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时间安排和疑问解答

发布 2020-02-15 19:13:28 阅读 4516

考试日程。

12月27日。

0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4:00-17:00 外国语。

12月28日。

08:30-11:30 业务课一。

14:00-17:00 业务课二。

12月29日。

08:30-14:30 超过3小时的科目。

考研大事备忘。

12月:初试。

2月:查询初试成绩。

3月:关注复试分数线,搜集复试资料。

4月:复试、调剂。

5月:关注录取结果。

6月:信息公开公示。

9月:新生入学报到。

1.在每年的复试中,跨专业的考生多吗?大约能占全部参加复试考生的多少呢?

☆☆:跨专业的比较少,一般都是专业相关的,一点不沾边或者只沾一点边的比较少。

2.导师一般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吗?鼓励学生跨专业考研吗?

☆☆:我们专业(景观与区域生态学)不太喜欢跨专业的学生。

☆☆:这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从事的课题有关,在从事交叉学科或者交叉课题时,学缘结构就不能太单一,会非常希望有急需的相关专业考生跨过来。

3.导师对跨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基础,会不会有所顾虑?

☆☆:这几年,数量分析对经管类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学生如果一点都不会肯定会受影响的。不过,出身理工科的学生一般都不会有过大的问题。

☆☆:会有所顾虑,尤其涉及到实验技能等需要训练的技能。

4.在什么情况下,学生跨专业考研比较合理?

☆☆:学生对所报考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反面来讲,导师比较不喜欢的是原来专业根基都没有打好,跨专业的专业知识也掌握得非常不好的学生,仅仅是为了短期利益(例如就业)而跨专业报考。

☆☆:用自己的本科基础和所跨的专业结合起来,这样会更有优势,很多物理、化学出身的人,在生物学研究方面获得诺贝尔奖,就是用本身物理、化学的优势去做生物。

5.跨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难免不足,可能只是学了考研的几门课程,导师提问问题的时候会不在这方面“手下留情”和“科班”出身的学生区别对待呢?

☆☆:对跨专业的学生,导师不会问一些偏难怪和比较边缘的知识,不会问学生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知识。

☆☆:对这两类学生,导师的心理预期不一样,要求自然会有所不同。同样一个问题,导师给“科班出身”的学生打60分,若跨专业的学生答成这样,可能就是85分。

6.在往年的复试中,往届生多吗?能占多大的比率呢?

☆☆:有往届生,但还是应届多。

7.您喜欢往届生吗?

☆☆:不太喜欢。因为我们林学类专业,学生本科毕业之后改行的比较多,时间一长专业基础就丢掉了,这类考生一般基础比较差,培养起来难度比较大。

另外,可能功利性太强了,很多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等。

☆☆:喜欢一个学生,不会因为是应届还是往届,而是学生读研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是否与导师一致。往届生,因为工作过,可能更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工作和学习的差别,表现出来的学习愿望可能更强烈,有时反而更占一些优势。

☆☆:我喜欢工作了2-4年的学生,至少也要在一个单位工作1年以上的往届生。这样的考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阅历,知道读研对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更珍惜读研的机会。

如果一个学生只工作了几个月甚至几天就离职来考研,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工作甚至社会,而不见得真的喜欢读研。

注:导师们的回答不尽相同,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导师担心的是往届生工作几年把专业基础都忘光了,从而不好培养,而不是必然不喜欢往届生。

8.导师会不会介意往届生的年龄?

☆☆一般对年龄还是有一些想法的,年龄太大,老师会有一些迟疑的。年轻不怕,15岁大学毕业都没问题。二十二三岁,二十四五岁,比较正常的年龄,这都不会有问题。

但是考生要是三十岁以上,导师还是会有顾虑的,上限还有要考虑一下的。年轻的学生不怕失败,敢于和导师做一个时间很长的课题,但是年龄偏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勇气就有所欠缺。

2023年考研计划和时间安排表 考研必备

宋文2017年考研时间安排表。一 考研第一轮基础阶段。2016年 3月 6月第一轮复习。着重于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复习,精读英语真题 94 04年 搜集报考院校考试大纲,历年考试真题,全面通读专业课 普通物理和量子力学 二 考研第二轮提高阶段 2016年 7月 9月 开始第二轮复习。英语 高频词汇强化记...

2023年考研计划和时间安排表 考研必备

2017年考研时间安排表。一 考研预备阶段。2015年11月 2016年1月搜集考研信息和资料,旁听免费讲座。初步确定报考专业 学校。2016年 2月 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权衡所报专业信息,评估自己实力。二 考研基础阶段。2016年 3月 6月第一轮复习 着重于英语词汇和语...

2023年考研计划和时间安排表 考研必备

2015年考研时间安排表。一 考研预备阶段。2014年11月 2015年1月搜集考研信息和资料,旁听免费讲座。初步确定报考专业 学校。2015年 2月 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权衡所报专业信息,评估自己实力。二 考研基础阶段。2015年 3月 6月第一轮复习 着重于英语词汇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