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发布 2023-07-30 01:20:56 阅读 2172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言行,其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只不过是一本语录而已嘛,为什么会影响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呐?对人民有着怎样的启发呐?

当然,《论语》对于每一个拜读过它的人来说,都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帮助。

它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这其一啊就是做人要正直磊落。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头。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他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

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

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

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读后感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作文 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感触最深的,那就是中国古典著作 论语 论语 刚开始看,不那么容易懂,只能依靠旁边的著解翻译着读,最后,也就习惯了 之乎者也 论语 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 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这部书大约是最后编写于战国初期。因其成于众手,具体...

论语读后感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孔子一直在追求做一个道德上完备的人,以至于后来被尊称为圣人。然而世界上并没有圣人,孔子也是人,只不过比我们更加懂得道德之于我们的重要性,更加懂得坚持。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政治上,唯有以德治国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使百姓顺而趋于正道。当子禽问...

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日月如梭,时间流逝飞快。天地变了,人也在变,真正亘古不变的是书籍,是深刻的道理,是那些能够真正滋养心灵的东西。以我的看法,具有悠久历史的 论语 中所包涵的精髓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可它却能将人的品性改变。这,才是真正无价的财富。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文言文,记录的是我国儒派创始人孔子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