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导读:读书笔记《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近期读完《莎士比亚悲剧集》朱生豪译本,收录《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先说莎剧给我的总体印象:牛逼。这些故事完全是为了娱乐群众,有打斗,有血腥,有浪漫,有幽默,有死亡,集所有热门梗于一身,并且这些“热门梗”横贯历史,不分民族。
在表层的娱乐之下,角色在语言行为中表现的哲理,既体现角色思想,又引人深思。莎翁对于语言的应用也格外考究,莎剧金句频出,还为英语提供了许多新词汇。我其实是第一次读后三部悲剧。
最先读也读最多遍的是《哈姆雷特》,初读在高中时期,人教版语文课本有选段,因为“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句实在太震撼,英文原文“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也朗朗上口。
题外话,近两年我迷上加里·奥德曼,他在九十年代和蒂姆·罗斯演过《君臣人子小命呜呼》。导演是汤姆·斯托帕德,也是英国剧作家,这部偏偏是他根据《哈姆雷特》所写的荒诞剧(剧本英文名是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是《哈姆雷特》的结尾)。趁着加里刚拿了小金人,如果对《哈姆雷特》、荒诞剧和实力演技派有点兴趣,推荐去看。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这部电影的牛逼之处不再多说,说多了怕吹爆屏幕——它其实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哈姆雷特》,或者说,理解(莎翁定义的)命运。
谈谈其他几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我眼里简直算喜剧,恋人最后死在一处,两家父母化干戈为玉帛,高中时研究戏剧时读的。《奥瑟罗》属于我目不忍视的那类故事,看着太痛苦了,他杀了他妻子——因为深爱,因为妒忌,可他的妻子并没有背叛他;即使最后诽谤者得到惩罚,我还是为这个故事本身而痛苦,因为诽谤者利用的是人性弱点。
李尔王》中,李尔王同样有人性的弱点,爱好花言巧语,而不是真实行动;所以他赶走了小女儿,又轻易将权利交给另两个女儿。我喜欢被两个女儿驱逐后的李尔王在暴雨中发疯,他疯癫时才看清自己,看清世界,从神坛走下,来到人间。那一段的力度与痛苦可谓震撼。
麦克白》据说有不少奇闻。传言排练《麦克白》的剧组不能直呼麦克白姓名,否则片场就会发生危险意外,仿佛“麦克白”是个被诅咒的名字。在故事中也正是这样。
被三女巫告知命运的麦克白,何尝不是被诅咒了呢?我感慨的倒不是他自知罪孽深重,被冤魂纠缠,因而疯癫残暴;而是麦克白原本很爱他的妻子,第一时间将预言告诉他的妻子,而他真的成为了国王后,他妻子死了,他不过说,“她迟早要死的,总会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麦克白和他的妻子,为这个王位耗尽了一切。
到结尾,这故事只剩下灵魂上的沉重——这就是。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悲剧集里面包含了麦克白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李尔王四部悲剧。威廉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使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充分,艺术性也最高。这四大故事写的是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但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通过一次宴会认识了朱丽叶并深深爱上了...
莎士比亚悲剧集读后感
篇一 莎士比亚悲剧集 读后感。杨柯。读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这本书我知道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几个人的晚期的每一天。而这几个人的故事里都是关于死人或鬼怪事情,而且作者把这几个人的每一天 每一时刻所做的事几乎全仔细的记录了下来,作者把这几个人的喜怒哀乐也抄写了下来,这体现了作者对于写作很细心,就连很小的细节...
莎士比亚悲剧集的读后感
莎士比亚悲剧集 一书中都是在写莎士比亚一生中经历的一切磨难。虽然莎士比亚的一生是如此的悲惨,但是莎士比亚还是坚强不屈 勇往直前。不被面前的困难而打退堂鼓,还是坚强的与敌人战斗到底。莎士比亚悲剧集 一书让我知道了一个人做事要坚持不懈,才会干好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莎士比亚悲剧集的读后感2 在寒假的闲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