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主义《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5:57 阅读 5127

包法利主义《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近来读了《包法利夫人》,对女性与幸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思考。这本书是一个悲剧故事:艾玛是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但却对爱情充满了绮丽的幻想。

长大后,她嫁给了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__夏尔·包法利。虽然深得丈夫的宠爱,但艾玛不满足平庸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

在这个信息**的时代,这种**出轨的套路已经烂大街,但是现今道德**依旧非常严重。我不禁思索婚姻的本质,难道就是一纸契约,两人合法同居?如果在婚姻自由的基础上,爱情与金钱是否能够分离呢?

女性在婚姻中是否天然处于弱势地位呢?在上两个时代,法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并没有比中国的妇女高,妇女不仅作为男人经济附庸,更沦为精神奴隶。加诸在妇女身上的枷锁太多太沉重了。

艾玛如果像娜拉那样不顾一切地出走,该如何面对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呢,失去丈夫的她凭什么养活自己?这本是一个不公平的命题,答案在于这个黑暗、丑陋的时代对妇女物质和精神上的**。试想若艾玛是个男子,出轨又会落得如何下场?

有人说,艾玛是一个虚荣、浮华、贪图富贵而又淫荡的女子,有个爱她的丈夫还不满足,确实如此。在这个悲剧中,艾玛的丈夫也是受害者,不仅因为妻子的背叛,还有她留下的巨债。可以说,如果艾玛没有负债累累,这个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由艾玛可以看出人类的通病——贪婪、放纵。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提倡节欲、克制的醒世名言,如果人类有很好的自律能力,那又何必对这些高谈阔论呢。正因为人类多数情况下都是不理性的,一次又一次地犯同一个错误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我们就能理解为何艾玛会一次又一次地借款,满足自己的欲望。其实这不正是超前消费的缩影吗?只是超过了限度,才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在外人看来,艾玛年轻、漂亮、富于幻想,甚至她把自己的婚姻当做去城市生活的手段,对上流社会抱着一种极端而又无知的幻想。但如果你看到她在爱情面前所表现的那种不舍的追求,敢于冲破世俗的精神,以及自始至终在丈夫夏尔面前所表现出的那种自尊的话,她所追求的只不过是一种她想要过的生活,而她的失败也不是由于她本人的原因,而是那些虚伪残酷又狡诈的上流人物所造成的。她最后宁愿死,也不愿意在丈夫面前失去尊严,这更显示出了她不同于一般女性的性格。

艾玛在追求幸福上所需付出的代价确实很惨重,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也不能得到自己所期盼的那种幸福。对于艾玛,幸福似乎离她很近,有疼爱自己的丈夫,有可爱的女儿,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似乎幸福又离她很远,由于她本身就是浪漫主义的代表,她喜欢波涛汹涌的大海,喜欢点缀了断壁残垣的草地···她所期盼的幸福是充满了美好而又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和幻想,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有人说包法利夫人已经与时代脱轨了,现代女性不会重演她的悲剧,事实证明真的如此吗?我想没人能够100%打包票。不过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女性能够有更开阔的视野与眼界,所受到的良好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她们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这确实是福音。

但是女性仍然是弱者,这是不争的事实。《包法利夫人》

结局是个悲剧,但愿这悲剧戛然而止。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 读后感。一个满心烂漫而又美丽的女人嫁给了一个老实愚钝的男人,悲剧就这样产生了。夏尔单调 麻木,空有一片仁心,却无知无趣无感。爱玛的思想无法与他诉说,他们生活上越接近,心理上的距离反倒越远了。他以为她快乐,不知道他怨恨的,正是这种雷打不动的稳定,心平气和的迟钝。她不满于琐碎无趣的日常,她不...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本文共有,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第一篇 包法利夫人 读后感读后感。包法利夫人 读后感这是我在一年前读过的 但是情节剧情至今都还是一一在目。当时在阅读之后便觉得福楼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家,他自称,他也确实是艺术家,文字的艺术家。他视文字 文学创作为生命,每一部作品,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句,都是呕心...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 的作者福楼拜 1821 1880 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法国19世纪 史上三位巨人之一。长篇 包法利夫人 是福楼拜的代表作。此书通过爱玛的曲折的爱情故事,揭露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从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间,爱玛迷上了看 尤其是那些有关男女情爱的书。书中男主人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