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感悟

发布 2023-12-20 10:45:21 阅读 4006

从2024年10月到202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从红土地到黄土地,从赣南、川北、豫东南、湘西到陕北,其艰辛的程度,用困难、坎坷、挫折等再多的词汇都难以形容。

自然条件恶劣,道路条件差,所经之处形势险恶,要通过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等天堑,还要翻雪山、过草地,途中非战斗减员严重。

敌人力量强大,围追堵截,给红军带来重大**,使红军的转移更加困难。

红军自身因素,长征早期目标不明,思想、路线不统一,又携带大量非战斗物资与非战斗人员,影响转移速度。

当九死一生的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至今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

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元素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

长征是世界最艰难的行军,天上有飞机轰炸,底下有敌人的围追堵截,啃草根吃皮带,意志不坚强是走不过来的,这是一种为人民求解放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人。没有信仰的力量,面对那样困难,是坚持不下来。现在是到了改革攻坚阶段,要发扬长征精神,敢于攻坚克难啃硬骨头。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极其艰苦的岁月和恶劣环境下,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信念和决心,及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死,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智慧、创新精神、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革命气节。

人只要有了信仰并且坚信,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功,虽然这个成功的过程困难了些,艰苦了些,但是这样艰苦卓绝的的长征之路都能成功了,以后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得到我们呢!这样的信仰就应该植根到柳铁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中,伴随柳铁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成长成国家的栋梁!

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如今,虽然少了生与死的命运抉择、血与火的种种考验,但成就人生梦想、攻克发展难关、x改革难题,哪一项不需要意志的支撑,哪一个不需要精神的指引?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今天,与82年前的那场远征相比,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程更长、责任更大、任务更重。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长征精神。

高擎长征的精神火炬,传承长征的精神基因,我们才能一往无前,走好实现”中国梦”的长征路。学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永远在路上……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伟大壮举光辉历程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 开幕以来,一些特殊的展品激发了观众极大的热情。铜制的雕塑 写实的油画 泛黄的老 红军战士那坚定执着的目光,照亮了展厅的每一个角落。一进展厅,就看见观众纷纷用相机拍下一座主题雕塑 在党旗下,红军战士相互搀扶 相互鼓励,面带微笑地迎向胜利曙光。19...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北,长征胜利结束。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它诞生于长征,不朽于未来。今年是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重温长征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初期,尽管北上抗日的革命战略是明确的,但具体的战术和行动路线必须根据形势 沿途自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而...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优秀

学习长征心得体会。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1936年的十月红军经过两年多的奋战与跋涉,穿越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爬过雪山,行程二万五千里,最终在陕北顺利会师。长征不只是一个故事,它更是一种精神。小的时候老听老一辈的人讲长征的故事,讲他们过草地的时候在饥饿的状态下会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