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发布 2023-08-27 19:38:26 阅读 2797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20162111张坤武。

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肖申克的救赎》

何谓“救赎”?

在以色列有一条律文,要求买回或赎回原先属于自己家族,但可能因困难或穷困将土地卖给了另一个人,并成了另一个人的奴隶。

救赎”是将原先是你的但归另一个人所有的财产重新买回来。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大概引申是指一个人曾经心灵道德低下,做了不少坏事,但还不算违法犯罪,后来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变得正面向善了,于是加倍努力做好事,弥补以前的过失,挽救自己曾经迷失的心灵和罪孽。

在上世纪**十年代,美国的主流社会思想就是“自由”和“平等”。从《肖申克的救赎》整部**来看,“自由”和“希望”是自始而终贯**的中心。监狱就是一个小的社会,这里的所谓的“规矩”和“法律”和高强之外的自由社会不同。

在这个监狱社会里的人待久了的人的思想会被钳制束缚,难免会被体制化。所以,看淡一切的瑞德也认为自己走出去了什么也做不成,在监狱里做做交易地位还更高些呢。

文中有一段,“这些高墙还真是有意思。一开始你痛恨它,然后你就对它习惯了。等相当多的时间过了,你就会依赖它。那就是体制化。”被体制化的图书管。

馆长布鲁克在监狱里待了五十年,出狱后他发现自己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还是监狱那个社会更适合他,却又痛于无法返回,最终他郑重地决定体面死去,上吊自杀了。这成为全文一处泪目点与反思点。在他身上发生的悲剧令人深思:

思想固化、体制化是多么僵硬而可怕的东西。

我所知道的,这部**有四个名字——《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月黑高飞》还有《地狱诺言》。

我喜欢这几个名字。

我喜欢“救赎“这个词。这不是上帝的赐予,这是自我的恩赐。

我喜欢安迪在暗夜中的飞翔,那样的畅快淋漓。我喜欢那地狱里的诺言,那是对自己的承诺!

当安迪第一次为狱友赢得那三瓶象征着自由的啤酒而展露出的温暖的笑容,当他在狱警办公室**那象征着胜利的“费加罗的婚礼”时所绽放的惬意的笑容,当他在风雨交加,雷声大作的那个夜晚,越狱成功之后所肆意的狂吼……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激动颤抖,让我汗毛战栗、让我浑身发热!

那种在黑暗里寻找光明,即使只有一丝丝希望,也决不放弃的意念;那种相信冲破枷锁,就是碧海蓝天的期待;那种用最勇敢的心去直面惨淡人生的态度;那种用最诚挚的心去看待朋友,对待孩子的慈爱。那是,对生命最坦诚的尊重。

是的,我从《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学到的,不是一点点。那么勇敢,那么聪明,那么淡然,而又那么激烈……那是怎样的一种信仰,我已经不想去揣测,但是那样一种面对人生的态度,是我穷尽此生都想追寻的!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读到这里,我忽然觉得培根讲得挺有道理,所谓 知识就是力量 啊。安迪就是靠精通财务制度知识和良好的狱友关系慢慢从一个普通的犯人变成模范犯人,甚至掌握了无恶不作的典狱长的把柄,让他被监狱里的人重视起来。另一方面,他得到了一些自由 他成为图书馆的管理员,他不断写信给州议会,使得议会不得不 被迫 发钱给肖申...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当某一天,睁开惺忪睡眼,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不属于自己的公堂对决,面对的是那些腐朽昏庸的 丑恶狰狞的嘴脸。九象网13p 银行家安迪,却在十九年汲汲而生的时光所结成的厚茧中,冲破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天空,从肉虫横行的饭菜,到19年来从石灰质高墙破茧而出的新生 从借用一刻闲暇满足内心的自...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自己,还有谁会来救你。题记。我不是一个常看书的人,但为能找到 肖申克的救赎 真正寓意我反复看了多遍,那是这个故事背后精神的洗礼。故事主人公安迪,是一名银行副总裁,当他发现他的妻子和情人 的时候,他非常的痛苦,他的妻子和情夫被枪杀了,他是第一嫌疑人,被判入狱肖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