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良知》读后感

发布 2023-08-19 08:10:30 阅读 3723

先生说:至善,是自己的心纯然天理,达到极点就行,不用向外到事物上去寻求。但这格物不是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辨别求索吗?怎么说“知至善即知格物矣”呢?

再从先生“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之说,似有所悟,格物最后还是要反求诸己,对于外界事物不明白的终究要对照内心的想法,“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这样再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似乎就有点清楚了。

只是这“尽心知性”以为“生知安行”总不得解。

实际上对照当世,我们也似乎能够领略的到:信息社会,各类文字、**、音**铺天盖地,扑面而来,但这真伪如何得辨?而且现在的学术**也多是东拉西扯,以繁文成事,真正可以留传济世的少之又少,确实是“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

由此,文中子之拟经,有如孔子之删述六经,目的是“以明道也”,所以,“拟经恐未可尽非”的道理就明白了。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致良知读后感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读后感。致良知读后感篇1 与黄勉之书读后感。与黄勉之书读后感。黄勉之 公元。1853年 公元。1919年 江苏江宁人,清末民初琴家。黄勉之受业于江南著名琴师陶梦兰。早年到南京削发为僧,入空门跟释空尘学琴,求得广陵琴派的真传,而身为佛门的枯木禅师拒纳俗家 黄勉之拜在他门下后颇...

致良知读后感

从毕业以后的不到一年时间里,自己基本都处在比较浮躁的状态,公司号召学习王阳明先生的 致良知 通过学习 致良知 感觉真的需要让自己的心静一静,思考下自己的思与行了,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些许收获。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阳明先生的 知行合一 意思是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

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读后感范文 通用6篇 接触 致良知 也是从这开始有所了解阳明先生,刚开始学习 致良知 时不看好此书,觉得无甚用处,之后为阳明先生的学术思想,他的立德 立言所深深折服,从而为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而深深信服,在此感谢阳明先生,感谢师傅为我们传经送宝。致良知 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阳明先生的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