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心得体会

发布 2020-07-06 04:28:28 阅读 4227

“千课万人”——杭州之行。

赣县吉埠中心小学郭华斌。

4月12日-4月15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浙江大学举办了第二届“千课万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四十节名优课,十多堂学术讲座,四十七位名师,全国四千多人的盛大观摩团,无疑是国内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学习盛宴。

四月十一日早7点半到达杭州南站。从没想过这四天四夜的杭州之行会给我带来些么?

然而,第一天上午的五节课就把我原有的这个问号,一下子拉成了大大的惊叹号!现场的热情与名师的风采是我很难感受到的。很多课都是余音绕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很多堂课都在听完后令人情不自禁的说:

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与会者醍醐灌顶,对各位大师仰慕无比,很多堂课都能启发台下人的无限思索,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以下列举本人四天小结下来的“千课万人”活动之“七宗最”

1,“一宗最”:最激动的课——《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华应龙。

这是我从业以来所听到过的最好最完美的一堂课。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一堂操作性很强的课,目标也很明确,让学生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只是不同的教师所采用的操作手段也各异。本堂课华老师十分机智地采用隐藏式分组操作,即都是让学生将信封中的两根纸条剪断其中一根去拼成三角形,只是一组是两根同样长,另一组是一长一短。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生成许多必然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整理分析与解决,逐步地消化本堂课的重难点,最后归纳也是必然的,越是开放的课,课堂的生成就越多,对执教者的素养与要求也就越高。而我所看到的则更像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亲切交谈,“学数学不能单靠自己的眼睛”“请大家闭上双眼,用第三只眼睛去看这个问题”类似饱富哲理的教学言语不断的出现在课堂中,让每一位与会者不得不暗自佩服华老师的文化造诣。

总而言之,这是一堂大气、传奇而又和谐的课,华老师身上所散发出的强大气场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个人,而他的教学风格也处处感染了我,尊重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失败与成功,尊重他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

2,“二宗最”:最精彩的课——《垂直》黄爱华。

对于黄爱华老师我并不陌生,曾在电脑上看过他的几堂诸如《数的比较》这样的经典名课,在本次上课前又听了他的一个“策略性师生互动五步法”的讲座,赞服之情无以言表。而真正让我对他肃然起敬的还是这一堂《垂直》。本课以理解位置关系为重点,在理解基础上找生活中的垂直现象,用各种方法画出互相垂直的直线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垂线的一些特征。

这样的一条课堂主轴配上黄老师风趣的谈吐与睿智的思辨就结合成了一堂充满智慧而又精彩绝伦的优质课。正如他在讲座中说的那样“用一个又一个话题去引发孩子们的思考,让他们的思维深度碰撞”。是啊,同样也引起了我思维的深度碰撞。

感叹,名师毕竟是名师!

3,“三宗最”:最实用的课——《手能帮我学数学》柏继明。

这是我听的第三节课。说实话,起初对这位大妈级别的北京特级教师并不感冒。但从上课的那第一分钟起,全场的每个人都被她的课堂所深深的吸引。

风趣幽默而又带着浓厚京腔的谈吐引发了全场一阵阵的欢笑。数学是什么?答:

数学就是生活。怎样去学数学?答:

运用上帝赋予每个人最原始的工具,手。这是本堂课柏老师所要传达的理念。在这个理念之上又设计了五个十分贴近生活的情景问题。

五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解决简单的间隔问题可以运用双手来操作,最后归纳总结规律,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理性的规律。最后将本堂课的理念扩展到学习生活中的各个层面,让每一位在场听课老师无不佩服柏老师的细心设计与用心良苦。姜,还是老的辣啊!

4,“四宗最”:最快乐的课——《数学广角——重复》徐长青。

“快乐教育”是我长期在**的主题之一。如何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感到枯燥乏味,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欢乐与激情,跟随学生的欢乐而来的还有他们对待数学的学习兴趣。正如吴正宪在讲座中说的那样“人总是有了兴趣才能有内驱力,兴趣从**来?

来自于受到一定的刺激”是啊,快乐的刺激对学生而言是最有效的。本堂课40分钟几乎全部都由故事与游戏串成。使得课堂生机十足,欢笑声一片。

这样的课堂对普通人而言简直就是噩梦。可是听完整堂课之后我却发现徐老师深厚的课堂驾驭能力,不是一般的高。

本课一开始出示精心设计的理发情景,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初步体验“重复”,再通过四个程度不同的游戏体验,让学生对“重复”“集合”“交集”“并集”的概念有了十分形象的认识,最后抽象归纳成概念。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同层次的游戏中慢慢渗透概念,让学生在欢笑声中掌握知识,这才是徐老师最为高明之处。哥看的不是课,是游戏!

5,“五宗最”:最开放的课——《解决问题》吴正宪。

这不仅是最开放的课,也是最神奇的课。本人到目前为止只对2位老师的课用“神奇”去评价过。前一位是石塘湾中心小学副校长李华老师曾上过的一节六年级计算课。

记得曾经有一次我与张秋生校长在**一堂课的上法时,我提出:可以想办法去激化学生之间的认知矛盾,让他们**成两组,并互相辩论,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终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消化掉课堂的重难点。只是当时由于那一节课的内容在认知上也许会误导学生,且这样的课谁都没有尝试过,最终被迫流产。

但这个新奇的想法却一直存于我的脑海里,直到看了吴正宪的这堂课。本节课,吴正宪老师所上的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所采用的设计理念与我当初的想法不谋而合,让二年级的小朋友上台分组去辩论,这已经是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竟能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观点,辩论到高潮之时,全场掌声雷动,每个在坐的听课老师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这样的场景是我从没见过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在数学课堂上去引导学生辩论的可行性。

而且吴正宪的这节课又传达给了我一个新的理念——“回头看”的重要性。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学同样需要回顾反思。“回头看看今天的知识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反思自己平日的课,许多都是虎头蛇尾。看来我真得“回顾回顾”“反思反思”了!

6,“六宗最”:最耐人寻味的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朱平。

说实话,起初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所上的课,我所给的评价是“烂课”。朱老师上课态度不温不火,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陈述理由,当未得到满意回答时,朱老师会保持沉默,让学生得继续补充理由,这样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得课堂出现了十分奇怪诡异的氛围,或许有些学生能安静专注地思考理由,或许有些学生可能会因此受到惊吓,整堂课让人很压抑。

但事实上我错了。听完了朱老师对本堂的解读后,我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很渺小。朱老师一贯的教学风格就是这般酷,本课的重心是重新让学生经历一个分数产生的过程,使其体验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初步接触“单位1”,让学生通过组织自己语言去表达这个“单位1”,如果不能把它具体化,那么这个抽象的单位1,将很难理解。

并初步建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强调“平均分”,因为平均分是连接分数与除法的桥梁。为什么这么多年下来,我还只能将眼光放在课堂的热闹程度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上来衡量一节课的好坏?而不能深层次的去挖掘一堂课的精髓所在?

眼光决定成败!

7,“七宗最”:最有感触的点评。

如此别开生面的互动点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过。虽然已经是深夜九点,但是40分钟的点评却没有让我有一丝倦意。与其说它是点评还不如说是一堂发人深省的讲座。

从一位普通教师的角度去引领大家如何看待常规课与非常规课,如何看待家常课与公开课。让大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这些名师的公开课。带着大家去思考从家常课的角度去看这些课多了什么?

少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做法?新的值不值得?

但对我而言,价值最大的还是“学会自我诊断4步”:1,敢听自己的课吗?2,敢看自己的课吗?

3,敢让别人来听自己的课吗?4,在进步吗?这四个问题恐怕是每一个教师的心病。

但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多少荣誉,而在于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并超越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并战胜自己 ……漫步在幽静的浙大校园,雨后的空气夹带著一丝青草香,沁人心扉。一棵棵嫩绿的小草,在春雨过后,迎着微风在摇曳、在舞蹈、在歌唱。

数学课堂该怎么走?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在**?该在数学课上教给孩子们什么?

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实施“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如何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我是否该重新调整规划下自己的职业道路?

带着一个个问题去,却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回……

千课万人心得体会

参加 千课万人 学习心得体会。刘春兰。千课万人 如一杯香茗,散发着阵阵清纯,如一幅绚丽的画,展现着无穷的神韵,如一曲经典的老歌唱响了大江南北。我又有幸赶赴了这场期盼已久的数学盛宴。四天以来,聆听了名师们的示范观摩课和专题报告,享用着数学教学上的饕餮大餐。今天又可以欣赏到罗老师的近似数,他从容 睿智 ...

千课万人心得体会

杭州 千课万人 学习体会 发言稿 各位校领导 各位老师,大家好!四天的学习让我心潮澎湃,钦佩他们为小学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从名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教学风采,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种思想 精神的大餐。名师之所以为名师,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设计,独有的风格,就好像这些知识产生...

千课万人心得体会 多篇

第一篇 千课万人。千课万人 杭州之行。赣县吉埠中心小学郭华斌。4月xx日 4月xx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浙江大学举办了第二届 千课万人 小学数学课堂研讨观摩活动。四十节名优课,十多堂学术讲座,四十七位名师,全国四千多人的盛大观摩团,无疑是国内范围最广 影响最深的一次学习盛宴。四月十一日早7点半到达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