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预防的原则。
事故预防应当明确事故可以预防,能把事故消除在发生之前的基本原则:
(1)“事故可以预防”的原则;
(2)“防患于未然”原贝;
(3)“对于事故的可能原因必须予以**”原则;
(4)“全面治理”原则。
(二)事故预防模式。
事故预防的模式分为事后型模式和预期型模式两种。
(1)事后型形式。这是一种被动的对策,即在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改,以避免同类事故再发生的一种对策。这种对策模式遵循如下技术步骤:
事故或灾难发生一调查原因一分析主要原因一提出整改对策一实施对策一进行评价一新的对策。
(2)预期型模式。这是一种主动、积极地预防事故或灾难发生的对策。显然是现代安全管理和减灾对策的重要方法和模式。
其基本的技术步骤是:提出安全或减灾目标一分析存在的问题一找出主要问题一制定实施方案一落实方案一评价一新的目标。
(三)事故的一般规律分析。
事故的发生是完全具有客观规律性的。通过人们长期的研究和分析,安全专业人员己总结出了很多事故理论,如事故致因理论事故、事故模型、事故统计学规律等。事故的最基本特性就是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和可预防性。
(1)因果性。事故的因果性是指事故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楚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找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随机性。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是偶然的。这说明事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因而,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的意义。
(3)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
在事故发生前,人、机、环境系统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企业较长时间内未发生事故,如麻痹大意,就是忽视了事故的潜伏性,这是工业生产中的思想隐患,是应予克服的。
(4)可预防性。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实际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所以说,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
认识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念,防止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因此,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
(四)一般的事故预防措施。
从宏观的角度,对于意外事故的预防原理称为“三 e对策”,即事故的预防具有三大预防技术和方法。
(1)工程技术对策:即采用安全可靠性高的生产工艺,采用安全技术、安全设施、安全检测等安全工程技术方法,提高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
(2)安全教育对策:即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3)安全管理对策:即采用各种管理对策,协调人、机、环境的关系,提高生产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五)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
即发生事故后,要做到事故原因没查清,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整改措施未落实,事故责任者未追究,四不放过。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
第一节。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一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最大隐患。许多职工入厂后虽经短时间的安全教育,但由于缺乏工作实践,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较差,认为最重要的是学技术,掌握生产技术才是硬本领,而对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则很不重视。更有些人部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 事故离自己十...
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心得体会
有的人片面地认为,事故不可把握,防不胜防。无数的事实证明,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长期以来,人们对各种生产事故的预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比如,在对人的要求上,强调要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重要岗位要持证上岗 对设备使用上,强调要按规程使用,严禁违章操作,带故障操作 在环境要求上,对各种场所安...
冲压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预防措
引言。冲压生产是一种少无切削的加工方法,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便,制件尺寸稳定 精度较高 互换性好,因而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冲压件在汽车 拖拉机行业中约占60 在电子工业中约占85 而在日用五金产品中占到约90 然而,冲压也是一种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生产,据有关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