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二年级地理限时训练

发布 2020-03-15 19:43:28 阅读 6838

高二年级地理限时训练10

命题人:刘萍审题人:王忠良

一、 选择题。

1.根据甲图风向玫瑰图,判断乙图中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布局合理的是。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2-3题:

2.该河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南方地区。

3.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小麦 b.甜菜 c.棉花 d.小米。

右图为我国某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4.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

重点建设项目是( )

a. 西气东输工程 b. 西电东送工程

c. 水土保持工程 d. 南水北调工程。

5.a地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历史成因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分别为( )

a. 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b. 流水作用、向西南方向输送。

c. 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

d. 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6.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读“西宁至拉萨一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7--9题。

7.剖面线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大致是( )

a.山高谷深,地形崎岖b.地面坦荡,沃野千里。

c.地势高峻,波状起伏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8.夏半年,与拉萨相比,西宁(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降水较少 c.气温低10℃以上 d.白昼较短。

9.在农业原料优势的基础上,该地区适宜发展( )

a.纺织工业 b.造纸工业 c.地热、太阳能发电 d.制糖工业。

读下图,判断10~13题。

10. 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是( )

a. 青藏铁路b. 兰青铁路 c. 兰新铁路 d. 宝成铁路。

11. 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 热量、光照b. 光照、水c. 水、地形d. 地形、热量。

12. 为促进m河谷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建设防护林 ② 利用地膜技术③ 提高排灌技术 ④ 提高复种指数。

a. ①b. ③cd. ②

1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 )

a.接近市场 b.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c.交通运输方便 d.接近原料产地。

读我国某地区湖泊和水网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 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珠江三角洲地区 c. 西南地区 d. 青藏高原。

15. 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的河流补给以雨水为主b. 该地区河流、湖泊密集,水运发达。

c. 该地区的湖泊以咸水湖为主d. 该地区灌溉农业发达。

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图中①、②四个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

abcd.④

17.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降水量最大的是甲地b.可能有河流流经的是乙地

c.年均温最高的是丙地d.最适合开挖窑洞的是丁地。

二、综合题。

1.读图:珠江流域图,回答:

1)填注图中用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水电站b

2)读图,判断广东省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3)说明珠江(西江)上游与下游在水文特征上最显著的差异。

4)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下图是我国某主要粮食作物的时空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判断这种粮食作物是何种作物?(2分)说明判断理由。(2分)

2)描述该种粮食作物在汉代的分布情况。(2分)

3)请分析该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的自然和人为原因。(6分)

3.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赢不缩”。直到50年前,罗布泊依然是水波浩淼、飞鸟翔集。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胡杨林树大片枯死,塔里木河水先退至台特玛湖,后退到大西海子水库。

短短40多年,塔里木河流程从1321千米缩短到1001千米,罗布泊完全干涸了。

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补给,其径流量随的变化而变化。

2)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3)塔里木盆地的耕地主要集中在盆地边缘的地带。

4)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减少,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5)对塔里木河流域合理的整治措施有( )

a.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b.大力开采地下水以保护地表水。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d.继续开荒,种植粮食。

1.(1)桂林岩滩。

2)地势特点:北高南低。 判断依据:河流自北向南流。

3)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流航运价值大。

4)有利条件:① 流量大,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离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距离较近。

影响:珠江流域的水能主要分布在西江中上游,水能的开发:

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

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1)水稻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是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小麦;图示作物早期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然后逐渐扩大,但仍然以东部和南部为主要分布地区,故为水稻。

2)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3)自然原因:

我国气候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为水稻生长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

人文原因:1 水稻品种的不断改良,适应能力增强; ②水稻种植技术的传播。

3.(1)冰川融水温度(季节)

2)调节气候,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增加,气温日较差减小。

3)绿洲。4)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过度樵采、过度垦殖、

过度放牧、上游不合理用水。

5)a c

2019高二年级地理限时训练

命题人 刘元乐审题人 王忠良 一 选择题。1 右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若图中甲 乙 丙分别表示我国东北平原 江南丘陵和珠江三角洲三地,则甲 乙 丙的正确排序是 a 江南丘陵 东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b 东北平原 江南丘陵 珠江三角洲。c 东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 江南丘陵。d 江南...

2019高二年级地理限时训练

命题人 张鹏辉审题人 王忠良 2017.08.22 一 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1 2题 1 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 a 甲 b.乙 c.丙 d.丁。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b.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d.地风沙危害严重。读右...

2019高二年级地理限时训练

命题人 刘萍审题人 王忠良 一 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甲 乙两区域回答下题。1 关于甲 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