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

发布 2020-03-13 05:36:28 阅读 9928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以下四个图都是我们物理书上的,与它们对应的相关知识不正确的是。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却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b. ②c. ①d. ①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如右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入射光线不动),则平面镜应。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

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

5.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

a.花发出的光是红色的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花发出的光是白色的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6.若水中的鱼能看到岸边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实是。

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c.变矮了的人的虚像d.变高了的人的虚像。

7.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本质是一种折射现象。

b.平面镜成像是一种折射现象。

c.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弯曲的,这实际上是折射现象。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些,这是由于池底射向空气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年放炮,有时人需要捂住耳朵,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铃声意味着上课,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在室内说话听起来比在室外声音大,主要是因为房间里空气不流通。

d.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

9.右图中,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a.b的上方b.b的下方。

c.b的左边d.b的右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光是最单纯的颜色。

b.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有相同的规律。

c.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

11.红外线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传播距离较远,关于红外线的相关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战士用来观测夜间敌人的行动 b.用来测量体温。

c.用来消毒杀菌d.用来进行遥控。

12.关于紫外线的主要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b.能杀死微生物。

c.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能进行普通照明。

13.大雾弥漫时,汽车司机必须开亮雾灯,才能保证安全,雾灯常用。

a.红光b.绿光c.黄光 d.白光。

14.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

a.1点20分b.10点20分。

c.10点40分d.11点20分。

15.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速度大于老师讲课声音的速度。

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

c.回声的传播速度比原声要小一些。

d.钓鱼的人怕岸上有人大声说话,因为水面能产生回声。

16.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上,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图是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

能产生上述效果的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以下四个图都是我们物理书上的,与它们对应的相关知识不正确的是。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却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b. ②c. ①d. ①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如右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入射光线不动),则平面镜应。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

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

5.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

a.花发出的光是红色的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花发出的光是白色的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6.若水中的鱼能看到岸边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实是。

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c.变矮了的人的虚像d.变高了的人的虚像。

7.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本质是一种折射现象。

b.平面镜成像是一种折射现象。

c.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弯曲的,这实际上是折射现象。

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些,这是由于池底射向空气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年放炮,有时人需要捂住耳朵,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铃声意味着上课,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在室内说话听起来比在室外声音大,主要是因为房间里空气不流通。

d.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

9.右图中,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a.b的上方b.b的下方。

c.b的左边d.b的右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光是最单纯的颜色。

b.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有相同的规律。

c.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

11.红外线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传播距离较远,关于红外线的相关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战士用来观测夜间敌人的行动 b.用来测量体温。

c.用来消毒杀菌d.用来进行遥控。

12.关于紫外线的主要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b.能杀死微生物。

c.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能进行普通照明。

13.大雾弥漫时,汽车司机必须开亮雾灯,才能保证安全,雾灯常用。

a.红光b.绿光c.黄光 d.白光。

14.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

a.1点20分b.10点20分。

c.10点40分d.11点20分。

15.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速度大于老师讲课声音的速度。

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

c.回声的传播速度比原声要小一些。

d.钓鱼的人怕岸上有人大声说话,因为水面能产生回声。

16.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上,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下图是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

能产生上述效果的是。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第17,18题各4分,第19-21题每空1分,第22-27题每空2分,共37分)

17.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18.如下图所示,ao为从水中斜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此时的折射角入射角,如果入射光线向水面方向靠近,折射光线会水面,如果入射光线继续转向水面,请你猜想可能会发生的现象。

19.如上图所示,2023年7月22日,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食奇观。能解释日食现象的物理学知识是。

20.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是 ,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可吸收紫外线,使得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这样就防止人类受过量的紫外线照射。

21.多**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22.身高1.7 m的人在平面镜前1.5 m处,平面镜高1 m,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m。

人和像的距离是 m。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他以2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像以 m/s的速度远离他。

23.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池水照明月”,这两句诗说的分别是光的现象和光的现象。

24.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像。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合理的场景: 。

25.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 (“偏向”或“偏离”)法线。你的理由是。

26.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就可以听到对方的说话声;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7. 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折射角为度。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8小题6分,29小题10分,30小题5分,共21分)

28.(1)在图1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图2中ab、cd是由发光点s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

29.下图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4)把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某个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分析数据,得到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30.有位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光的反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折叠。

(1)如图甲,先让纸板在同一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线eo,并找到反射光线of,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入射角;

(2)将纸板如图乙折叠看到反射光线;(填“能”或“不能”)

(3)如果把甲图中的入射光eo移动到on的右边,反射光of就在on的 ;

(4)由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光的反射规律有哪些?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31.阅读下文,并在相应位置填空。

“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他颜色的灯。

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人展开讨论。

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绿光比较敏感。用红、绿光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光、紫光等其他的色光强,从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光敏感。

小宇说: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等三人一起在远处**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太亮。此事实说明对于不同的人,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相同”或“不同”);三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有关。

你猜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

(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来改进这种状况:(回答一条即可。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参***。

一、1-5 cdcab 6-10 dccbd 11-15 cdccb 16 b

二、17.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拉上窗帘,减少射向黑板的光(合理即可)

18.大于靠近折射光不见了(或折射光贴在水面上或没有了折射光,只有反射光或发生全反射)

19.光沿直线传播。

20.太阳臭氧层。

21.漫反射各种。

22.1.7 3 不变 4

23.折射反射。

24.打开房间的灯,房间不同位置被照亮有明显的时间差(合理即可)

25.偏向前面事实证明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进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时靠近法线。

26.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系吗?(光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吗?)

三、2.如图:

29.(1)确定像的位置。

(3)放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4)不可靠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实验次数越多,结论越可靠。

30.(1)等于。

(2)不能。

(3)左边。

(4)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31.(1)不同距离空气质量等(合理即可)

(2)小宇的说法不对,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有科学依据,红光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可以传播得更远,人眼对绿光比较敏感。

(3)用红绿灯的同时,用语音加以提示(合理即可)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

洪湖市2012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文化素质检测。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题中不能整除的,请将最后的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祝你考试顺利!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序号填在选择题答案栏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情...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

一 填空题 30分 v kv 5k 2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中 要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需用表,该表要与灯泡联。3 标有 6v 3w 的电灯,正常工作是它的电阻为 通过它的电流为 a。4 将 6v 3w 的小灯泡接在10v的电源上,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联一个 的电阻。5 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的原理是 伏...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

2009初二期中阶段检测。卷 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60分 1.图中的a 和b 是从同一位置 同一角度先后摄下的两张 坐在石块上的小女孩看到,这位小女孩选路灯为参照物那么 a.编号为1的小孩是运动的 b.编号为2的小孩是运动的 c.编号为4的小孩是静止的 d.云彩是静止。2.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