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的宇宙》有感读后感

发布 2023-08-19 13:35:43 阅读 8445

说来听听。

——读《孩子的宇宙》有感。

太子井中心学校范伟霞。

一个八岁的英国小女孩说:”除非我们,将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看法。”

——题记。拿到《孩子的宇宙》这本书,首先被它简单精美的装帧所吸引。映入眼帘的一抹浅绿色,在白色封面的整体背景下,几个黑色的字”孩子的宇宙”,一种舒适的美感扑面而来。

再加上这本书非常”袖珍”,它不是很大,也不太厚,倒像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放在包里很方便,在读它的期间,我常常随身携带,只要有空就翻看。偶然间,我打开了护封,看到这本书的”庐山真面目”——青一色的银灰色——很纯洁,一种辽阔感随即涌来。我在这里揣度一下作者设计的意图,大概也象征了孩子宇宙的广袤无垠吧!

读完后,你会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远比装帧美得多。拿到这本书,我先把封面、封底的这些信息认真读了一下。我知道这是属于”家庭教育”类别的书籍。

在护封底部还有对本书内涵的凝练之笔。除此之外,也对作者及其著作的介绍,还有其他知名人物对本书的推荐。

何琦瑜说:”阅读《孩子的宇宙》,仿佛进入了超写实的剧场,藉由一幕幕童话经典故事主人翁特写式的心理解析,导引着**们更趋近孩子心中既陌生又熟悉的神秘宇宙。在探索孩子宇宙的旅程中,早已丧失了童年的我们仿佛抹去了厚重的尘埃,一步步贴近了自己早已遗忘的、纯真而深邃的灵魂。

”陈质采也说,这是一本精彩绝伦的好书!让我们找到了进入孩子奥秘心灵世界的通道;也深刻感受到一个愿意倾听儿童心灵之声的谦卑灵魂。

是的,感觉名家的评论说到了自己的心里。而我今天要说:”这是一本让我坐在‘云彩之上’的书籍。

说实话,我感觉读得云里雾里,深知有些地方读不懂,不过,有时候却又有些深深的共鸣。大概人都是这样矛盾!就像书中讨论到的秘密的意义。

”这本书以孩子为主题展开。分别从孩子与家人、孩子与秘密、孩子与动物、孩子与时空、孩子与老人、孩子与死亡、孩子与异性七个方面逐一详细介绍。这本薄薄书,却让我感觉很厚很厚。

我想,孩子的宇宙不仅仅这些范畴,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作者也只是提供了一些例子。但是,作者作为一个心理**师,能从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中剖析出孩子的心理,真是让常人难以企及。

不过,这也告诉自己,以后读书的时候要多思考,多探索。

书中有很多辩证的思想,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比如,”秘密既是独自保守才有价值的,同时也有通过与他人分享而增值的一面。也就是说,一方面确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另一方面希望别的人也和自己一样。”再比如,”我们大家在自己的内部都有一个孩子,孩子们在自己的内部也都有一个大人。

”再如,”只有认真地对待死,才能赋予生以深度。”

我们的生活,我们周遭的一些人,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辩证统一体,何尝不是矛盾的共同体?认真审视,我们常常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一种感觉。”如果你的面前是阴影,那么你的背后就是阳光。

”孩子如是,他的每一种行为都是具有双重价值甚至多重价值的。比如,”调皮”的行为中蕴藏着他不同于常人的”智慧”.所以,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也要学会多角度地剖析,去努力发现他身上闪光的一面。

抓住他的优点,放大,再放大,巩固成他的习惯和品质。

”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存在一个宇宙,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而存在着。孩子的宇宙是美好的,充满灵性和神奇。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

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的无法复原……”

读到这段文字时,我想我们都会深深反思。做父母的,反思自己的和孩子的生活点滴;做老师的,反思自己和学生共处的教育故事。

我们都会想:探索孩子的宇宙,找到与孩子灵魂接触的”通道”,多么重要。

在这本书中,讲到了通往非日常世界的通道,比侧世界和此侧世界的通道,进而引申到与孩子之间的通道。顾名思义,通道,就是路。有路,才能前进,否则只是死胡同。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兔子洞正是通往奇境的”通道”;一只乌龟的出现成了选择缄默症k君开口的”通道”.其实,任何一种东西,甚至一件事件都可能成为”通道”.

我们班有个学生小杨,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有时候,你单独和他交流,问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现在想来,是自己没有找到和孩子灵魂沟通的”通道”.

尽管我们不是斥声厉色,孩子可能也会保留一种距离。可能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就是有距离的,不像小伙伴之间的那种无拘无束。应该是角色使然。

那天,我们学完了《晏子使楚》,全班学生合作演课本剧。我把这个任务放手交给课代表,让她组织,其他学生自由报名。小杨同学因为有”齐天大圣”的头饰(道具更有代入感),所以报名扮演楚王。

得知此消息,我心里也犯嘀咕:他能演好吗?待到课本剧表演那一堂课,平时他的腼腆和内向消失殆尽,威风凛凛的楚王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次经历刷新了我对他的认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从此之后,他变得自信了。不得不说,孩子的宇宙真的很广阔!

找到接近孩子灵魂的”通道”,我们才会离他们越来越近,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只有走心,才能有为!

读《给父母的爱等不起》有感。

2015级英语四班刘娇。

”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为我们伤过他们的事。

今天做一点,明天少遗憾 “

可能看到这些文字,大家会开始准备接受”喝鸡汤”的命运。然而,等看到扉页,不知会有多少人愣住……镇住大家的不会是华丽堆砌的辞藻,不会是朗朗上口的表达,更不会是滔滔不绝的说教。只会是一个数字,55.

无疑,很多人可能会说我父母现在不到60岁啊,所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哪有那么少!危言耸听!可是仔细看了的人不会有所辩驳。

只因为,即使回到家,在父母身边每天和他们相处的时间也绝不会有11个小时之多。把11换成10,再砍半,5个小时。5个小时的时间里,除过陪父母一起吃饭,低头看手机,沉默,还剩多少真正留给他们的时间?

不同于同类(生活类)书籍,这本书摒弃原有的模式,以55个真实的亲情故事教给读者55个疼爱父母的小举动。每篇故事都短小精悍,没有说教,没有苦情的呐喊,只是些简单到极致的文字,只是发生于平凡人身上的事情。

55篇故事中,大部分来自已过而立之年的为人子女者。可能真的是阅历太少,我们还不懂如何体察父母表情的细微变化,心情的波澜起伏。可是在这些长者口中,平淡如水的讲述却满是对父母的疼爱与愧疚。

疼爱他们偶尔的任性,愧疚自己少有的陪伴与倾听。而年轻的我们与这些长者相比,陪伴父母的时间只会少不会多。他们忙着工作,忙着养家糊口,忙着生活,我们呢?

忙着学习,忙着参加聚会,忙着刷各种消息,忙着熟悉各种社交软件,我们忙到好像永远停不下来。

我并没有在这本书中读到任何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却还是在合上尾页后久久回不过神来,可能,原本亲情就是这么温柔如水,抚人无声。可能,原本感动就是这么简单,以至于我会想到从记事起,我就该给父母更多的爱。我们,第一次长大,他们,第一次为人父母,都是独一无二无可复制的人生,应该彼此温暖彼此关爱。

他们对我们的倾其所有不是理所当然,我们也该心怀感恩并且爱他们。亲子之间与生俱来的爱不该搁浅在我们物欲横流的生活里。

书名《给父母的爱等不起》是否让你的目光有所停留呢?是否你也曾自省对父母的关怀是不是足够?是否你觉得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孝顺孩子?

古人言:百善孝为先。学历不是见证,阅历更不是,只有你的行动才是评判标准。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惋惜一遍遍从你我他口中发出,那么我们能不能,就这一次,从你看到这本书开始,仔细看看父母的脸,握住他们的手,对他们说一句”爸,妈,以后换我来照顾你们。”不用等到你出人头地,不用等到你家财万贯,不用等到你飞黄腾达,甚至不用等到你发现他们有了白发,因为你只需要记住他们的生日,熟悉他们的习惯,学会做他们爱吃的菜……就像他们照顾我们一样的无微不至,像他们一样耐心,和蔼,像他们一样珍惜在一起的时间……这些简单到好像不值一提的事对他们而言却是最甜蜜的生活,是你为父母打造的另一个维度上的完美生活。那么现在起,可以让他们感受你用心的呵护,感受你真实的关爱吗?

给父母的爱等不起,这个假期,你还在等吗?

篇一:孝心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孝心》这篇文章,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使我对孝心有了新的认识。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13 岁的女孩子在一个富人家里当保姆,一天,主人给了她一块月饼,而她却舍不得吃,想带给自己的母亲尝一尝。终于等到了回家的那一天,女孩小心翼翼地打开包着月饼的纸包,可是月饼已经发霉了。

刚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十分惊讶,这个13 岁的小女孩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去给别人当保姆,她享受不到同龄孩子的快乐,每天不仅要干许多活,还要忍受别人的鄙视,心里十分痛苦。她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还时时刻刻地想着母亲。当她得到好吃的东西时,没有像同龄孩子那样马上把它吃掉,而是十分珍惜地用纸包好,准备带回家给母亲吃。

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孝心呀!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和文中的小女孩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呀。每天和父母在一起,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却从没想过如何去关心父母。

而那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距离很远,却依然十分关心她的父母,这种精神,这种孝心是我应该学习的。

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懒惰的人,很少帮父母干家务。读过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作为子女,要懂得尽孝、学会尽孝,要用感恩的心去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昧的孝心。古人云:“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篇二:孝心读后感。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有一篇文章—— 孝心》,它像一滴清水折**我心中的太阳,让我深有感触。 是啊,孝心无价。

文中的作者不喜欢不关心父母只为自己利益的人,和那些明知父母重病在身,却断然离去的人。他相信孩子们,都说过要对父母孝顺,相信来日水到渠成,自己必有功成名就的一天,可以尽孝。但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人生的短暂,世上有无法报答的恩情和生命的脆弱。

等父母走了,子女就再也无以言孝了。所以在“ 孝” 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我们要抓紧时间为你的父母尽一片孝心。

我认为,“ 孝” 这点许多人都无法做到,都有种种推辞的理由。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在你的父母还健在的光阴,尽一份孝心。不然,时间和岁月的无情使父母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曾经的黑发也变成了苍苍白发。

有首歌唱得好,“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 所以赶快去尽一份应有的孝心吧,经常回家帮父母捶捶背,()捏捏肩,让年迈的父母经常露出笑脸,感到欣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天下的儿女们尽孝一定要及时,趁自己的父母都健在,好好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 是啊,孝心无价。

宇宙之谜读后感读《宇宙之谜》有感 版

前几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型的读书活动,目的是想让我们全校同学们爱读书 多读书。读后感 虽然仅仅只有三天的看书时间,可是,我的收获并不少。我看了一本叫做 宇宙之谜 的书,里面的内容令我好奇,令我惊讶。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了 宇宙 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是多么的神秘,还通过这本奇妙的 魔法书 知道了,原...

孩子的宇宙读后感

你知道在孩子的眼睛里面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宇宙又是什么样子的吗?在每个孩子的心理都有一个令人向往的宇宙,这里藏着最美好的记忆,你是否读过这本 孩子的宇宙 呢?下面是孩子的宇宙读后感,与大家分享。在第三节 秘密的保守和解除 这一章节当中,作者首先讲到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驴耳朵的国王 说呢,有一个国...

《孩子的宇宙》读后感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孩子的宇宙 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孩子的宇宙 读后感。文 徐娟。每一个孩子的眼神,都是熠熠生辉,不说话的时候灵动异常,一笑之间万物开花,喜欢的话题会滔滔不绝,而当他不愿意说话分享时,他们的小小脑袋里,装着些什么?他们告诉 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