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相国寺导游词

发布 2020-01-06 05:34:28 阅读 4167

开封相国寺。

我们的车子正在驶向相国寺,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相国寺的基本概况。

说到寺院呀,各位就会感觉到河南寺院别多,到郑州有少林寺,洛阳有白马寺,而到开封又有大相国寺,所以就有人说,到河南旅游“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寺庙,都能了解佛教的阐释。但是每个寺庙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历来被佛教界尊为禅宗祖庭,少林寺出名的原因是少林武术,“有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这种说法。

而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由官方正式创办的第一座佛教寺院,被佛教界称之为“释源”。而开封的大相国寺是北宋时期最大的寺院,当时国家很多重大的事情都在相国寺举行,所以又被称为皇家寺院。

历史上,北宋时期是相国寺最鼎盛时期。相国寺作为宋代都城最大佛寺,自宋太宗起,几代皇帝大兴土木,增修寺院,终于成为中外闻名的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占地五百十多亩,分为六十四个禅院,殿宇高大无比,壮丽绝伦,古人称赞其“大相国寺天下雄”。北宋相国寺号称“皇家寺院”。

北宋各个帝王都多次巡幸,帝王生日时,文武百官要到寺内设道场祝寿,重大节日,祈祷活动也多在寺内举行,新科进士题名刻石于相国寺为北宋惯例。寺院著名的和尚都获得过皇帝赐封号的荣誉。

俗话说“深山藏古寺”,寺院一般都在深山老林当中,而大相国寺与其他寺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位于闹市中心开封最繁华的地段,民间常说“小寺藏深山,大寺在闹市”凡是在闹市中心的寺院都是大寺院。确实,北宋时的大相国寺占地面积540多亩地,养有僧人两千多人,而咱现在看到的相国寺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占地面积还不到北宋时期的十八分之一,只有六十亩。

相国寺始建于公元555年,初名为建国寺。到了唐代,武则天的儿子李旦曾在开封做过相王,他为了纪念自己从相王的地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就把建国寺更名为大相国寺了,这就是大相国寺的由来。到时大家看山门上“大相国寺”四个字,一个比一个大。

这四个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大”代表平民老百姓,“相”代表的是相王,“国”代表是国王,”寺“代表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他的意思就是说来百姓没有相王大,相王没有国王大,国王没有佛祖大,从这可以看出佛祖在人们的心中是何能的重要了。其实说到相国寺,许多朋友会更会想起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对开封大相国寺的描写,还有水浒草莽英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

今天的相国寺以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宏伟的建筑而名列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到达相国寺,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感受相国寺的千年佛教文化积淀吧!【好了,朋友们,xxxxx的停车场已经到了。下车之前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颜色)的旅游车,车牌号为(豫xxxxxx)。

我们的导游旗是(颜色)的。请大家紧跟团队,以防走散。我们在此游览时间是(x)小时,现在是(时间),(时间)准时在车上集合。

现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游览参观。】

各位游客大家好,咱们现在要参观的景点是开封的大相国寺。大家请注意我提到过的山门上“大相国寺”四个字,一个比一个大吧。

山门殿) 我们进入山门殿,咱们看这两尊塑像,他们是佛教两个保护神,称为哼哈二将。据说哼将能哼出一道白雾,哈将能哈出一道毒气,魔力极大,功高无比,所以武僧们在练武的时候都喊哼哈二字,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功高无比,像他们二位一样厉害。大家看他的口型就知道哪位是哼将,哪位是哈将了。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各位,进入寺院咱们先来左边看一下,这里这尊造像就是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一个场景了。说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由于不守清规戒律,就被下放在开封的大相国寺看菜园子,他刚来的时候菜的长势很好,后来他发现菜的长势越来越差劲,他就问周围的居民怎么回事,有人就告诉他,有几个破皮无赖想要侵占这个菜园子,有因为这里是皇家寺院的菜园子,就不敢明目张胆的来侵占,就在周围种了一些柳树,柳树长势一好就影响了菜势的生长,鲁智深听了非常生气,就把柳树一颗一颗的给拔了下来,当拔到最后一颗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把整棵柳树连根拔起,所以就留下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美传了。

钟鼓二楼) 前面咱们看到的这两个相同的建筑就是钟鼓二楼了,晨钟暮鼓说的就是早上敲钟,晚上击鼓,这是僧人们生活的规律。东边的钟楼里面还存放着一口大铜钟,值得一提的是相国寺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

81米,上铸“**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十六个大字。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相国霜钟”是汴京八景之一。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留下来的,重达9999.

9斤,其实这口钟实际中是一万斤,为什么说是9999.9斤呢,这是因为相国寺是一个皇家寺院,大家都知道皇帝只能称万岁,其他的一切皆不可以过万,所以这口大钟也只能屈尊9999.9斤了。

西边的鼓楼现在不对外开放,只有本寺院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才可以敲响,起到一个报警作用。

天王殿) 现在我们进入的第一个大殿是天王殿,天王殿顾名思义就是供奉四大天王的地方。进入殿内首先看到的这位就是大肚弥勒,他坐在第一个大殿的门口,所以又被称为欢迎佛,而且他总是乐呵呵的笑脸迎接各位贵宾的到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形象,其实是弥勒的一个化身而已。因为这个布袋和尚的样子亲切可爱,慈眉善目,故各地寺院都把他供养在第一个佛殿中,以求香火旺盛,所以他也就被称为“欢迎佛”了。

或者被称为欢喜佛。在这里咱们会发现所有的佛寺的第一个大殿都是供奉的笑脸弥勒佛,这是因为咱们进入寺院首先看到这样一位乐哈哈的形象,对佛门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所以大家以后要多笑一笑啊。

据佛经记载,弥勒佛还是释迦牟尼的法定继承人,所以他还被称为未来佛或者后世佛,【释迦牟尼是现实佛,燃灯古佛就是所谓的前世佛】弥勒的最大特点,他两旁的这幅对联就给概括了,“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就告诫人们,凡事要心胸开阔,这样就能快快乐乐。旁边的这四位就是四大天王,他们手中法器代表不同的含义,南方增长天王手拿宝剑,锋利无比,就取锋字谐音代表“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抱琵琶,可以调各种音律,代表“调”,北方多闻天王,手拿一把伞,可以遮风挡雨,代表“雨”,西方广目天王,手中握一龙头蛇身的怪物,据说这个动物只能顺着摸,所以就代表“顺”。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在民间他们四位很受百姓信仰,说拜拜他们就可以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韦陀菩萨)大家看后面的这位,他是韦陀菩萨。韦陀以前只是南方增长天王的一个侍从,那他怎么成为菩萨,而功高盖主呢?据说韦陀有一个特长,就是有飞毛腿的功夫,跑的非常快。

据说,一次佛教法会上佛祖的两颗舍利子被两个小鬼偷走了,就是韦陀借他的腿上功夫给追回来了,那速度决不亚于刘翔,所以回来后就被追封为菩萨,保护佛法僧的安全。在佛教寺院中韦陀菩萨有三种不同的站姿。这样金刚杵横放于两肘之间的,就说明这家寺院是一座十方寺院,十方寺院的方丈是由选举产生的,对外来的云游僧人管吃管住。

如果您到少林寺您会发现韦陀一手掐腰,一手把金刚杵指地,说明这家寺院是子孙寺院,子孙寺院的意思是主持是实行世袭制的,由上一任主持推荐产生的,对外来的云游僧人只管吃不管住的。如果你到白马寺,就发现金刚杵扛在肩上,这样对外来的僧人是不管吃不管住的,所以外来的云游僧人看这家寺院是否管吃管住,只要看一下韦陀的站姿就可以了。

放生池) 出来再们看到这个水池,叫放生池,因为佛教有十戒,首戒就是不杀生。因为佛教讲究五世轮回,说你杀的这个人或动物,很可能是你的亲人朋友的转世只体,所以他们就戒杀生。而且他们还那平时攒下来的香火钱买一些鱼虾放声,这种行为他们认为是一种积功德的善事。

大香炉) 前面看到的这个大香炉是九二年举行佛教法会的时候,由香港三宝**捐赠过来的,重达1200公斤,让他放在寺院的中轴线上正对着大门,就有永镇山门,万年和平,吉祥如意的意思。

大雄宝殿) 天王殿之后,重檐复宇的这座雄伟建筑,是大雄宝殿,乃相国寺之主殿,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原第一殿”。殿高约为13米,周围及月台俱白石栏杆,上镂狮子,刻工精巧。殿内供奉横三世佛。

正中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西边的是西天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又被称之为无量寿佛与接引佛,东边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祖能够满足信徒的一切愿望,阿弥陀佛会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可清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表现的是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

罗成韩信周瑜庞涓)咱们各位抬头看一下,在大雄宝殿的四个墙角上分别站着四个人的塑像,他们分别是罗成、韩信、周瑜、 庞涓,他们四位可以说是难得的将才啊,可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胸狭窄。在这里放他们四位就是告诫后人,做什么事要三思而后行,做一个大度的人。

横三世佛)进入殿内我们看到三尊大佛,正中间的这位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在佛教中很多人物都是虚构的,而佛祖释迦牟尼历史上是却有此人的,他大约生活在公园前563年至公元前483年,享年80岁,他和我国的孔子大约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净饭王与摩耶夫人婚后多年,没有儿子。

直到中年一个春天的夜晚,摩耶王后在睡梦中看见一头六牙白象从奇幻的虚空之中向她走来,从肋下进入她的腹中,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怀孕了,按古印度的风俗,女人应回娘家分娩,王后在回家的路上经过蓝毗尼花园感到不适,就在蓝毗尼花园休息,看到无忧果树上的花很好看就去摘花,动了胎气,这是太子便从他的肋下降生了,此时天空出现九条龙为他喷洒沐浴。太子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走到中间一手指天一手指点,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一天农历四月初八,后来佛教就把这天定为佛诞日或称浴佛节。

他出生后看到人世间要经历生老病死之苦,有此产生了跳出生死轮回出家修行的念头,便一人苦行,他苦行了六年发现苦行并不能悟出真理,便道尼莲禅河沐浴,并接受牧羊女的乳汁,回复了身体。就在不远处一颗毕钵罗树下,向东结痂跌坐悟道,并发下誓愿“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坐”。一座就是七七四十九天,修道成佛。。

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乔达摩。乔达摩是姓,悉达多是名。释迦牟尼是创立佛教之后,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是印度的一个种族名,本意是高大挺拔的乔木,牟尼是明珠的意思,这里指释迦族的圣人。

成道之后又被称为佛陀佛还有称为世尊和如来等。他胸口的符号“卍”在武则天时称为万字符号,具有万德吉祥和平如意的意思。东边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

他的信众在民间非常广泛,因而名气比较大。古代的人非常的迷信,家里人生病了没有钱治病就到寺院求一些香灰治病,但并不是每个香炉里的香灰都可以治病的,只有药师佛前面香炉里的香灰才可以治病,所以要想家人身体健康,万寿无疆就可以拜拜药师佛了。西边的这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说到他呢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因为平时咱们见到僧人的时候就说这句,在电视上也有很多,但是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喊他的名字要从他的职业说起了,因为他掌管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传说西方极乐世界时一个美好的世界,天空飘着鲜花,地上都是珠宝,人们到这里之后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是一个最理想的场所了,所以人人都想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啦,要怎么才能去呢,要怎么才能去呢,只要您口中长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言就能够。经过阿弥陀佛的考核就可以去了,当然,考核的题目就是看在现实积的功德多少了。

他们三个合称横三世佛。

十八罗汉) 在三世佛的两边是十八罗汉。佛教中的人物非常的繁多,如果佛教是一个国家啊、那佛祖就相当于国家的总书记,菩萨就相当于各个省的省长了,罗汉就是市长。天王就是县长了,而广大的僧人和居士就是这个国家的百姓了。

咱看这十八罗汉他们就是有名的印度人,而咱们说的五百罗汉等,那都是汉化了以后的说法了。咱来看几位比较有特点的。这位叫长臂罗汉,他的特点,特点就是手臂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意增长,和缩短,所以就称为长臂罗汉。

最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这位开心见佛罗汉,他以前是一个屠夫,经常杀生且不受清规戒律,皈依佛教之后大彻大悟,他对同门们说我心中有佛,他的师兄弟都不相信,还笑话他。他说你们不信的话,就可以抛开看看,于是他用戒刀刨开了自己的心,看到他的心中却是有一个佛祖的头像,于是都非常的敬仰佩服他,从而也证明了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三世佛后面是海岛观音壁缩图,是用珍贵的檀香木雕刻而成,走到这里还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

这组雕塑是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的一个场景,说道观音菩萨他的信众在民间是相当的广泛,有这样一句话,“佛祖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就到出了观音菩萨在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了,观音菩萨全名叫“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唐朝时为避讳李世民的讳。就把世给去掉了,称其为观音菩萨了。她两边站的是他的两个得意**,善财童子和小龙女。

善财童子据说出生的时候周围有很多的金银珠宝出现,他确视金钱如粪土给随观音菩萨一心向佛了。而小龙女以前并不信佛,据说有一次他的哥哥龙太子在海里游玩,被渔夫给捞上来了,是观音菩萨给救得,他为了感谢观音的救命之恩就一直跟着观音菩萨一心向佛了。观音菩萨脚下踩得这个动物叫做鳌鱼,据说这个鱼非常的厉害,翻一翻身就能翻天覆地,观音为了普度众生,就把他踩到脚下,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独占鳌头这个成语就是从这来的了。观音菩萨一般都是对着佛祖站立的,因此又被称作“倒坐观音”。还有句古话叫做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因为以后头就可以看到观世音菩萨了。

无锡大相国寺导游词

大相国寺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无锡大相国寺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无锡大相国寺导游词范文1 大相国寺 国家4a级景点 的名称,始于唐朝,现在的相国寺是清朝重建后又修葺的。据 如梦录 记载,相国寺这个地方原是战国时魏公子无忌 信...

游玩大相国寺的作文

大相国寺是开封的著名景观,有许多伟人曾经在这里待过。xx收集了游玩大相国寺的作文。第一篇 游玩大相国寺。今天,我 王豆豆和刘大壮我们三家人一起去了古都 开封!下午我们去了第一站大相国寺。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水浒传 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院子里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铜塑雕像,我...

关于开封的导游词开封导游词

各位来宾 领导 嘉宾 游客 你们好!一路辛苦了。首先,对各位来宾光临我们古都开封表示热忱的欢迎。我是开封 旅行社的导游 这位是开封市 汽车公司的司机 师傅。今天能与大家相识并为您提供导游服务,感到非常荣幸。愿我们能友好相处,相互配合,共同度过在开封观光旅游的美好时光。各位来宾,开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