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
为了加深对于经济学基础的理解和学习,我选择了由美国罗伯特·弗兰克著作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我认为《牛奶可乐经济学》是我们走进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启蒙书籍。
这本书是由美国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在康奈尔大学教经济学课程的时候,收集学生课堂问题和作业而编辑的一本书。看这本书使我觉得经济学竟然是这样的简单又实际。
此书收录了多个有趣的例子,教会我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同时提高自己认识世界的水平,使自己在决策时更富于理性。这本书并非学术大部头,它只是生活小智慧。
为什么牛奶盒子往往是方的,可乐瓶子总是圆的?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是侧面像,而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像;为什么通常新娘会花数千美元买一套她们永远不再穿的婚纱,而新郎通常是去租一套便宜的礼服,虽然他们将来还会参加很多次社交活动?
《牛奶可乐经济学--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一次经济学趣味之旅。类似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都**于生活,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这些可爱的问题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讲授经济学时,顺手收集的学生课堂问题和作业。
刚开始提出的问题用经济学的简单解释就因为:牛奶用方盒子装,可乐用圆罐子装是因为牛奶需要放在冰箱里,方形容器节约存储空间;在不大的金属上变现正面肖像很难,而在纸币上印制精细、复杂的正面像可以防伪钞。为什么律师花在汽车和衣服上的钱比同等收入的教授更多?
因为一个人的收入和才能大致成正比。”没能跟同事保持同等支出水平的律师,会显得比真实能力要差一些……另一个原因是,律师们要吸引客户相应的是,教授们要**文、申报课题,而负责做这类决策的人不太在乎教授穿什么衣服。这些小事儿,恐怕最大的好处,就是告诉读者,不论何时何地这书都能看得进去,还总能看得开开心心。
这又说明了一个经济学命题,就是经济学讲求效用最大化,投入最小产出最大。这本书的效用,就是看得舒服,看的愉快而且有所得。
在经济学被广为诟病的当下,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没有沉闷感觉,至少给我们一是它讲了个朴素的道理:经济学也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经济学被一帮精英们越挖越深、越整越难了,没整它几十个看不懂的公式,没有成堆的术语创新还真成不了专家。
所以大家都怕了,不敢琢磨。其实,就拿最低成本、最大产出这个原理来说,无非就是牛奶用方盒子装能节省点冰箱空间,可乐用圆瓶子拿在手里方便的道理而已,就是没有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装箱子的时候放的东西能归置得整齐一些。想起了“理论来自于生活”那句老话,多朴素的道理啊。
这书再有一个好处,就是讲了句大实话:其实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为什么二手车要比新车便宜很多呢?
就那么简单的原因,好好的车干吗要当二手车卖呢,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卖的人是不是把车里面整坏了,谁知道这车的资料是不是造假的,谁知道这车是不是出过什么事。要买的人肯定是到处找熟人去交警队、车管所查记录,找开车好的师傅来帮忙看车。既然花了这么大功夫,肯定不能花太贵价钱买啊。
所以,二手车再新,价也上不去。末了,钱车两讫,手里攥着车钥匙还要问一句:“你别蒙我啊!
”说来说去,这事在学术上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你也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服表面意思理解信息,什么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如果双方利益完全一致,那他们显然没有必要误导彼此。所以,在打桥牌的时候,一方玩家使用标准的叫牌方式,向对家暗示自己手中牌的好坏,那么,对家只需要理解他的意思即可,无需怀疑其真实度。
可要是卖家吹嘘自己产品的质最有多好,买家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怀疑。博物经济学家知道,除非这种信息成本高昂,难于造假,要不然就没什么可信度。比方说,如果卖家提出全面保修,这应该算一个比较可靠的产品质量信号,因为,产品质量太低的话,卖家提供这种服务就赚不了钱了。
“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原则,提醒我们当心投资顾问的花言巧语。如果投资顾问声称某公司的****过低,那么,他所说的实际上就等于桌上摆着免费的午餐。可是,桌上要真摆着免费的午餐,总不会一直没人去吃吧。
如果其他人也知道股价过低,我们肯定想知道,他们干嘛不赶紧去买呢?如果那样的话,股价早就给拉高了。投资顾问说的是内幕消息?
机带的我们,凭着博物经济学家敏锐的眼光,一定能意识到:凡是吹嘘能靠着买进低价**一夜暴富的人,都是些**。
不过,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问题,除了能帮助你在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丰厚的回报。基本上,既定环境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所有特点,都是成本与效益相互消长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结果。凭着敏锐的目光,我们能在日常生活经验里发现许多相关的结构和模式。
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可以把找出这些有趣现象当做一种美妙的智力冒险。
书上举的例子大部分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比如说24小时营业的超市他的大门为什么还需要锁,刚看到问题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因为他总有要关门的时候,但仔细想一想如果除去突发事件24小时营业的超市是不需要锁的,然后看看书上的解释才知道原因是市面上卖的大门都有锁,如果要没有锁的大门只会增加大门的成本。看完整本书才发现我们在生活中缺少发现的眼睛,回想以前看到小孩们提出的一个一个令人可笑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现在想想那些问题中有些也不失为是一个好问题。
看完全书后对以下三点深有体会:
一、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绝对绩效。但事实上,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以相对位置定高下的。
美国法律禁止成年人自愿义务加班、**超瘦模特以及强制规定儿童入学年龄都是为了防止这样的恶性军备竞赛。这让我想到了国内可怜的莘莘学子。本来人人都不进行所谓的“培优”是很好的,结果班上有一个人去培优了,第二个第三个人觉得自己相对就落后,也就必须去培优,周而复始,所有的小朋友都把自己的课余时间放在了培优上了。
尽管某些开明的家长认为这样是不好的,但迫于现实压力,仍然只有送自己的孩子去培优。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人人为了不落后都要去培优。设想如果所有的人都不培优,考试对大家来说仍然是公平的,考的就是大家共用相同的学习时间,即上课时间的效率。
但就因为少数人打破了这个平衡,逼迫所有人都陷入这个圈子里。
二、“回归平均”理论。
任何人和集体在达到不正常的成绩(无论好坏)后,就会回归自己的平均水平。这就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效应,让人们误认为批评比表扬有用。当一个人发挥超常而得到表扬后,依照客观规律他的表现会回归自己的正常水平,在外人看来即退步了,会让人产生表扬让其骄傲退步的假象。
而另一方面,一个人在发挥失常且得到批评后,根据“回归平均”其成绩会上升至正常水平,让人产生批评使其进步的假象。也就是说,批评和表扬并不对成绩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当然对那些情绪化较强容易受影响的人除外,而真正起作用的仍然是客观规律。
三、独立**发展。
“为什么独立**人,尤其是那些最有天赋的,偏爱**免费共享程序,而已经成名的艺人则往往反感这些程序?”答案显而易见。已成名艺人往往能通过卖cd获得极大的利润,所以他们当然对免费**及其反对。
而反观独立**人,他们没有大量的粉丝,并不期待通过cd的销售额获得大量的提成。因此对独立**人来说,“成名”远远比“赚钱”重要,因为唯有“成名”才能让他们“赚大钱”。当他们成名后,即使他们的歌曲仍然在被**,但cd的销售量因为那些死忠的歌迷却在上升。
正是这样一个非法的流通渠道,促使了这些独立**人的走红。没人会愿意买一张自己从来没在电视上听过也没看过宣传的cd,但正是网络大大的普及了他们的流行度,也随即建立了一个个小众圈子。而流行歌手则相反。
因为他们的歌迷往往都是盲从性很高的小朋友,他们听蔡依林的同时也会听she、杨丞琳、王心凌、潘玮柏、吴克群、王力宏。要他们花钱把每个人的cd都收集显然不太现实,而且对他们来说**只是快餐,吃一口爽一下就好,没必要保存,因而许多这样的粉丝从来都不会买cd的,流行歌手的销售量仍然需要他们的死忠粉丝来维持。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牛奶可乐经济学 读书笔记。一提起经济学著作,很多人会联想到晦涩难懂的文字以及枯燥乏味的内容。但这本书并非那些学术大部头,它就像生活中小智慧的集合,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罗伯特弗兰克。他在授课的时候喜欢让学生提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并用经济学原理来解答。久而久之,这...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读 牛奶可乐经济学 有感。经济学真是一门范围广而又有趣的学问。我以前以为它很复杂,什么经融危机,通货膨胀紧缩,都是很复杂的名词,所以我自然地已为经济学就是专家们一起讨论 的一门学问。没想到它尽然可以这么贴近生活。罗伯特 弗兰克的 牛奶可乐经济学 写的充实而具体,虽然说都是经济学知识,但是并不全都很高...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可乐却装在圆盒子里?为什么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为什么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为什么大学教授说话语焉不详?这就是那本书的导语,于是乎这本书带我走进了经济学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全是例子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牛奶可乐经济学 把一些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例巧妙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