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心得体会之我与茶君

发布 2023-11-08 03:30:03 阅读 3514

重庆科技学院2014-2015-01

茶艺理论与实践》

期末作业。专业班级:酒店管理2012-04班。

学生姓名:李盈仪。

学号:2012443405

授课教师:蒋丹璐。

二o一四年 10 月 25 日。

修茶艺的心得体会。

乍暖还寒时候,轻泡一壶茗茶,随手拈起一本诗词,临窗而坐,闲看窗外还绿得不够明显的片片葱郁,将息着冬天的寒冷与春天的暖意,或许,这也是品茗的另一番体验;亦或许,这本就是万千品茗姿态中的一种。。。

独爱一人静静品茗,似乎意识里觉得这样更能唤醒茶的灵性,更易得其味,察其韵,进而领悟茶之道。不管是人还是茶叶本身,或是煮茶的水,乘茶汤的器具,与之相符合的镜界,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艺技。有时候会想茶君是喜静还是喜喧呢?

我想这可能和饮茶人的性情有关吧,茶君是容得万物的,他有海纳百川的气魄,也有壮志凌云的豪气,似云卷云舒,又似灿烂星河,他的气息你抓不住,摸不着,却又十分想靠近,心想,可能是茶君故意和我们闹着玩呢?故意让我们快意人生,故意让我们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总之一句话,茶君真正的做到了“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明心见性,彻悟大道”的境界。失意时你品他,他会教你如何看淡世事?

得意时你品他,他又会教你如何内敛自修,韬光养晦?

然品茗时竟会产生错觉,似与一古典美女相视而坐,只需静静地观赏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的眸动好像都能深深的吸引着相对而坐的人,她时而古朴,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时而又如小家碧玉般娇羞,时而活泼,时而严肃,时而灵动,时而呆滞,总之就是仪态万千,只有心静的人才能领悟到她的每一次升华。有时也会觉得面对自己的是一个极具现代气息的摩登女郎,她的每一身装扮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各类首饰配件,她唇红齿白,留着波浪形的金色头发,碧蓝的眼睛,雪白的肌肤无任何瑕疵,娇好的身姿,引得无数的人驻足**,即使不加任何修饰,依然有迷人的气场。茶君果真是千变万化的。

若不是修习茶艺,竟也不知道她还有如此多的滋味,绿茶的茶香充沛持久,新鲜悦鼻,青纯柔和,优雅文气,不正像一位古代的文质女子吗?红茶品之鲜甜,香感浓郁持久,红碎茶更是香气饱满,还有各种花果香,如此不正是一位活泼的妙龄少女吗?乌龙茶则更显音韵、岩韵、浓郁 、馥郁、浓烈,却也是清高甜长,却像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翩翩公子,刚柔并济。

黑茶是以樟香、陈香、鲜爽、烟熏味、咸水味,以陈年的风味著称于世,酷似一个久经沧桑的中年男子。

尽管茶有如此多的身份,但有时也会觉得她似乎可以概括为我们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从随意到稳重,从幼稚到成熟。从一棵小小的茶树到我们品茗时的茶叶再到作为肥料的茶渣,不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吗?从零发酵的绿茶到全发酵的红茶,不正是我们从青涩韶华到智慧暮年的真实写照吗?

在此过程中经历的各种,不正是我们生活所经历的吗?何种茶配何种器具、何种意境、欲达到何种目的,不正是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的另一翻写照吗?也许这就是上古大贤们所传达的茶意人生吧?

茶艺培训心得体会

生活中总是有许多问题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如何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为您提供关于 茶艺培训心得精选 作为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虽然我对茶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话却是深印在我脑海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

茶艺讲座心得体会

学号 姓名 枫叶飘sxy 周二晚上,听了一节有关 茶艺 的博雅课堂,感受颇多,收获颇丰。在此之前我并未接触过太多相关的东西,仅仅知道泡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我经过这个讲座老师专心的讲解,已然从中感悟到,当一个人的心由原来的浮躁变为平静时,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这是一个人质的升华。泡茶时的每一个...

茶艺课心得体会

茶艺课心得体会5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虽然我对茶文化的知识了解甚少,但有一句话却熟记于心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期浦南文化馆开办了茶艺培训课程,还邀请到了国家高级茶艺技师杨凤老师来授课,我非常幸运的成为了其中的一名学员。茶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