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发布 2024-03-04 16:20:07 阅读 1151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新密市市直二小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四年级语文教师。

适用年级四年级总课时 11课时左右设计日期 2011年10月。

一、学材、课标、学情及其它学习资源的分析: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为:祖国的万水千山。

从学材方面: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教师还应在教学时调动学生搜集自然风光的**,文字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从课程标准方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建议以读代讲,多种方式感情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背诵和摘记,并进行背诵交流,积累优美词句。

学情方面:学生已经接触过古诗及写景的文章,如上学期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三年级学过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在本册第六单元仍是描景类文章。 学生对祖国的风景名胜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此方面接受的信息比较多,本组课文都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风景美不胜收,语言丰富多彩,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本单元教学中还要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其它学习资源:

1) 由于本单元有要求有描写山水的古诗词搜集、五岳、五大淡水湖的相关资料搜集,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资源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文,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2) 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利用学校图书室和班级的图书角,为孩子提供优秀的书籍,扩大阅读面。

3)社区文化: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二、课程目标:

1、会认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

2、能结合插图和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三首古诗词,背诵《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精彩片段,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4.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5、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通过看图、学文,感受祖国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6、讨论制定春游方案,走进大自然,欣赏自然美景,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7、在活动的基础上,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要有一定的顺序,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3、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教学古诗词,可按照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2、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把握每首诗的感情基调。

3、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词句所描述的情境。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可以**相关**,出示**,或者让学生动笔画画,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词句所描述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地领悟到风景之美。

4、根据课文片段特点,设计一些语言运用的训练,如用“时而……时而……”句式造句;提供一句写景物某一特点的句子,然后用几句具体的话把这一特点描写出来。

二)学习方式

1、识字和写字。

1)、能借助拼音进行认读。学习方法:自学自查+适当检查+适当指导+自查字典。

2)、课中安排写字。方法:适当指导+当堂书写+及时纠正。

3)、词语积累。方法:生字组词+文本摘抄+诵读听写+课外拓展(结合读书活动)

2、阅读教学。

1)、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语句,联系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或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语句表达的意境。

2)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多读少讲——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朗读是一种能力,能力要在实践中掌握。课堂中要让学生多读。

3)、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清作者游览顺序,反复揣摩品味语言,体会用词选句的准确实在。

4)、鼓励学生自主读文,交流感受。有些片段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自读通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交流疑问,并进行自主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5)、创设情境,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以境动人”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内在影响力,做到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领其情,从而创设课堂互动的合作点。

3、口语交际。

本次的口语交际主题是:“走,我们春游去”,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城市中,对于野外春天的变化并不熟悉,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的口语交际,我将安排在上课伊始,让学生认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白本次的交际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本组的春游计划。

然后推选代表发言,评选出“最佳发言人”、“最详细的计划” 等光荣称号,并在班级的评比栏进行奖励。使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计划,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倾听和质疑能力。

4、习作。1)课前可事先布置学生实地观察一处校园景物,提出观察要求,或者课堂上专门给时间观察,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观察后的感受。

2)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如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

3)在指导时,力求抓住学生回答问题时提到的“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指导。让大家体会一些形容词的作用,注意将这些词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之中。可模仿本单元课文《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写作方法,运用比喻 、排比、做比较等修辞手法, 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优美,及时捕捉学生发言中描写自己感受的句子,让学生明白在写景的同时还要表达自己对校园的情感。

5、宽带网。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建议先让学生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然后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接着拓展知识面:搜集或**资料,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收集的途径,如网上查找,报刊图书杂志摘录,最后集体交流:

**附文交流,或者就**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

五、实施对策:

1)、教师可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教学课件、**录像、教师的导语等,唤起学生读书的欲望,然后读议结合,理解相关词句。

2)、自主读文,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已读文,注意必要时,教师或引导学生介绍相关背景和其他资料。还要引导学生想想文中描写的画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研讨,思考每一部分的特点,想想自己的感受,再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拔,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实在。

模块一预习课文(2课时):掌握学习方法,独立识字并熟悉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3课时)研读课文,领悟语句,感悟方法,练习运用。

模块四口语交际(1课时)我们春游去。

模块五语文实践活动(1课时):“宽带网”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

模块六口语积累运用(1课时):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

模块七积累与检测(1课时)

六、有效性评价:

一)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通过自学、随堂认读、检查读文,了解学生的对生字掌握情况,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师评。同时通过每课的小字作业进行练习、展示,采用等级评价。

3、通过随堂朗读,讨论交流、发言等环节,把握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采用同伴评价和老师评价。

4、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评价要重视学生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搜集、观察、合作等综合能力。评价的内容有:平时课堂中的学习、搜集资料、观察事物、与人合作讨论、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方法由学习小组长或老师给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做上记号,考察时进行综合评定。

二)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卷面测试:识字与写字:掌握常用的汉字;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习作:能按照顺序介绍学校的风景,通过检查学生的习作来评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小学语文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 享受童年的快乐。主备人 常艳霞。本组成员 常艳霞李晓平魏学英 王海兰张丽王燕李旭涛。第一单元主题 享受童年的快乐。本组由五篇课文和阅读连接 综合学习组成的。宿新市徐公店 和 清平乐 是古诗词,一个 古 字好像离孩子们的生活有点遥远,但是古代的 儿童 和现在的 ...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四年级 下 语文单元测试卷 一 一 看拼音写词语,二 给下面多音字注音并组词。12分 似卷转。三 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0分 绵 a 丝绵 b 绵延 c 柔软。1 走进桂林山水,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2 这条被子真绵软,盖在身上舒服极了。观 a 对事物的认识 看法 b 看 c ...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四年级语文 下 第一单元试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 n f hu d ng f n q m ng m i j l ng zh n k i yu n y n n n y zh ng zh ng j n qi o 二 火眼金睛 辨字组词 8分 栽拢版泛。裁扰板乏。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