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发布 2024-03-22 15:45:08 阅读 1995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统计》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池成日)

一、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统计》属于《统计与概率》版块。包括:

1、 众数。

2、 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关于这一内容的具体要求: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3)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4)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5)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并能进行交流。

2、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

3教学重点:

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

4、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

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对平均数和中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教材简析与教学畅想。

本单元建议2课时左右。

众数的教学(例1)

课时安排建议:一课时。

1、要引导学生从“20个身高数据中,你认为10名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展开数学思考,让学生从平均数,中位数的已有经验出发,再观察20个数据的特征,感受众数的含义(一组数据**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2、要重视在多次感受众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众数的特征(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形成找众数的方法。

3、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不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

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下面是两个组数学期中成绩记录。

第一组:90 95 87 98 67 90 92

第二组:94 88 90 96 99 91 86

选择哪个统计量能反映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中位数)?要比较两个小组成绩高低应选择哪个统计量?(平均数)要想知道这两个小组中得哪个分数的学生最多,应选择哪个统计量?(众数)

对众数的认识、理解,要在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比较中来加强,特别要重视对中位数和众数含义的区别的感受。

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应用最为广泛,用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能够最为充分地反映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的作用;但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中间的位置,故其在统计学分析中也常常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人们由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它的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4、温馨提示。

1)练习二十四第1—6题可配合第一课时。

2)在找众数时,数据较多,开始可以同位合作完成,熟练后再独立完成。

3)p125第4题,尤其要注重众数的个数与平均数、中位数个数的区分。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例2)

课时安排建议:一课时。

1、要从如何更方便地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出发,引导学生在数学思考的基础上,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经验,进行尝试;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2、要在展示学生合并的作品的同时,通过交流,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异同点。

3、要结合具体的素材,引导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展开有根据地推断与**。

教学畅想: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2008年在中国首都——北京将迎来一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知道是什么?奥运会在北京的举行预示着中国政治地位的提升、经济实力的强大,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由过去的“东亚病夫”一步步走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和世界体育强国——美国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金牌情况。

2) 复习旧知,主体准备。

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了解的数据,任选一个国家的金牌数量,画出折线统计图。(两名学生画在幻灯片上)

分几步完成折线统计图的?(板书:描点、标数、连线)指名学生以中国获金牌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为例,说说作图的方法。重点指导:在图中怎么找点?

③对中国、美国获金牌情况的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

3)认知冲突一,巧妙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如果我们要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只看美国获金牌情况的折线统计图,行吗?还要看什么?看完了中国,再看美国,一幅一幅地看,你们怎么笑了?(不便于观察)

有什么好方法能清楚地比较两国获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把两幅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将两幅图重叠在一起,表示中国、美国金牌数量的折线反映在一张统计图中,这样就便于比较两国金牌数的变化趋势了?有问题吗?

(两条折线一样,无法辨别;统计图的名称不对)你打算怎么解决?(用不同颜色的折线;统计图的名称应改为“中国和美国”)

学生完善统计图,使它成为一张能比较两国金牌数量变化趋势的折线统计图。(指名演板)你是怎样继续完成这幅折线统计图的?(①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标上数据,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②将标题换为“中国和美国” )

4)认知冲突二,自然补充图例。

黑板上画好的折线统计图,在这位同学未说明前,你有看不懂的地方吗?(哪条折线表示中国,哪条表示美国呢?)想个办法能让大家都看懂吗?

介绍图例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名称。

完整回忆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分几步?(cai完整演示,用虚线加以区分)

5)分析数据,**、联想。

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在第24~28届奥运会上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

**中国在第29届奥运会上获金牌的趋势会是怎样的?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温馨提示。

1)练习二十五第1—5题可配合第一课时。

2)在练习中要注重对数据的分析和**。p128做一做可提出“根据这张折线统计图,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选择谁去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比赛?为什么?”

3)p129第2题要理解“月平均气温什么意思?”,根据统计图,猜猜甲、乙可能是哪个地方?

4)p131第5题,要重视学生对选择何种统计图直观反映数据的说理。

5、实践活动:打**。

通过**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通过画图、列表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教学畅想:1、 **活动方案,选出最优方案。(突出“尽快”)

2、 研究最佳方案,从中发现规律。

3、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班级姓名等级 一 细心审题,准确填空。1 看图填空。新 课 标 第 一 网。2 千克比千克少千克。比平方米多平方米是 平方米。3 分数 相比较,最接近的数是 在 中最接近1的数是 4 把5米长的水管平均截成8段,每段水管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5 的分数单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第 1 课时 总第50课时 第 2 课时 总第 51 课时 第 3 课时 总第 52 课时 六单元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检测题。1 选一选 填一填。1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则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b,2 c,2.5 d,10 2 某次射击训练中,一小组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已知该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黎平县城关第二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 测试时间 100分钟总分 100分。一 填一填。每空1分,共30分。1.根据图形列式计算,其中上面两题在图形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结果。2.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3.同分母分数相加 减不变,只把 相加 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