茨口的蔬菜多用农家肥来种,比施化肥种出的蔬菜好吃。
那堆一块钱四斤的萝卜和那堆四毛一斤的一样肥硕新鲜,只是都被碰断了。我想老人一定是由于年老干活没以前灵便了,刨挖时弄断了那些更粗大的萝卜。于是我对碰断的萝卜多了份偏爱,便决定买些一块钱四斤的。
老人和我一同挑捡。我问老人今年高寿,回答说七十六了。
七十六岁!比我老爸还年长四岁。
我突然感到惭愧,为我作为城市人而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的优越感。这位饱经沧桑和风霜的老人还在克勤克俭的生活着,没工夫叹息,没工夫计较,他和千千万万农人一样,踏踏实实的付出一份劳动,为这城市的繁荣做一份贡献,使这城市有了太多的幸福。城里人啊,请持着一发敬意,(款待善待)那些辛勤劳作在土地上的农民们。
1. 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读音、汉字和词语。2分。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小憩: 克勤克俭。
3 问题:1)老人多大年纪了?用文中的两个词语说说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3分。
2)我买一块钱四斤的萝卜是因为它们便宜吗?为什么?1+4分。
3)我为什么突然感到惭愧?2分。
4. 对第二段老人外貌描写的作用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表现出老人的贫穷,为下文写我对老人的怜悯作铺垫。
b. 表现出老人的节俭、辛勤,为下文写我对老人的怜悯作铺垫。
c. 表现出老人的节俭、辛勤,为下文抒情、提示文章中心作铺垫。
d. 表现出老人的贫穷,为下文抒情、提示文章中心作铺垫。
5. 下面是对这篇短文的评述,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这是一篇充满感情的记叙文,文章先记叙最后议论抒情,画龙点睛。
b. 从作者的记叙中,可以看出“那位老人”是一个既节俭辛劳又善良朴实的人。
c. 主题是:通过对老人的记叙描写,批判了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的错误思想。
d. 采用对比的手法,将自己的老爸与“那位老人”对比,城里人与乡下人对比。
二)星。男孩今年14岁,年少的他,心灵上却承受着痛苦:母亲患了癌症,父亲工作忙,经常出差在外。
母亲很想让儿子送给她一颗星。男孩深爱着他的母亲,虽然他不知星在哪儿,怎样去摘,但他要完成母亲最后的愿望。于是,他出发了。
男孩看见星星在高高的枝头上,便兴奋地爬上树梢。可是,那里只有茂盛的树叶与欢快的小鸟。男孩又跑到小丘的高顶,可那里只有绿油油的小草与淡黄的小花。
男孩忽然听到海水声,于是他又来到海边,海风有点冷,浪花打着他的脚。海中撒满了星星的影子。他望天空,只见星斗满天,朝着他眨眼睛,闪闪亮亮的。
男孩伸出手,可什么也没有抓住。突然,他发现脚旁有颗海螺五彩缤纷,十分美丽。男孩捡起它,放在耳边,海螺中伴着海浪的声音,好像对他说:
“星星在海的另一边呢!”男孩把海螺揣进口袋里。
第二天早晨,男孩搭乘一艘客船,驶向海的另一边。他坚信会找到星星的,他不能让母亲失望。随着食物、金钱的减少,饥饿向他发起了挑战。
于是,男孩在船上干点活,挣了一点吃的。下了船,男孩来到人地生疏的城市。为了生存,男孩到一家饭店打工。
他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洗盘子、擦地,累得筋疲力尽,白胖的脸颊也黑黝黝的了。再加上老板的打骂,小小的他担负着巨大的压力。当他寂寞时,就会捧起海边拾到的大海螺,放在耳边聆听。
海螺中有家乡大海的声音,于是他想起了慈祥的母亲,男孩手中捧着一只大海螺,一心要摘取天上的星星,送给他那慈祥的母亲。男孩感到自己在成长。一天,男孩到市中心的广场散步。
偶然发现广场正举行“**宣誓仪式”,市长正为刚**的男青年戴金星,金星在他们的胸前闪闪发亮。啊!男孩感到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些星星。
哦!不是在家乡的海中见过吗?忽然间男孩明白了什么。
他飞快地跑回饭店,结了工钱。他惊奇的发现,十四岁的他,竟挣了那么多钱。男孩乘船回到家乡。
他激动的推开门,:“妈,我找回星星了。”可是屋里空荡荡的,只有房厅中坐着他满脸泪痕的父亲。
“妈妈呢?”男孩用颤抖的声音问。“你妈妈在前天晚上去世了,那是她生前留给你的信,你去看看吧。
”爸爸指了指桌上。
男孩打开信,上面映出母亲亲切的字迹:
孩子:我恐怕等不到你回来了。那颗星,我相信你会找到的。
我虽然没有完成我一生的任务,但我要让你自己完成。我愿望你拥有一颗成熟、透明的心灵。你父亲身体不好,工作又忙,我想你一定已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记住,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完成。
最后,我希望你能用生命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男孩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流了下来,他失去了深爱着的母亲,却找到了一颗闪亮的星——成熟。
阅读题改卷说明】1、要点要全,2、语言表述要准确,3、答题要规范。
阅读《走进书里去》然后答题: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两相比较,在读**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9、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4分)
10、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粗略—— 瞬间——
11、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4分)
12、读**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4分)
13、作者把___比喻为__ 的宴席。把___比喻为___的快餐。(4分)
六年级阅读六
六 镇静出智慧。有一个博物馆失窃,丢失了10件文物,幸好一枚珍贵的钻戒没有被盗,经过多次努力也找不到线索,这时一直很冷静的博物馆馆长却提议让电视台采访他。于是,电视上播出记者采访博物馆馆长的镜头。记者问 请问这次被盗共丢失了多少件文物?馆长答 共丢失了11件文物。记者问 这些文物都很珍贵吗?馆长答 ...
六年级阅读
一 北国的雪。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翩跹起舞,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故土。啊,北国的第一场雪。一别七个月,这二百多天的时间你到 去了呢?噢,你化作了晨霜,化作雨滴,化作青雾 牺牲了自己,滋润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洁白的羽裳,娉娉婷婷,袅袅娜娜,来到了人间,...
六年级阅读
椒江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阅读过关检测。班级姓名学号 阅读 你见过贫困生吗 完成练习。你见过贫困生吗。1 你见过贫困生吗?就是需要靠别人的捐赠求学的那群人 2 我就是。3 也许你想像中的我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目光呆滞,形容憔悴,那么我告诉你,我身上的这套校服比任何人的都干净,站在人堆里很显眼,你看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