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强调:"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观不能丢"。这几天我集中学习了《论群众路线》等5本必读书目,接受了一次系统而深刻的群众观教育。
下面,围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主题,我就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谈三点学习体会。
第一,弄清"我是谁",就是要找准工作的方位,解决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的问题。
我是谁?可能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做出不同的回答。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答案只能一个,那就是"人民公仆"。
小平同志曾说,"我们进了城、执了政,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当官做老爷,一种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历史教训表明,心中有了"官念",行动上有了"官态",感官刺激追求"官福",必然"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忘记"我是谁"。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一要情系群众。党执政之后,环境、条件大大改善,这为我们联系群众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容易在作风上发生变化。
为什么交通发达了,通信先进了,有的人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沟通却少了,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感情淡漠了。我们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挂于心,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二要感恩群众。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需要感恩人民,因为是人民群众养育了党、成就了党的伟大事业、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我们必须把感恩群众作为政治要求、基本修养,倡导什么、反映什么都要考虑群众的感受,规划什么、服务什么都要考虑群众的需求,把感恩之心转化为为民、惠民的实际行动。三要敬重群众。
历览古今中外,一些政权更迭、政党兴衰,一再告诫我们,群众力量最强大,敬重群众,才能站得稳、立得住。同时要狠刹群众关注的奢靡之风,铭记***同志曾告诫的"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教诲,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照自己,校验责任态度,衡量职业精神,防止思想发霉、精神蜕化、信念缺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第二,弄清"为了谁",就是要找准工作的对象,解决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的问题。
为了谁?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就是为谁说话、为谁做事、为谁撑腰的问题。****明确指出: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但在实际工作中,对群众感情淡漠,老爷作风、衙门习气的现象比比皆是,根源就在于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是"为了谁"。解决这个突出问题,关键是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大字落到实处。
一要凝聚群众力量。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引导和发动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因此要宣传动员群众知道自身利益所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相连,激励广大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
二要维护群众利益。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因此,必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关注群众需求,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架起党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三要满足群众需求。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推动全党的各项工作向基层倾斜、向农村牧区倾斜、向普通百姓倾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群众。
第三,弄清"依靠谁",就是要找准工作的根基,解决好"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观不能丢"的问题。
依靠谁?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立场和党性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正如**元帅形象指出的那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群众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力量之源,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力量之基"。
如果搞不清楚"依靠谁",我们就找不到力量的源泉。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向群众"问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创造热情,真心拜人民为师,"零距离"倾听民声,健全民意决策机制,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
二是要向群众问"计"。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情况的了解更透彻、更深刻,因此要把实践作为源头活水,掌握群众所思、所困、所恶、所盼,从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找到打开局面的"钥匙",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和突破。三是要向群众问"效"。
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工作的长短优劣。要坚持由群众评判,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第一标准,群众赞成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使工作经得起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深感我们党的工作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做的就是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根基和力量更应该在群众。一方面,在思想上,我们必须树立大众情怀,注重集中群众智慧,沟通心灵、增进感情,使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
另一方面,在行动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弘扬"走转改"精神,积极主动走进农村牧区、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学校,向基层问需、问计、问效,解决新闻**把更多镜头对准群众、更多版面让给群众、更多话筒留给群众的问题,解决文艺作品给百姓看、给百姓演、给百姓读的问题,真正为群众提供喜欢的、用得上的、买得起的文化产品,更好地发挥宣传文化工作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论群众路线》读后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论群众路线 读后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读后 论群众路线 论群众线路 读后心得体会群众线路是党在长时间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经验总结,是党的根本线路,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气力,...
论群众路线 重要论述摘编 读后心得体会
论群众路线 重要论述摘编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收入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关于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论述,特别是为民务实清廉方面的论述,包括深入调查研究 密切联系群众 艰苦奋斗 真抓实干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的论述,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格党的纪律等方面的论述,共340多条,7...
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 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气力。作为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系群众,融 众 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取得群众的支持。做好群众工作要做到 三进 一要身 众,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