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我读中小学的时候,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本乡本土的民师,他们散居在村庄的各个角落,与学生住的地方很近。平时,大家都在同一个村落里生活、劳动,彼此之间非常熟识,老师对学生的家庭环境、性格禀赋等,都了如指掌。有时候,在学校考了好成绩,父母比我知道得还早,可能是他们清晨在田间地头相遇,早就有了交流。
在对学生时代生活片段的追忆中,我清晰地感受到家访对我成长的积极影响以及那个年代特有的家访情形。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的变迁,教师大多向城镇集中,再加上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增多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对学生家庭的陌生感以及和学生家长的疏离感。因此,利用家访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显得尤为必要。
其实,任何空间的距离都可以通过思想、情感的交流得到消弭。现在,有了**、网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及时便捷,应该说家校之间的****更加多样,家访的形式也更加丰富了。有些教师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家长交流,并创建了班级qq群、博客群组,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经费无保障。教师要从自己并不多的工资中支付家访产生的费用,积极性难以提高。
二是效果差。网络群体交流,缺乏有价值的主题引领,话题展开不充分,个体针对性不强,交流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现代家访途径存在一些不足,但还是严重冲击了登门家访这一传统形式。
不可否认的是,家访形式的多元化势不可挡,但登门家访仍然不可或缺,它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相协助、有效融合,共同为孩子营造富有个性化的成长氛围,并解决他们成长路上的疑惑和焦虑。
教师登门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能够获得多方面的信息,也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重视。学生的学习环境怎么样、家中藏书多少、家长的教育素养如何等等,这些信息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实地观察才能了解到。
不少地区和学校已经认识到了登门家访的重要性,并利用行政力量推动该项活动深入开展,但往往极易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事实上,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家访形式,教师都要努力与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立场,并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
班主任家访工作心得体会
通过本学年家访,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1 能全方位认识孩子。了解了很多学校里无法了解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 更全面的学生。全面了解了他们后,在今后的教育中,能更好地掌握...
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
同时通过这次家访,不仅拉近了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例如丁磊同学见到我们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们是来向家长 告状 的,没想到我们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在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想法 做法,家里 班里的...
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更好地动员家庭力量共同教育好学生的必要途径,也是全面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一次成功的家访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家访必须有备而来,家访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学生自身情况及学生家庭情况等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和家访计划,使家访工作有的放矢。这一学期结束时,我进行了五次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