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描写成为作文的亮点。
一、写作导航。
1.什么是环境描写。
宁静的夜晚,凉风习习,漆黑的夜空中飘渺着一点星星的痕迹,细细的月牙伸在空中,像死神的钩镰,冰冷的、阴森的。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两旁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夜,更凉了自然环境
夕阳西下,城市中心却像一颗粲灿的星星,犹如白天一般光亮。在城市中心的西北方向很远的地方,一条刚修好不久的小路一直延伸到黑暗的角落,在这条小路的尽头座落一所历史研究所。 —社会环境
总结:所谓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景物)。
2.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孙犁《芦花荡》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沈从文《边城》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鲁迅《藤野先生》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
“那得甚麽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水浒传》第二十二回。
5)推动情节的发展。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孙犁《芦花荡》
6)深化作品主题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老舍《骆驼祥子》
3、环境描写的方法:
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
在文章中,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
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
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
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2)情景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一场雨之后那一遍茵草地更绿了,那一株株的绿草一下子似乎长子一大截,让这片小小的草地变成了一张厚厚的绒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无法阻止的思念。
二、名作欣赏。
雨夜的灯光。
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
“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
“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我送送你们吧!”
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
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
”他边走边说。
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
“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
“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
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写作借鉴。文章写“我”和父亲遇雨受阻, 打马灯男人护送我们走出山林的故事,表达“我”对他的同情和感激,文中多处运用环境描写,用来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
三、巩固训练,能力提升。
题目:社区幸福剪影。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2)要有环境描写;(3)不少于;
四、范文引路。
社区幸福剪影。
李晶。幸福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当她轻柔的拂过我的脸庞,撩起我的衣襟时,我也着实感受到了她的馨香。那阵阵袭人的芳香是从**来的呢?你去看一看我居住的社区,就会找到答案。
清晨。当新一天的太阳羞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蛋,社区就已经热闹非凡了。街心公园里,老爷爷老奶奶们在扭着他们的“丰收大秧歌”;四十多岁的阿姨们在挥动着她们手中红浪般的扇子;年轻人则踏着节拍跳健美操。
社区的另一侧,喧闹已被甩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娴熟与悠然。你可以手捧一卷书,去轻轻擦拭历史的痕迹,或是拥抱你热爱的大自然,所以,这里时常能够见到十七八岁的哥哥姐姐们在绿荫中“之乎者也”。我相信,他们的明天定会像社区的清晨一样充满朝气,生机勃勃。
在公园,在林荫道边,你都能看到这温暖的情景,大家虽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亲。无论你投入到哪一个小集体,你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得到沁人心脾的轻松与愉悦。
午后。树上的知了开始了它们的演奏,声音一时高,一时低,但却并不使人烦闷。学习了一个上午的小家伙们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喜欢早早地等在楼梯口,准备迎接小宝贝热烈的拥抱。一个不小心,滑了一跤,没关系的,路人一定会将你扶起。不要惊讶于我的肯定,因为我也曾跌倒,幸运的是有一双大手将我扶起,那并不是爸爸的手,而是一位陌生的叔叔。
如果你来到这里,即使是在炎热的午后,也定能感到宜人的清凉。
黄昏。夕阳西下,鸟儿倦归,家在心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步伐,投入到一个没有纷扰、没有竞争的幽静世界中来。
压力与辛苦溶解在亲人的一杯热茶之中,消失在点点黄昏灯光之下。吃过晚饭,社区的居民喜欢拿起羽毛球拍痛快拼杀一阵,各家各户的老人们总要在棋盘上闯一次自己的“世界杯”,更有情调者拿着心爱的毛笔在凉亭里独自陶醉。我则愿意待在家里,坐在阳台上沉浸于我的葫芦丝曲中。
这时的社区,也醉了,与渐渐出现的星辰一起唱着眠歌。
我欣赏着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觉得它们是如此优美,你闻到她的馨香了吗?幸福,她给我们带来和谐与舒心,在社区这片净土上,吹绿了树,吹红了花,吹开了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清洁,结出了互相关怀之果。
我的幸福,在社区中成长。
品味点评:本文剪取社区生活的几个场景,有自然环境描写,有人物活动(社会环境描写),表现社区的和谐幸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当代社会人情之美。
让精彩的细节描写成为作文亮点
作者 周忠实。新课程 教师 2013年第11期。摘要 作为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头疼的就是批阅学生的作文。因为现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味同嚼蜡 叙事平铺直叙,缺少曲折 人物形象模糊粗线条,不丰满 语言平淡,没有特色 感情失真单薄,更突出的是缺乏让人难以忘怀的细节描写亮点。就作文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做了...
让精彩的细节描写成为作文亮点
作者 周忠实。新课程 教师 2013年第11期。摘要 作为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头疼的就是批阅学生的作文。因为现在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味同嚼蜡 叙事平铺直叙,缺少曲折 人物形象模糊粗线条,不丰满 语言平淡,没有特色 感情失真单薄,更突出的是缺乏让人难以忘怀的细节描写亮点。就作文中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做了...
描写成长感受的初中作文
成长中的感悟时光,就像一只体态轻盈的夜猫,一点也不叫人察觉的悄悄溜走,在不知不觉间,把我推到了十四岁。在这漫漫的成长道路上,我经历了许多挫折,也收获了不少感悟。曾几何时,因与桂冠失之交臂而自责不已,被最知心的朋友安慰也无济于事 曾几何时,因考试失利而独自深深叹气,连平时最爱看的动画片也搁置一边 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