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号姓名。
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1-6页。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试卷。共有两道大题,32道小题。
考试时量为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即可,不按要求答题不计分。
考生注意:按要求将试题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的答题栏中,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其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栏内。本大题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4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
2.中国是个临海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分别是。
a.北海、黄海、东海、南海 b.北海、东海、南海、西海。
c.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撒满了阳光”此话说明。
a、我国领土东西经度差异很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大。
b、我国领土南北纬度差很大、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大。
c、我国陆上疆界很长、邻国数量很多。
d、我国海上疆界很长、领海范围相当广大。
4.有关我国人口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分布相对均匀。
b、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c、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d、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自治区。
5.由于我国人口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b、人均教育经费少,学校设施落后
c、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d、交通四通八达,人们的住房条件有较大改善。
6.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a.中游地势低,下游地势高 b.下游坡度缓,大量泥沙沉积河底。
c.中游河道宽,水流缓慢 d.下游水土流失,植被遭到破坏。
7.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是。
a.杭州西湖八达岭长城 b.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
c.桂林山水布达拉宫 d.长江三峡敦煌莫高窟。
读下图,回答8 —9题。
8.图中c所示的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秦岭。
9.关于图中的“昆仑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第。
二、第**阶梯的分界线
b.它的北侧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南侧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c.它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它的走向是东北—西南。
10.下图序号所代表地形区的有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主要牲畜有三河马、三河牛;②地区以肥沃的“黑土”著称;③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④地区有“水乡”、“鱼米之乡”的称号;
地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⑥黄河是塑造⑥地区的主力。
a.①②bc.③④d.②④
11.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形成其气候严寒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人类活动c.海陆位置 d.地势。
12.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13.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因是。
a.可再生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b.可再生资源被开采利用。
c.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增加d.可再生资源遭破坏或污染。
14..煤炭、石油和水能的共同特点是。
a.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c.都不是新能源d.都是易污染的能源。
15.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b.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无限。
d.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贫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6.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a.跨流域调水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植树造林。
17.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c.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18.工业根据其产品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而分为不同类别,下列工业产品中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是。
a.钢铁 b.汽车 c.机床 d.计算机。
19.下列粮食生产基地中以生产水稻为主的是。
a. 珠江三角洲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河套平原。
20.下列工业部门中,不适宜在香港发展的是。
a. 电子电器 b. 服装加工 c. 钢铁工业 d. 玩具制造。
21.我国地域辽阔,农业发展条件差别大。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搞好农业基地建设 b.因地制宜 c.走现代化农业之路 d.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2.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附近有丰富铁矿资源b.附近有丰富煤炭资源。
c.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附近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23.北京工业发展的方向是。
a.扩大工业建设规模b.利用科技力量发展重工业。
c.发展耗能多,污染少的工业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4.我国最早建立高新技术试验区的是。
a.上海淮海路 b.北京中关村 c.南京珠江路 d.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5.下列旅游资源中,全属自然风光的是。
a.长江三峡、北京故宫、杭州西湖 b.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
c.秦陵兵马俑、北京故宫、避暑山庄 d.八达岭长城、台湾日月潭、黄山。
二.综合题(50分)
26.铁路是城市之间的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
材料一:2023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上宣布,历经十几年讨论、总投资2209.4亿元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预计2023年6月建成通车。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最大限度节约东部地区十分宝贵的土地资源。
材料二:2023年11月23日,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福建、广东及港澳地区的便捷铁路通道——厦(门)深(圳)铁路广东段正式开工建设。厦深铁路预计于2023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从深圳到厦门运行只需3小时。
材料三: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分布示意图。
1)铁路线:a___b___c___d___岛屿f___海峡e___省区g___
2)厦深铁路连接了和___三个经济特区。
3)京沪高速铁路尽可能以桥代路,这样做有何好处。
青藏铁路修建中很多地方也采取了以桥线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27.下图所示是我国东部**带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的丘陵低山。读图分析回答问题(7分)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方案最能够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一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第二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f种油菜小麦。
第三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按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原则,认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种土地资源。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28.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6分)
1)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本区工业发展的条件。
2)在图中未显示出的发展条件还有哪些?(试举两条)
3)你认为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和经济因素分别是。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漫画甲。
材料二:2023年3月22日“国家节水标志”在水利部举办的以“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上揭牌,这标志着我国从此有了宣传节水和对节水型产品进行标识的专用标志。2023年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图乙为国家节水标志。
材料三: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低于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属于用水紧张的国家。水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出了我国的什么问题。
2)图乙中的节水标志,圆形(原为绿色)代表地球,象征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示。
3)材料三中讲到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而我国的华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考试卷
莆田青璜中学11 12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考试卷。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抄写在答案栏中,否则不得分。1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b 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c 我国领土的最...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考试卷
2019 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考试卷。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考试卷,希望给您带来启发!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交通运输自古有之。在现代,人们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更多了。下面四种交通运输工具中,有一种不属于现...
八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最新资料 八年级地理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 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可以超过它的再生速度。b.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合理开发,节约利用,提高利用效率。c.铁矿 天然气 铀矿 阳光全部是非可再生资源 d.森林 水 天然气 铁矿全部是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