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年级

发布 2020-05-05 12:41:28 阅读 1806

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注词释义 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上,为东汉公孙述所筑。

朝:早晨。辞:告别。

江陵:今湖北江陵。

还:返回。啼:叫。

住:停息。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

古诗今译 早晨告别彩云间的白帝城,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一叶小舟已驶过万重山峦。

名句赏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经过十五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白帝城时。突然传来大赦的消息,李白满怀对生活的憧憬乘船顺流而还,写下这首诗,抒发了重获自由的欢愉和喜悦之情。起句写得热情奔放,“彩云间”三字不仅写白帝城地势高峻,也赋予全诗一种爽朗明丽的色彩,而一个“辞”字更写得传神,表达了诗人一旦获得自由后的惊喜情态。

第二句实写顺流东下的情景,后两句为补叙之笔,描写行程的经过,特别通过经常使人感到哀婉悲凉的猿鸣反衬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轻舟”的“轻”字,用得巧妙,是写实,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注词释义 西林:即庐山乾明寺。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在今江西省,我国名山之一。

横看:从正面看。

识:知道。缘:由于,因为。

古诗今译 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深山中。

名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作者背景 张继(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琢。《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

注词释义 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

愁眠:怀着旅愁,似睡非睡。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

夜半钟声:唐代寺院的半夜打钟声音。

古诗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名句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际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④前路无知己⑤,天下谁人⑥不识君⑦。

诗词注释:①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家。在其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④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

⑤知己:知心的朋友。

⑥谁人:哪个人。

君:您。这里指董大。

诗词译文: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啸,雁声凄凉,大雪纷飞。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

高适(公元702年-公元765年),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tiáo)(今河北津县)人。

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性格落拓,不拘小节。

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为伟大的边塞派诗人。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作者背景 见《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忆江南:词牌名。

谙:熟悉。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蓝:蓝草,叶子青绿色的可以用来制作染料。

忆:怀念。古诗今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名句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一幅五彩的画,画出了江南好。白居易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诗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在何处,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日出”二句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是一句广为后人传诵的名联。在作者笔下,江花与火对照,花的红艳令人赞叹;描绘江水,绿、蓝并举,水色的碧绿深浓似在眼前。短短两句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

如此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魂牵梦绕?因此,末句“能不忆江南”便自然流出,而作者对江南的忆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也在不言中洋溢出来。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 ,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作者背景 张志和(约730-约810),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少年有才学,擅长**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注词释义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鳜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古诗今译 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名句赏析——“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

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

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作者背景 见《小池》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曾做过直阁秘书等官。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名句赏析——“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

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①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②人。

海内③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

无为在歧路⑤,儿女共沾巾⑥!

①城阙∶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长安。

②宦游∶出外做官。

③海内∶全国各地。

④比邻∶近邻。

⑤歧路∶告别的地方。

⑥沾巾∶挥泪告别。

注释。1 本文选自《王子安集》

2 少府:官名。

3.之:到,往。

4.蜀州:现在四川崇州。也作蜀川。

5.城阙: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长安。阙,原意是宫门前的望楼。

6.辅:护卫。

7.三秦: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项羽灭秦后,把战国时期的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称为“三秦”。

8.风烟望五津: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

9.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此则泛指四川。

10.宦游:出外做官。

11.海内: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2.比邻:并邻,近邻。

13.无为:无须,不必。

14.歧路:告别的地方。

15.沾巾:挥泪告别。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

1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 饮湖上初晴雨后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4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

杜甫 望月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早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早梅唐代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