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钳工复习试题

发布 2020-01-01 22:36:28 阅读 5117

知识点:常用液压泵、控制阀种类、液压回路工作原理、公差配合知识、安装与装配知识。

答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

一、 液压传动。

液压系统组成:

1、 动力元件——液压泵。常用液压泵有柱塞泵、叶片泵、齿轮泵、螺杆泵等。

2、 执行元件——液压缸。

3、 控制元件——液压控制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三大类。

压力控制阀分为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等几种。

流量控制阀有节流阀(节流调速)和调速阀等。

方向控制阀分为单向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双向液压锁)和换向阀两类。

4、 辅助元件——油箱、油管、滤油器等。

5、 传动介质——液压油和液压液。

6、 单向阀的作用是使油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

7、 换向阀是利用阀芯和阀体的相对运动来改变油液流动的方向,接通或关闭油路。

8、 顺序阀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各元件动作的先后顺序的。

9、 v型密封圈通常由几个叠在一起使用。

10、 y型密封圈唇口应面对有压力的一方。

11、 何为油缸的装配要点?

答:油缸装配主要是保证油缸和活塞相对运动既无阻滞又无泄漏。

严格控制油缸与活塞之间的配合间隙。带o型密封圈时,配合间隙为0.05~0.1mm。

保证活塞与活塞杆的同轴度及活塞杆的直线度。装配时,将活塞和活塞杆连成一体,放于v型架上,用百分表进行检验与校正。

活塞与油缸配合面装配前用煤油清洗干净。

装配后,活塞在油缸内全长移动时,应灵活无阻滞现象。

油缸两端盖装配后,应均匀拧紧螺栓。

12、液压泵工作原理?

答:不论是那种液压泵,其工作原理都是在工作时在泵内形成多个能变化的密封容积。这些密封容积由小变大时吸油,由大变小时压油。

通过这些密封容积不断地变化,液压泵就不断地吸入油液并输出压力油。

13、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有哪些?在维护使用中应提别注意哪些问题?

答: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有噪音、“爬行”、系统压力不足、油温过高。

在维护使用中应提别注意:

防止油液中进入污物,造成元件卡阻加速磨损。

防止系统中进入空气,造成“爬行”、 噪音、气阻等现象。

要特别注意和防止油温过高,出现油温过高应查清原因及时处理。

14、涂布机与切片机片路纠偏使用的气-液纠偏装置故障排除与调整?

答:①检查储油箱油位是否在油镜中位,油位低需加bp32#液压油。

接通电源,当电机旋转正确时,空气从叶片气泵出气过滤器或传感器发射口排出。

检查气管、油管与油缸等有无泄漏。

起动电机,看油泵与气泵是否正常。

调整油压调节阀,可调节供油量压力从而调节油缸运动速度。(滚花螺母顺时针高,逆时针低)

边插入或移出片基至传感器口,使油缸做满程左右移动,将液压系统中的空气完全排出。

调整气压调节阀,可调节气压的工作灵敏度,气压过大将使液压系统不稳定,振荡;气压不足将导致工作不规律和调节滞后。(定量泵节流调速中,调节开口大小,可调节气流的流量)

边插入或移出片基至传感器口,调节气液伺服阀头上的平衡调节螺栓,可调节伺服阀膜片气压平衡。使伺服阀活塞换向的速度近似相等。

二、 公差与配合知识。

1、 互换性表现为对产品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的要求:装配前,不需选择;装配时,不需修配和调整;装配后,可以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的要求。

2、 公差配合就是满足零件几何要素的互换性。

3、 圆柱形的内表面和其他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称为孔,外表面和其他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称为轴。

4、 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称为实际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5、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6、 基准制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就可大大减少孔的极限尺寸的种类,从而减少定尺寸的孔用刀、量具(钻头、铰刀、拉刀、塞规)的数目,获得显著的经济效果。

此外,当与标准件(零件或部件)形成配合时,应按标准件的规定确认基准制。例如:与滚动轴承内圈相配的轴,应按规定采用基孔制;与滚动轴承外圈相配的外壳孔,应按规定采用基轴制。

7、 间隙配合:工作时有相对运动或虽无却要求装拆方便的孔、轴; (a、b、c、d、e、f、g、h);过渡配合:即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的孔、轴;(js、j、k、m、n)过盈配合():

主要靠过盈保证相对静止或传递负荷的孔、轴。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59种,优先配合13种。设计时一般采用h7/f6、h7/h6;h7/js6、h7/k6;

8、 对于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当公差等级高于或等于(≤)it8时,推荐选择孔的公差等级比轴低一级。

9、 表面粗糙度:粗糙面、花1到花3;半光面、花4到花6;光面、花7到花9;最光面、花10到花14。

1 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光洁;滚动摩擦表面应比滑动摩擦表面光洁;运动速度越高,表面越光洁。

2 载荷越大(单位面积压力大),表面越光洁。

3 尺寸公差等级高,形状位置精度高,表面越光洁。

4 配合相同时,小尺寸的结合面应比大尺寸的结合面光洁。

5 同一公差等级时,轴比孔的表面光洁。

6 防腐性、密封性要求高,表面光洁。

7 配合性质要求越稳定,表面光洁。

8 承受循环负荷的零件表面以及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部位(圆角、沟槽等)表面光洁。

10、 形状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位置公差:定向平面度、垂直度、倾斜度;定位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跳动圆跳动、全跳动。

三、 安装与装配知识。

1、 常用螺纹连接的基本形式有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三种形式。

2、 自准直仪、光学平直仪、测微准直望远镜及工具经纬仪等几种仪器,都是利用自准直原理制造的光学量仪。

3、 用经纬仪测量涂布机导辊平行与垂直度误差时,常与钢板尺和手电筒配合组成一个光学基准系统,其观察距离不得小于1.4米。

4、 通过研磨后的精度可达到0.001~0.005毫米。

5、 装配包括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配。

6、 滚动轴承的装配步骤及注意事项?

装配前:先将轴承与轴承配合的零件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配合表面涂上润滑油(脂),测量轴与座孔的尺寸,避免过紧装入。

装配时:必须保证滚动体不受压力,配合面不被擦伤。在用手锤压紧轴承时,为使轴承受力均匀,要用铜棒或软钢套筒垫压在轴承座圈上,不可用手锤直接敲打轴承。

当配合过盈量较大时,轴承装配可放上套环用压力法机械压入。

当过盈量过大时,装配时可采用热套法,用油浴或蒸汽加热法,温度不得超过+100℃。

轴承压到轴颈上时,要施力于内圈端面上。

轴承压到座孔中时,要施力于外圈端面上。

同时压到轴颈上或座孔中时,要同时施力于内、外圈端面上。

装配后:轴承运转应灵活,无噪音,工作温度不超过70℃。

7、 装配方法可分为:完全互换法、选配法、调整法和修配法。

8、 完全互换法:各有关零件制造公差之和应小于或等于装配公差。

优点: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

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扩大再生产。

便于组织流水作业及自动化装配。

容易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协作,降低成本。

备件**方便。

例题:已知基本尺寸a1=a2=20mm 根据技术要求,冷态下的轴向装配间隙a△应为0.05~0.2 mm试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解:先求出封闭环公差δ△=0.2-0.05=0.15(mm)

计算平均精度n-1=0.15/3-1=0.075(mm)

a1为轴,a2为孔,故a1易加工;按生产经验,先确定δ2=0.1(mm)

然后计算δ1=δ△2-0.15-0.1=0.05(mm)

a2是增环 ∴a2=20+0.10 (mm)

求a1a 1min= a 2max- a△max=20.1-0.2=19.9 (mm)

a 1 max min= a 2 min - a△min =20. -0.05=19.95(mm)

即:a1=20-0.05 -0.10 (mm)

验算:a△max=(a2+δ2上偏差)-(a1 +δ1下偏差)=(20+0.1)-(20-0.1)=0.2(mm)

a△min =(a2+δ2下偏差)-(a1 +δ1上偏差)=(20-0)-(20-0.05)=0.05(mm)

四、 其他。

1、 静不平衡---转子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不相重合,但互相平行,即转子重心不在旋转轴线上,当转子旋转时,将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零件或部件在径向位置上有偏重时,叫静不平衡)。

2、 动不平衡---转子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交错,且相交与转子的重心上,即转子重心在旋转轴线上,这时转子虽处于静平衡状态,但转子旋转时,将产生一不平衡的力矩。

3、 转子静不平衡只须在一个平面上(即校正平面)安放一个平衡重量,就可以使转子达到平衡,故又称单面平衡。平衡重量的数值和位置,在转子静力状态下确定,即将转子的轴颈搁置在水平刀刃支承上,加以观察,较重部分会向下转动,这种方法叫做静平衡;

4、 转子动不平衡及静动不平衡必须在垂直于旋转轴的两个平面(即校正平面)内各加一个平衡重量,使转子达到平衡。平衡重量的数值和位置,必须使转子在动力状态下,即转子在旋转在旋转的情况下确定,这种方法叫做动平衡;故又称双面平衡。

5、 采用何种方法钻斜孔?

答:①先用与孔径相等的立铣刀在斜面上铣出一个平面,然后钻孔。

用錾子在斜面上錾出一个小平面后,然后用中心钻钻出一个较大的锥坑或用小钻头钻出一个浅坑,再用所需孔径的钻头钻孔。

5、有两轴承间轴的长度l为500mm,运转时温度t2为60℃,装配时环境温度t1为20℃,求轴的热胀伸长量。(钢的膨胀系数α=11x10-6/℃)

解:△l=α(t2 - t1) l=11x10-6 x(60 - 20) x500=0.22(mm)

答:轴的热胀伸长量为0.22mm

6、 南涂磁辊φ254质量标准。

调质处理后(布氏)硬度hb229~269

辊面与轴承位径向圆跳动公差为(原来不得大于0.001)0.001~0.0015mm

辊面圆度公差为(原来0.0005~0.001)0.0004~0.0006mm

长600mm的辊面镀硬铬层厚度(原来0.18~0.20)0.20~0.25mm,(洛氏)硬度hrc≥63

辊筒加工完后应作动平衡,在300r/min时,不平衡力矩≤780gcm

布氏硬度:用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规定的试验力压入式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布氏硬度值是以试验力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

以hbs(钢球)表示,单位为n/mm2(mpa)。

一般hbs只适用于450n/mm2(mpa)以下的金属材料,对于较硬的钢或较薄的板材不适用。

通常采用的是10 mm直径球压头,3000kg试验力。

洛氏硬度:在规定条件下,将压头(金刚石圆锥、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分2个步骤压入试样表面。卸除主试验力后,在初试验力下测量压痕残余深度h。以压痕残余深度h代表硬度的高低。

高级钳工试题

一 选择题 下列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只能注 a b c d 2 溢流阀的作用是配合油泵等,溢出系统中多余的油液,使系统保持一定的 a 压力b 流量c 流向d 清洁度3 机床设备的电气装置发生故障应由 来排除。a 操作者b 钳...

钳工高级试题

一 故障分为 紧急故障和非紧急故障。紧急故障是指直接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或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故障,工艺管道故障,工艺设施故障以及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非紧急故障是指未直接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的产品和设备故障,为主要故障和一般故障。主要故障是指生产线设备以及其它精 稀 关设备发生的非紧急故障。其它非紧急...

钳工高级试题

青岛市机械技术学校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2011级钳工专业 钳工工艺 试卷 a 说明 本试卷共 页 道大题,答卷一律在试卷规定处填写,答在其它处不得分。一填空题 每题1分共30分 1 装配是按规定的技术要求 将若干结合成部件或若干个结合成整机的过程。2 旋转件平衡的方法有和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