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铸就强军梦,没有过硬的能力素质是不行的。因此,需要通过读书学习来提高精武强能的个人本领。
读书点燃追求梦想的激情。读的书越多、越深入,越感觉到世界的广大、学海的无涯,越感觉到有责任去追求心中的梦想。要使强军梦变为现实,需要我们具备与本职岗位相适应的能力素质。
每名官兵要爱学、善学、勤学,心存忧患意识,常思本领恐慌,增强读书自觉,使崇尚读书成为军营风尚,在阅读中点燃追求梦想的激情。
同样,读书也能凝聚追梦的力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宁可没有印度殖民地,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读书就是吸取力量,一种基于文化上的力量,一种更为根本的、长远的力量。
一个人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个人的学习力、思考力、实践力。作为当代军人,只有养成常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才能不断地从书中获取知识、吸取营养、激发活力,才能工作有底气、做事有灵气、创新有才气,才能在强军实践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读书铸就强军梦心得体会【2】
古人云:“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部队官兵读书学习,明的是强军之道理。
在强军梦的牵引下,读书热潮满军营。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来到武警北京市总队十七支队,在与官兵的座谈中感悟军营读书的新情况新景观。
红色书籍理应成为军营阅读的主流。
杨伟峰(支队长):我军的历史就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历史。一部军史,万千风流。
那些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那些铁血硝烟的生死厮杀,是今天我们实现强军目标的教材。据我们调查,前辈们的功勋壮举、光荣传奇,今天的年轻一代官兵们最崇拜。所以《苦难辉煌》《长征长征》等红色书籍和其他军事题材的作品,一直是军营阅读量的书籍。
毋庸讳言,在少数战士的床头柜里,所谓“抓眼球”的书刊时有所见。我们并不反对官兵们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业余读书也不必强求一律。但是,红色书籍理应成为军营阅读的主流。
我们既要春风化雨般地引导,也要理直气壮地讲清道理—要想当好兵,先要读好书。
读书不会成为政绩,却能形成风气。
徐波(支队政委):读书不会成为个人政绩,却能形成单位风气。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体现着他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随着官兵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上世纪60年代初,我军取消基层文化教员的编制。时至今日,部队官兵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读书的需求和引导。
执干戈以卫社稷,颂诗书以涤心灵。支队党委把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写入政治工作指示,特别要求领导干部要当读书学习的带头人,不能把读书少作为“光荣的缺点”。向全体官兵做出郑重承诺,保证“月读一书”,并写出读书心得体会晒在政工网上请大家监督。
领导干部书卷气多了,庸俗风气自然会减少,既开阔胸怀又减少应酬,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今日“惠兵”在心灵。
陈杰(教导员):我们常说”育人惠兵”,而以往“惠兵”总偏重于解决衣食住行。这些问题当然要解决,但是,百年树人、长远带兵,丰富官兵的精神世界应成为今天“惠兵”的重点。
现在面临的新情况是,部队工作、训练任务重,读书时间常常得不到保证。我们由此入手,让读书成为各级组织的“惠兵”之举。比如,给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等群众组织赋予引领读书活动的新职能;各级经常组织读书知识比赛、演讲和诗歌竞赛等活动;通过下拨专项经费,定期为基层读书室更换图书,明确指定每周的读书时间等形式,确保官兵有书可读、有时间读书。
读书不能“泛娱乐化”
彭文彬(副中队长):我们在基层官兵消费调查中发现,过去战士们的消费支出主要是购买肥皂牙膏、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如今学习开支占了一定比例,每月少则三五十元,多则数百元。
年轻人的广泛兴趣必然形成阅读的多元化选择。如何引导官兵在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的图书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无疑成为新时期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在士兵购书清单中,虽然励志类的占73%,但个别士兵入伍前就喜欢看玄幻、穿越类网络**,入伍后依然首选此类书籍。
读书属于个人兴趣爱好,不宜简单粗暴地批评制止,但却不能放任“泛娱乐化”,这对于培育战斗精神和净化警营环境十分重要。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王建烈(指导员):指出,“读书的原则和范围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是提**兵读书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法。
基层读书应该重视功能性学习,避免盲目跟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自己的读书内容,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比如,我们支队担负着几十个国家使馆的警卫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执勤任务,官兵们都根据实际选学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的日常用语,上级编印的《执勤口语100句》成为基层的热门书。
这就形成了一个读书的良性循环—既是第一需要,又是第一爱好,同时还成为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支队还设立了“学习成才标兵”专项奖励制度。近3年来,支队共有46人考上军校,拿到本科、大专文凭的达2000多人。
读书收获的附加值。
胡逸群(大队长):忠厚培元气,诗书继世长。我的体会是,读书学习能够收获更多的附加值。
我入伍前仅有小学文化,是军事过硬、文化“瘸腿”的干部。为此,在工作之余,我扎扎实实地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国学经典。读这些书需要屏气凝神有静气,几年下来,除了学到丰富的知识外,还让我养成了一种从容不迫、不急功近利的心态。
我们有一个“士兵大讲堂”读书活动,战士们学习有什么体会,读了什么好书都可以上台去讲。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大家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通过这样的交流,集体荣誉感、官兵关系、战友感情等都得到提高。
十五中队先后有49名士兵走上“士兵大讲堂”。许多人在家是“宅男”,不善与人交流,如今在待人接物等方面都变得落落大方了。
不求学得热闹,只求入心入脑。
刘鹏军(上士):作为一个基层战士,我热爱读书,但只图热闹的形式主义我视之为负担。我现在是**排长,在我们排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等电子**虽然会带来一些***,但不能一概而论。其实不论书的载体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是用眼睛看还是用耳朵听,只要书的内容健康向上,就能达到读书的目的;第二,读书笔记的篇幅多少、笔画是否整齐等并不重要。心得笔记,心有得而记之,不搞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第三,业余时间提倡个性化读书,每个人的兴趣特点不同,你爱古典我喜现代,你读传记我看散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必像搞内务一样统一。
总之,不求学得热闹,只求入心入脑,读书就能成为官兵们的自觉,并且乐此不疲。
读书时间靠的是科学安排。
李光振(上等兵):我曾在“士兵大讲堂”上与大家分享一课—《规划每一天,把握每一秒》。说实话,作为一个基层士兵,可供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忽视读书的借口。
人之差异在于学习,学习差异在于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我很享受微不足道的点滴时光,饭前5分钟读一张报,操课后10分钟背几个单词,熄灯前20分钟读一章书。如此,在合理安排中,我每天能节约出45分钟,保证每月可读完一本书。
同时还要学会科学安排时间,比如大部头的书我留待整块时间看,而常备一些“口袋书”,见缝插针找时间读。
这里同样是大学。
吴xx:我是大学生士兵,从前总以为部队的读书水平不高,没想到战友们不仅爱读书,而且还自己编写书报。比如我们中队,除了人手一本读书笔记和剪贴本外,每个班还办起士兵小报,编写出《我在使馆区当兵》《我们激情燃烧的岁月》等10余本书,创作出《母亲与哨位》等歌曲。
士官曹金良担任连队新闻报道员期间,发表新闻作品上百篇,退伍后被聘为《中国教育报》编辑。
这些都激励着我献身警营,因为这里同样是我的大学。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让人脱俗。
张浩(排长):良好的读书环境能让人脱俗。如今在支队,最流行的礼物是书,最珍贵的礼物也是书。
每年年初,上级机关给基层官兵赠书;新兵下连,干部给新兵赠书;一茬茬老兵退伍,带走军营记忆的同时,也留下一本本“爱心书”;就连警民共建,地方**送的也是书……读书成为军营的时尚,读书人得到官兵的“点赞”,这已经成为军营的新景观。
读书铸就强军梦心得体会【3】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我部组织开展了以“读书铸就强军梦”为主题的“读书圆梦”成果汇报会。我坐在台下认真聆听着每一名官兵的发言。其中,某仓库保管分队分队长罗振能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罗在读书汇报中讲了他的一段经历:当兵临走那一天,母亲叮嘱他:“书没读好,但要当个好兵。
”带着“再也不用读书”的一丝窃喜,小罗来到部队,没想到整天与深山竹海为伴,与洞库弹药为伍。起初,他和一些新战友因忍受不住连队艰苦的生活而想着调离。不久后,分部开展了“读书圆梦”活动。
小罗本来不太爱看书,可每天看大家都忙着利用空余时间“充电”,他想找个人聊天都找不到。终于,仓库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小罗也捧起了书本。结果几年下来,他入党立功,转了士官,当了班长、**分队长。
小罗说,读书让他感到守山就是守心,守住了心,就能耐得住寂寞,深化转化读书成果,催生战斗力保障力,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罗的一番读书感悟,让我的思绪畅游千里,又回到了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上世纪80年代。回顾34年的军旅生涯,自己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正师职领导干部,我深切感到,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长、每一分收获,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渴求。坚持读书学习,才让我有机会施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4年11月,我参军来到舟山某海防部队服役。说句心里话,当时我所在的连队比起小罗现在的仓库条件要艰苦得多。连队四面环山临海,不仅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遇到大风大浪天气,补给船靠不了岸,连队官兵只能每天靠存储的咸菜就着馒头过日子。
起初,我也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但连队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打消了我的顾虑。因为从小我就养成了每天花上一个小时读书的习惯,所以新兵下连后,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钻进连队图书室,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天,营里要物色一名报道员,也许是教导员觉得我爱读书,是个能培养的好苗子,没过几天我就被调到营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2024年2月,我在连队采写的不过百字的消息,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发表,此后便接二连三地在《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报刊上发表稿件,半年后就被调到师部担任报道组组长。2024年9月我考入南京政治学院,作为全军首批新闻班的一名战士学员,实现了有朝一日能够坐在院校的知识殿堂里静心读书的心愿。
毕业后我辗转于多个单位,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工作,没变的是始终以读书立志要求自己,至今还保持着“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的习惯,力推的“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活动,已在我现在的部队蔚然成风,让官兵切身感受到“每天都是读书日”。34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己动手写稿,过去是剪贴本、笔记本随身带,现在是电脑、移动硬盘跟身走,特别是在基层任主官以后,每每开会我都力求做到讲短话、讲自己的话、讲官兵爱听的话,注重写短文、写实文、写有感而发的文,以此推动部队各项工作的开展。
春风柳上归,正是读书时。今天,身处思想多元发展、科技飞速进步、文化激烈碰撞、信息海量增长的时代,我越发感到,唯有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才能在新军事变革的疾风骤雨中阔步前行。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意在探索未知,重在追求真知,贵在学以致用。
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只有通过把从书中得来的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新办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才能凝聚起强军兴军的力量,真正担负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
中国梦强军梦心得体会
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 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讲话立意高远 内涵丰富 思想深刻,蕴含着一系列新思想 新观点 新要求,具有很强战略性 前瞻性和针对性 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
红楼梦 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红楼梦是女人的世界,但通过女人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展现了那个朝代的发展的悲剧。中国诗词史上有两句诗有难以描摹的霸气,一句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另一句是杜子美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巧合的是,同是以安字开头颜字结尾,它...
改革强军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牢记强军目标,我们当仁不让 争做四有军人,我们更是责无旁贷。争当新一代革命军人,贵在落实 重在实践。切实把有灵魂 有本事 有血性 有品德的要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转化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做到信念坚定 听党指挥,素质过硬 能打胜仗,英勇顽强 不怕牺牲,情趣高尚 品行端正。要内化成为我们评判是非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