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2-23 15:05:07 阅读 1895

也许您会感到奇怪,我怎么会给您写信?

我写这封信,目的不为别的,是为大想的安康成长而写(我不是指身体,而是指心理,一个孩子的安康成长,包括身心两个部分,而心理的安康更为重要)。听我这么一说,您也许更吃惊,既然是为大想,信应该写给大想才是,怎么会写给您?大哥,要想理解这一点,请您不要奇怪,不要着急,更不要生气(呵呵,因为我后面要说到的话,有可能会伤着您的心),耐下性子,听我慢慢道来。

去年秋天,您给您两个弟弟打。

说,大想不好好学习,您和大嫂在家里无计可施,想让他来___上学。因为不明白事情的起因,也没见过大想,不了解问题所在,我作为弟妹,不好说什么。春节我们回老家,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我和大想的接触也很少,和大嫂也只聊过一会,但凭我这些年所看的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凭我读到的专家们对于家庭教育的分析,凭我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理解,我能够意识到,大想在成长道路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而这问题的原因,追根溯源,却要归结在您的身上。

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我从几件小事上看到了一些端倪:

第一件事:我们回家的那天晚上,我和二嫂一起带着孩子们出去玩,大想也在其中,本来玩得好好的,路上碰到了大想的朋友,大想就跟我们说,他要和朋友们一起玩。我们不好阻拦,大。

9【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

想就走了,而且玩到深夜才回家。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让我思考良久:为什么久未回家的弟弟妹妹对大想的吸引力,远不如他那几个朋友?

大想小时候可不是这样,以前我们回去,大想对我们很亲,总是陪弟弟妹妹玩,但这一次却不愿意了。大哥,不知大想平常在家里,是不是也是这样?只要有朋友叫,不管您和大嫂说什么,不管你们如何阻挠,他也是不由分说非要去和朋友玩的?

说句实话,像大想这么大的孩子,对家庭和亲人应该很依恋才是。总想着找朋友玩,而不愿意呆在家里,这不应该是大想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行为。他想逃离家,逃离亲人,原因何在?

大哥,不知你是否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

大想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叛逆,他们渴望长大,渴望自由,如果家长不能理解这种思想,并及时疏导孩子的逆反情绪,孩子就会觉得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怀着一颗受伤的心又无路可走,必然会去外面的世界寻求理解,而如果正好有一帮所谓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便会感觉找到了知音,整天混在一起。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孩子离家越来越远,尽管有时人在家里,心却不知到**去了。表面上看起来,是交了不好的朋友带坏了孩子,实质上却是家长把孩子推出了家庭,推到了孩子所谓的知心朋友,而我们大人看起来却是臭味相投的朋友那里。

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一个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大哥,不知您是否和大嫂经常为这样的事情感到头疼与无可奈何?第二件事:

9【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

大想的穿衣打扮,与原来相比,已经变得很前卫、很新潮、很**化。一开始,我不甚明白,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打扮得像二十来岁的小青年?我也不甚明白,大嫂和您,怎么会同意他买那些看起来奇奇怪怪的衣服?

但是,当我看过一些专家的分析之后,就明白了这一切背后的原因。专家们说,青春期的孩子正走向成熟,渴望长大,追求点个性、追求点自我,本无可厚非,但过于追求外表形象,赶潮流,爱打扮,其实是内心空虚寂寞的表现。他(她)想通过打扮来寻找精神寄托,想通过外表的与众不同,来吸引别人的关注目光。

假设父母对孩子缺乏陪伴,与孩子缺少沟通与交流,就会让孩子感觉没有人关心自己、理解自己,就很容易将情感投放在意气相投的朋友身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大想为什么那么渴望跟朋友们在一起而不愿意跟家人在一起。也许他自己也意识不到内心的空虚与寂寞,也许他自己也意识不到他其实特别想得到是家人更多的理解和关心,他只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这种方式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惜啊,大哥!您没有意识到大想外表发生变化的心理原因,没有给予他更多情感上的关注、关心与生活上的陪伴,还是用那种惯常的口气跟他说话,不能真正走到他心里,这也难怪大想总是躲着您,不愿意跟您交流与沟通了。

第三件事:初一下午,我们准备去二姐家吃饭,大想却说要去三姑奶那儿。您劈头盖脸说了大想一通,大想生气了,转身不理您。

当时,要不是我在跟前,劝了大想几句,我敢肯定,你们父子俩又要闹个不欢而散。大哥,您平常总是习惯于用这种方式跟大想说话,您是习惯了,但是大想呢?一个正处于。

9【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

逆反期的孩子,一个渴望长大且希望父母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的孩子,他会习惯吗?但毕竟他年龄还小,还得靠您养活,明着反抗又不行,他只有逃避。所以,他总是躲着您,要是在家,实在躲不了,还有睡觉一条路呢!

这下您明白了大想为什么老爱睡懒觉,宁肯一觉睡到十一二点也不愿意早点起来做事情吧?

大哥,您想过没有,孩子在小时候,您不管怎么说,怎么做,孩子因为没有判断力,他总是会认为父母是正确的,所以他不会去对父母的说法、做法有所违抗,但当他一旦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如果父母不能随之成长而且改变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当父母仍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的时候,孩子本能地会表现出反抗,孩子的逆反也就随之而产生了,孩子的行为与心理就会出现与父母的期盼格格不入的现象,比方:

你不是想让我听话吗?我偏不!

你不是想让我好好学习吗?我偏不!

你不是想让我表现好吗?我偏不!

你不是想让我乖乖在家吗?我偏不!

当孩子出现越来越多类似的情况时,也是父母头疼万分时。

往往这时,不懂得教育心理的父母,会在孩子身上找问题,找原因,会埋怨孩子不懂事,不明理,采取的方式也往往是对孩子开展批评、教育甚至是惩罚,这样不仅无效,反。

9【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

而更增强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无数的家教案例验证了专家们总结出的那句话“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我还想更深入地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一开始会说,大想的问题,追根溯源,却要归结在您的身上。

大想是您和大嫂历尽千辛万苦才得来的孩子,那种辛苦非个中人是无法体会的。您中年得子,自然百般疼爱。再加上大想是陈家的第一个孙子,是老爹老娘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大想更是“万千宠爱集一身”,大想小时候所享受到的宠爱不是一般的孩子能拥有的。

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有一次我回老家,大想刚满月,老爷子病中惦记孙子,让抱过去给他瞧瞧,襁褓中的大想,如众星捧月一般被众人轮流抱来抱去,夸赞不已。那时的您,心里一定像灌了蜜糖一样吧?那种幸福与满足的感受,现在您依然记忆犹新吧?

而且,也许正是因为感到陈家后继有人,老爷子走时,才没有了遗憾。大想,那时是一家人的骄傲,一家人的宝贝!您和大嫂,对大想自然是娇惯得不得了,用那句“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来形容不为过吧?

大想就是在这种溺爱有加的环境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您和大嫂尽可能地从各方面满足大想的需求,尽力把大想的生活道路铺得平平顺顺,以为如此就能保证大想幸福安康地成长。但是,忽然有一天,大想发现,有一件事是父母无论如何也没法代替他来做的,那就是学习。

说实话,学习是件又苦又累的事情,大想从小过惯了顺风顺水的生活,但在学习中却不断地遇到挫折,这种挫折一次又一次打击他的信心,当他不能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时,就变得越来越不想学习。而您,却不能看到大想的这种变化,不能给大想及时的心理疏导、良好的精神食粮和充分。

9【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

的思想营养,只觉得大想不像小时候那样那么乖、那么讨人喜欢了。在他需要鼓励、需要指引、需要安慰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您的指责、批评、呵斥,甚至是拳脚相加。尽管您仍为大想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却没有给大想真正想要的父爱,因此,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填补大想心灵上的空虚,大想感觉到无法适应,从而就以对抗来回击您,才会出现种种叛逆的表现。

所以,大哥,我才会说,大想的问题,归根结底要去您的身上找原因。

正如专家所说“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所以,要想让大想有所改变,首先要改变您自己。

也许您会说,我都一把年纪的人了,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改变个啥呀,就是想改变也改变不了了!

诚然,一个的性格、说话方式、为人处世的态度,是长久的经历形成的,要想改变,很难很难。但是大哥,您想过没有,如果没有您的改变,大想就会一直这样混下去:在学校,不求上进;在家里,跟您对着干;在社会,混一帮狐朋狗友……将来呢,无所事事,一事无成!

(我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了,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当别的孩子都在力争上游的时候,如果大想不能幡然醒悟,从而发奋向上,那将来真的难料啊!)在您还能干的时候,您尚可给他提供他想要的东西;但如果有一天您老了,不能动了,那大想岂不是要为生活所困?这是您希望看到的吗?

这是您和大嫂原来千方百计要大想的初衷吗?您知道,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中学或小学毕业就可以打天下的社会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技能,将来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更不要。

9【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

说为社会、为国家、为家庭做多少奉献?您是想让大想将来成为一个为了生计而不得不辛辛苦苦谋生的人?还是想让他成为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成功人士?

您也知道,这个世界貌似公平,但人们更多看重的是强者,人们更多尊重的是成功者。所谓“成者王败者寇”,谁成了强者,谁成了人们眼中成功人士,谁就会得到尊重,谁就能给家庭、给未来、给父母带来无比的尊严。我想,当初,您和大嫂那么想要个儿子,老爹老娘那么盼有个孙子,也不仅仅就是为了给陈家传宗接代吧?

难道没有一点让这个孩子有所成就,光耀门楣,为陈家增光添彩的想法吗?有句俗话,不知您听说过没有:“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现实中确实就是这样。孩子未成年之前,如果父母是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那这个孩子一定会是被别人羡慕的对象;而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孩子,不也是为了让孩子能有个好前途吗?如果孩子长大之后,能成为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那父母脸上岂不是无上光彩?

大哥,您也是知天命的人了,老年转眼就至,难道您不想有一个幸___稳令人艳羡的晚年生活吗?难道您要等到若干年后,看着大想一事无成,而黯然伤神吗?

大哥,人的一辈子,看似很长,其实关键的就那几步。青春期就是关键的一步,现在大想就走到了这么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走好走不好,关键也看您能不能改变自己。选择权在您的手上,让大想有所改变的钥匙也在您的手上,只看您愿不愿意使用这把钥匙。

大哥,如果看到这里,你觉得我不是痴人说梦,如果你依然还想把这封信看下去,那就做些改变吧,为了大想的将来,也为了自己的晚年!

9【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

请改变您一贯与大想的沟通方式,不要再用那种命令、训斥、指责的口气跟孩子说话,把孩子当成您的朋友,推心置腹,真正从心底尊重孩子;

请不要再那么经常叫一帮朋友在家里哟五喝六,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如果可能,请陪伴孩子开展学习;

请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给孩子更多情感上的关注、关心与生活上的陪伴,让孩子真正觉得,跟爸爸在一起,比跟朋友在一起更充实、更有意义;

请离开喧嚣的牌桌,用空下的时间多思考思考如何培养好孩子,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请多看点家庭教育方面的书,掌握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当好父亲这个角色。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也要自己不断学习,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成为孩子心中合格完美的父亲。

您需要改变的方面很多很多,而我由于见识与能力所限,不能一一写尽。这些天,我一直在找一本相关的书,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我找到了这样一本——《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我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给您量身定做的,因此我买了这本书送给您。

书的作者是一位普通的父亲,曾经有一个学习倒数第一的儿子,为了改变儿子,他改变了自己,也正是因为他的改变,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现在拥有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哥,都是作父亲的人,人家能做到的事情,咱一定也能做得到!如果您能沉下心、静下气,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认真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认真地想一想自己在与大想的沟通与相处中存在什么问题,认真地考虑一。

9【word版本**可任意编辑】

下自己该做哪些改变,那对大想来说,将是很大的福气,这种福气,比您给他留一座金山银山都宝贵。当然,人不能不信书,也不能尽信书,任何一本书,都不能给人提**一个万全的解决方案,更何况各人的情况不同,孩子的情况也不同。大想是您的亲生儿子,没有人比您更了解大想需要您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所以书只是个参考,真正要怎样做,还是得靠您自己!

大哥,我胡乱地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您能不能听得进去。但我想,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您!我是个直爽的人,如果我看到了问题而一言不发,那我便不能心安。

如果这封信,能使您有所触动,也不枉我点灯熬油,煞费苦心地码这么多字。如果大想因为您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开始奋发向上,将来有所成就,为陈家增光添彩,那九泉之下的爹娘,也肯定会欣慰含笑的!您是那么孝顺的人,这一点,您肯定比别人更有所期待吧!

好了,就此住笔!祝:安好!

您的弟妹。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1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这本好爸爸贾容韬教子手记很实用,读完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以自己的两个孩子为例,详细讲解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对于我们这些在外工作很少能和孩子在一起的初为父母的人来说,实在是受益匪浅!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读后感。导读 读书笔记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读后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赏析!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站在孩子的高度思考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父母常常摆出家长作风,以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

有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读后感

有关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的读后感。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站在孩子的高度思考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父母常常摆出家长作风,以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 为由,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什么东西是对孩子好的,什么样的路是适合孩子走的。故而以 过来人 自居,企图用 爱 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