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之二

发布 2020-02-16 11:03:28 阅读 9648

2024年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之二:内容变动详情。

第一篇:普通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

变动1:省去了具体的研究对象(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能力与人格)。

变动2:省去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将具体研究方法升格为独立知识点,并增加了“个案法”,可能预示着要求考生对各种研究方法掌握更加全面和细致。

变动3:省去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哲学的影响、生理学的影响),同时将七个主要学派升格为独立的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变动4:将07年的“神经系统”直接改变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变动5:删去“脑的结构”,将“大脑皮层及其机能”具体化为“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三个独立的知识点。

变动6:脑机能学说增加“机能模块说”。

三、意识和注意。

变动7:调整07年第五章“意识和注意”到第三章的位置,原来的第三章“感觉”依次后延。

变动8:增加“意识的种类”,删去“无意识现象”。

变动9:删去“注意的特征”,增加“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外部表现”。

变动10:增加“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

变动11:将原有的“注意的认知理论”分为两类“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和“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四、感觉。变动12:增加了“感觉的种类”。

变动13:删去了原“感觉的测量”中的细节(包括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费希纳对数定律,史蒂文斯幂定律),可能因为这些内容放在实验心理学中再讲。

变动14:增加了“感觉现象”

变动15:删去“视觉刺激”,并将原有“视觉”部分调整为“视觉含义、视觉现象、生理基础、视觉理论”,将视觉理论独立为一个知识点。

变动16:删去“听觉刺激”,增加了“听觉的含义、听觉现象”

变动17:删去“**感觉”和“平衡觉”,增加“触觉”。

五、知觉。变动18:删去“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增加“知觉的组织原则”。

变动19:将“知觉的理解性”调整在知觉特性的首位。

变动20:将“深度和距离知觉”改为“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两个知识点。

变动21:增加“错觉产生的原因”

六、记忆。变动22:将“记忆的分类”改为“记忆的种类”,并省去原有的分类细节,省去“感觉记忆,短时和长时记忆,情景和语义记忆,内隐和外显记忆,程序性和陈述性记忆”。

变动23:将“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改为“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并增加“感觉记忆的特征”。

变动24:将“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改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并增加“短时记忆的特征”。

变动25:将“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改为“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并增加“长时记忆的特征”。

变动26:将原来的“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单独列为一节“遗忘”,新增了相关内容,包括:遗忘的含义,遗忘曲线,遗忘理论,影响遗忘的因素。

变动27:删去“内隐记忆”。

七、思维。变动28:删去“概念的结构”,新增“概念的掌握”。

变动29:将原有“三段论推理、条件推理”合并改为“推理的含义”“推理的种类”。

变动30:将“问题解决的含义与基本过程”列为两个独立的知识点,并删去“问题解决的策略”的细节描述(算法式,启发式)。

变动31:增加“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变动32:删去“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增加“表象的种类”,“表象理论”。

变动33:增加“想象的功能”。

八、言语。变动34:将原有标题“语言与言语”直接改为“言语”

变动35:将第一节“语言与言语概述”直接改为:“言语概述”,删去“语言与言语的概述及其特征,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增加“言语的功能”。

变动35:“语言加工的生理机制”部分删去“言语的发音机制”,将“语言加工的中枢机制”改为“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并单列为一节,分列三个中枢“言语运动中枢”“言语听觉中枢”“言语视觉中枢”。

变动36:将“语言的理解”改为“言语感知和理解”,分为“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将“文本理解”改为“语篇理解”;将“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改为“理解言语理解的因素”。

九、情绪和情感。

变动37:将原来第九章和第十章调换位置,更加合理。

变动38:增加“情绪和情感的关系”,删去“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

变动39:将“情绪、情感的分类”独立为一节,分列“情绪的种类”和“情感的种类”两个知识点。

变动40:将“表情”提前,改为“表情的含义”“表情的种类”。

变动41:将“情绪的生理机制”直接改为“情绪的脑中枢机制”,删去“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变动42:将“情绪理论”直接改为“早期的情绪理论”和“情绪的认知理论”。

变动43:删去“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

变动44:将原来的“动机与意志”改为“动机、需要与意志”分别独立列为一节。

变动45:将“动机的种类”直接改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变动46:将原有第三节“动机理论”归入第一节一个知识点。

变动47: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直接改为“需要层次理论”。

变动48:增加“意志的含义”“意志的特征”,将“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改为“意志行动过程”。

十。一、能力。

变动49:调整“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与“能力、才能与天才”的前后位置。

变动50:将“能力的理论”变为“智力的理论”,其他照此改动为“智力因素说”“治理结构理论”“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变动51:将“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差异”改变为“智力发展的差异”,其他依次都由能力改为“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智力发展的差异性”“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变动52:增加“人格的结构”。

变动53:将“人格理论”提到第二节,并增加“人格大五理论”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变动54:将“气质与性格”分列为两节,并增加“性格的类型”“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同时将原来07年的第三节“认知风格”放在“性格”一节中。

变动55:将“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改为“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第二篇:发展心理学。

变动56:将第八章“认知老化的代表性观点”改为“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并将其中的若干细节全部删去。

变动57:将第八章“生命的终结”改为“临终心理”,并将其中的若干细节全部删去。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

一、学习与心理发展。

变动59:将原来的“学习及其类型”改为“学习与心理学发展”。

变动60:将原来的“学习的实质与作用”和“学习的作用”合并为“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变动61:删去“学习结果分类”中的细节“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我国的学习结果分类”。

二、学习的主要理论。

变动62:将原来各学习理论下的细节全部删去,只保留主干,例如“经典条件作用说”

变动63:将原来的“观察学习理论”改为“社会学习理论”。

变动64:增加“学习的人本理论”。包括“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三、学习动机。

变动65:将“学习动机的分类”改为“学习动机的类型”。

四、学习的迁移。

变动66:将“学习迁移的分类”改为“学习迁移的类型”。

第四篇:实验心理学

一、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变动67:将“无关变量及其控制”改为“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变动68:删去“真实验设计”下的细节:“完全随机单因素设计,完全随机多因素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二、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概述。

变动69:删去“反应时的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

变动70:增加“反应时的含义”。

变动71:将“反应时实验的种类”改为“反应时的种类”。

三)反应时技术。

变动72:将“反应时技术及其发展”改为“反应时技术”。

变动73:删去“反应时技术”的细节,删去“反应时技术的发展”。

三、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阈限的测量。

变动74:删去“极限法”“平均差误法”“恒定刺激发及其变式”等知识点下的细节。

二)心理量表法。

变动74:删去“量表的类型”“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等知识点下的细节。

三)信号检测论。

变动75:删去“信号检测论的由来”“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则”“信号检测论的应用”等知识点下的细节。

四、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五)记忆实验。

变动76:记忆实验部分增加“前瞻记忆的实验”。

变动77:注意实验部分增加“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第五篇:心理统计与测量。

一、相关量数。

变动78:将07年的φ相关的小写字母改为大写。

变动79:将07年的“方差齐性检验”变为“方差齐性的检验”。

二、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变动80:将07年的“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变为“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变动81:将07年的“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改为“心理测量理论及其模型”

三)心理测量的误差。

变动82:改正了大纲的序号印刷错误。由“(四)变为(三)”,后面的章节依次前移。

三、心理测验的应用。

变动83:新增“(六)心理测验的应用”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019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

新大纲出来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大纲内容是什么,而是今年的大纲跟去年的大纲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预示了什么?该怎样针对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复习进度和计划来争取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针对这些问题,勤思考研在2012大纲解析出版后的第一时间来分析下大纲的变化及应对策略,希望对广大研友有所帮助。总...

2019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

2015年心理学考研 微博 大纲在众多考生的期盼下终于跟大家见面了!勤思考研在这里为大家做一个简明的整体解析,主要剖析新大纲的变动特点以及相应的复习建议。新大纲出来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大纲内容是什么,而是今年的大纲跟去年的大纲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预示了什么?该怎样针对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复...

2024年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

转眼间,已经开始进入八月份。考研复习的 时段,随着2011年新大纲的出炉,之前对新大纲变动的种种猜测终于尘埃落定。我们第一时间给各位学子详细分析新大纲新增以及变动知识点。一 从整体上分析11年大纲的变动规律,11年心理学考研的侧重点以及出题趋势。1 从整个大纲的结构来看,心理学统考的知识更加全面 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