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敬畏自然》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3980

《敬畏自然》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把七至九年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段。

八年级下期继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本册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敬畏自然》是本单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品味关键语句,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性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让学生转变过去人们一致认为的征服自然的观念,提高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以及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增强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方法。本课以散文形式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显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多**课件。

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资料,搜集有关人与自然的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人:

投影:人与自然关系的动画。

师: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

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出示教学目标及重点:

教学目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品味关键语句,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

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以及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增强爱护自然的意识。

二、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1.音形。敬畏蓬péng蒿hāo

精巧绝伦 ④不自量力

相形见绌chù ⑥咫zhǐ尺。

深邃suì ⑧狼藉jí斑斑

混淆xiáo ⑩鲲kūn鹏斥鴳yàn

11)高深莫测 (12)不值一提。

2.字义。殊不知:竟不知道。

②不自量力: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③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④咫尺之间:比喻距离很近。

⑤狼藉斑斑: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⑥诚然:的确。

⑦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⑧不过尔尔:不过这样罢了。

⑨相形见绌:和同类事物相比,显出不足。

三、文体常识及解题。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叙事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议论性的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

2.解题。敬——“尊敬”、“敬重”、“恭敬”。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

畏——“怕”“畏惧”之意。

敬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怕”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

敬畏自然: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怕”,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四、影音欣赏。

多****敬畏自然的课文朗读配以相关**。

五、把握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概括段意,划分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投影:一(第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 。

二(2—10段)比较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智慧。

三(11段)人应当敬畏自然。

思路: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

六、**写作特色。

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对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何作用?

1.拟人手法。

自然智慧”、“宇宙生命”用拟人手法,在表达上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2.反问。反问句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 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试比较下列的反问句和陈述句,看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陈述句:宇宙是有生命的。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

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

反问句语言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请观察下列**,写下你的感想。

**内容:1.“烤”问苍天。

200年8月的韶关对雨水的渴望。干裂的池塘,渴死的河蚌,久旱未逢滴雨。

2.顿成泽国。

200年7月12日,安徽蚌埠临北乡。淮河洪水泛滥,将两岸房屋淹没,几万村民痛失家园。

3.殃及池鱼。

200年10月,南海区南庄镇堤田村,原来保护得很好的自然环境,现在已经遭到一定的破坏,农民刚盖起的新房倒影,陪伴着死在荷塘里的鱼。

4.亡羊补牢。

200年8月1日,一位渔民的孩子拿着今年休渔后第一次开捕打回来的鱼在玩耍。经过五年的暑期休渔,汕头南澳岛附近的渔业资源得到初步恢复,渔获也逐年增加。

5.人文关怀。

200年11月是“野生动物保护月”,广东省、广州市林业局和森林公安在代号为“绿剑行动”的清查野味行动中,查获了大批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这只被救的白鹭,嘴巴已经开裂,血迹斑斑。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敬畏自然》学案

敬畏自然 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积累词语,掌握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等词的词义,学习运用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等成语。2 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 敬畏自然 的含义。能力目标。1 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2 理解本文层层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敬畏自然》学案

敬畏自然 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积累词语,掌握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等词的词义,学习运用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等成语。2 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 敬畏自然 的含义。能力目标。1 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2 理解本文层层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敬畏自然》学案

敬畏自然 学案。自主预习。一目标导入。1 反复朗读,理解作者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2 品味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文中包含的深刻哲理。重点 3.学习议论性散文的特点,把握论证思路,品味其语言的严密性和形象性。难点 4.转变过去征服自然的观念,提高敬畏自然 爱护自然的思想意识。二背景资料。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