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特种钢 b.玻璃c.铝合金 d.铜线。
2.不属于有毒物质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氯化钠 c.甲醛 d.黄曲霉素。
3.近来,俄美科学家发现了两种新原子,它们的质子数都是117,中子数分别为117和。
11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中子数为118的原子,核外有118个电子。
c.中子数为117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7
d.因为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两种原子的质量也相同。
4.生产消毒剂clo2涉及下列化合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标示正确的是( )
a.naclo2 b.hcl c.nacl d.clo2
5.近来,科学家找到从月球岩石制取氧气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取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月球岩石中肯定含有高锰酸钾。
c.月球岩石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月球岩石中一定富含氧分子。
6.下列对可制成单分子二极管的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中含有氢气和氮气 b.三聚氰胺中c、h、n质量比为6:1:14
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g d.三聚氰胺中n的质量分数为84%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粗盐水 b.滴加石灰水 c.存放氧气 d.称量氯化钠。
8.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相应试剂鉴别的是( )
9.小红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kno3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b.实验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实验4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验3大。
d.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6小题,共35分)
11.(4分) 请解释下列应对潮湿天气的办法。
1)用生石灰吸潮,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用木炭除霉味,这是利用了木炭的性。
3)将油涂在铁艺家具上防止生锈,其目的是将铁与空气中的隔绝。
12.(4分)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
(1)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2)它与硼元素(元素符号为b)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高温。
超导材料氮化硼的化学式为。
13.(15分)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2)用天然气作燃料。
3)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
4)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
5)氢氧化铝在受热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
14.(7分) 华裔科学家高锟因提出“以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制造光纤”,获得2023年诺贝尔奖。
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石英玻璃的生产原理如下:
1)已知反应①的另一产物是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 ,此副产物的用途是。
2)已知反应②为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反应③为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反应③中的氧气换成氢气,可制得单质硅,则另一产物的化学式为。
15.(8分) 2023年12月,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召开,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再次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1)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
拒用。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
再生。右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
循环模式,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ⅰ)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填。
物理”或“化学”)变化。这些co2可作为气体。
肥料,还可制造用于人工降雨。
3)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答。
三、实验与**(本题2小题,共15分)
16.(7分)某兴趣小组要研究co2的温室效应,请选择下列合适的装置填空: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 (填序号,下同)作发生装置,应选作。
收集装置。3)实验室用装置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的***,不纯气体应从 (填“a”或“b”)
处通入。若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干燥装置应放于装置⑥之 (填“前”或“后”)。
4)为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温室效应,可将盛满两种气体的密闭广口瓶同时置于阳光下进行实验。此实验需定时测量的数据是。
17.(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
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
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2所示的三。
个实验。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实验3 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
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
温度曲线如图3。
1)0—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
2)由图3分析,酸和碱有发生反应的依据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五、计算与应用(本题l小题,共10分)
18.(10分) 钙元素是人必需的常量元素,正常人每升血液含钙88~108 mg。现按下列。
步骤测定某血样的含钙量:
取血样10 ml,将血样中的钙元素全部转化到cac2o4中;
用稀硫酸处理cac2o4 ,化学方程式为:cac2o4 + h2so4 = caso4 + h2c2o4 ;
测得上一反应所得h2c2o4 的质量为2.25 mg。
计算并判断(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每10 ml该血样可转化生成的cac2o4质量。
2)每升该血样中钙元素的质量,并判断该血样含钙量是否正常。
2023年厦门中考化学试卷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1 5题各2分,第6 10题各3分,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分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o b si c al d fe 2 2分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闽南特色粽子的主要原料为大米 肉 海蛎干 食盐,主要原料中富含糖...
2023年厦门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3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参 及评分标准。说明 1.化学方程式评分要求 每个化学方程式3分,所有化学式都正确l分,配平正确。1分,其他都正确l分。2.本试卷的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题意就酌情给分。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题,25分 第1 5题各2分,第6 1...
2023年厦门中考物理试卷 版
2011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1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年6月1日期,厦门市机关 学校和医院等室内场所全面禁烟,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