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创建省卫生强市为目标,以“健康”建设为抓手,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争先进位,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新型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模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为“一都三城”建设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一、优化布局,为“十三五”开好头。
一是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围绕总体思路,按照省市总体部署,严格遵守前期研究、文本起草、衔接协调、征求意见、规划论证、审批发布等各相关环节的要求,有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不断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我市“十三五”期间卫生计生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加快实施医疗卫生共享。按照市委、市**“三区两市”协同发展总体部署,尽快补上短板,切实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年底前,完成“三区两市”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和资料库建设。
加快实施“诊疗一**”。建立“三区两市”120急救指挥、妇幼保健、疾控检验检测等公共卫生协同处理工作机制。推动医院合作建设,加快推进三区的三乙医院市级统一管理工作。
三是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争取尽快出台《健康建设五年行动纲领》,明确目标任务和行动措施。加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使健康知识家喻户晓。
做大做强健康服务产业,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
四是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促进区域内资源整合。加强基层产科硬件和软件建设,健全**管理网络,强化基础保健,建立妊娠早期风险评估和干预制度,着重加强高危孕产妇和高危新生儿管理,畅通高危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
全面实施户籍适龄妇女“两癌”常态化检查。落实出生缺陷**预防措施,保障全市妇女儿童身体健康。
五是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到2023年底,市公共卫生中心要完成地下工程建设,完成空调、电梯等建筑设备招标;市妇女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争取主体工程全面结顶,完成空调、电梯等建筑设备招标;完成室内精装、建筑智能化等项目立项、招标。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全面投入使用。
二、深化改革,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是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着力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制定实施公立医院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积极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探索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公立医院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二是深入推进“双下沉、两提升”。认真贯彻省**《关于推进“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城市医院资源下沉力度,鼓励建立有资产纽带关系的分院建设,积极培育资源纵向整合的医疗集团或联合体。加快实现县级医院下沉对乡镇全覆盖,鼓励县级医院托管中心卫生院或乡镇卫生院,年内实现中心卫生院“市县管、乡镇办”联合住院分部全覆盖。
三是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层级功能定位,探索制定基层首诊疾病种类及转诊标准,规范就医流程,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新模式的形成。加快建设市县域的心电、影像、病理及远程会诊等共享中心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
协助做好医保差别化报销政策的调整完善,强化医保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合理就诊。深入推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
四是继续巩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继续巩固和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通过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和完善绩效工资政策,盘活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促进县级优质资源下沉,满足基层用药需求。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继续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
五是加快发展中医中药事业。建立完善中医药重点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和中医药深度参与医改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公立中医院改革,完善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的优惠政策。继续深化中医优质资源“双下沉”工作,健全县(市、区)乡镇定点对口帮扶机制。
强化医疗费用控制,继续做好中药饮片“量费双控”监测工作。
三、补齐短板,实现事业发展新跨越。
一是推进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按照“建中心、强两翼”的思路,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主城区集聚,全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三区为中心,临海、温岭为两翼的发展格局。科学编制经济开发区、湾循环经济集聚区医疗资源布局规划。
大力引进大企业、大机构、大资金到主城区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做足增量文章。引进温州医科大学,共建妇女儿童医院;引进省肿瘤医院,建设肿瘤医院;引进国贸集团,合作共建中医院。
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区域平台互联互通,逐步实现his(医院信息系统)、lis(检验信息系统)等医疗数据的上传。加快“诊疗一**”、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凭市民卡可在全市医院就医。
着手“健康门户”建设,让群众凭借身份证就能即时查询诊疗信息、个人健康信息等。
三是推进社会力量办医。深化政策研究,鼓励、引导并规范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办医行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督促县市区真正落实鼓励社会办医政策。
探索确定社会办医地域,该地域内办医项目进行社会资本竞争性设置,推出一批带动性强、示范性好的优质项目,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上规模、有特色、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到2023年底,全市非公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提高3%以上。
四是推进科教强卫战略。深化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推进人才队伍的本地化和年轻化。实施卫生计生人才培养工程,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努力构筑卫生计生人才高地。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引进力度,切实抓好名医工作室、重点学科带头人队伍。深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管理,从严考核,提高培训质量。加强科技工作,以超常规的力度推进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出台《市医学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启动实施新一轮医学重点学科建设。
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出台《市卫生计生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深化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细化评价标准,进一步规范程序,提高评审质量。
四、提升服务,树立卫生计生新形象。
一是做好计划生育服务转型。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取消生育审批,做好衔接,确保平稳过渡。建立出生人口变化预警机制,科学**出生人口变动趋势。
做好优生优育优教促进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大“两非”打击力度,严格控制多孩违法生育。做好特殊家庭帮扶关爱工作,完善特殊家庭养老保障机制。
二是提升疾病疫情防控能力。全面做好第三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加强疫情监测和医疗救治,提高预警能力,着重抓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结核病、狂犬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
深入实施“三大慢性病”基本药物免费配送,进一步规范慢性病管理。
三是规范卫生监督执法。实施智慧卫监工程,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开展“守护美丽卫监行动”、“一二三餐饮具清洁行动”和校园卫生安全健康等系列专项活动。
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突出抓好医疗市场秩序的规范,提升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进一步完善打击非法行医长效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违法犯罪行为。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总要求,坚决反对“四风”,全面推进系统作风建设。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卫生计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和医疗卫生服务行为的监管机制,坚决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加强宣传信息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信息工作的组织者领导,树立大宣传、“一盘棋”、正能量意识,健全队伍、完善制度,充分发挥传统**和新**的作用,深入推进典型宣传、对外宣传和文化建设。做好信息上报发布工作和舆情引导。
有效提高健康促进工作水平,努力构建全**、大联合、大宣传工作格局,为推进我市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六是加强安全维稳工作。落实应急协调机制和应急预案,全力做好g20峰会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和安全维稳工作,确保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坚守安全红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措施。
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毒麻精神药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强化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控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努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
2023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党的十九大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 健康延安 建设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狠抓三项业务工作,夯实三项基础保障,奋力完成三项重点任务,努力促进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更加均衡 充分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1.狠抓党...
2023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施 十三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区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 市 区委全会精神,以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以推进健康路北建设...
深圳2023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深圳市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按照国家和广东省对卫生计生工作要求,以及市委市 工作部署,以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以提升健康服务质量为中心,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推进健康深圳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医改,加快推进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