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好!
运行管理调度中心于洪斌。
接到这个任务我很紧张,因为平时读书着实不多。晚上回家,在书架上搜索一番,看见了余华的《活着》,这是一本深深震撼过我的书,故此决定重温一遍,与大家分享我的感悟。
这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很沉重的**。作者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了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如何从游混于社会的阔少爷变成一无所有的佃农,如何从刚开始无所事事的“败家子”到最后持家生活的“顶梁柱”,如何从刚开始的淡漠亲情到后来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又冷酷地通过一系列“死亡”来表现“活着”:
父亲的死第一次把他从生活中唤醒,使他开始谋求自己的生活;老全以及伤员们的死使他开始了解到战争的残酷,生活的残酷,更体会到家的温暖;就在他与家人团聚之时,母亲的死更是引发他对自己深深的自责,也让他刚刚品尝到亲情的心跌落谷底;就在一切趋于平静的时候,儿子“有庆”的死再次给了这个家庭以沉重的打击;人近暮年,就连唯一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孙子“苦根”,也离他而去,死因竟然是撑死的,……现在看来近乎荒谬的情况,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遭遇,集中反映在主人公福贵的身上:生活的疾苦,亲人的离去……一次又一次地体会着从天堂直坠入地狱的感觉。
作者是冷酷的,不动声色地用他冰冷的笔调让我们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他丝毫没有犹疑,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人们错愕当场,惊觉原来命运竟是这样作弄人。每看几页,都有眼睛湿润的感觉,在**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我想不通富贵为什么在亲手埋了身边所有至亲的人、遭受了那么多苦难之后仍能苟活在世上。并且多年之后,他还能平静地向别人叙述这些回忆。直到我又重头把余华为《活着》写的自序读了两遍以后,我才恍然大悟。
其实富贵正是个清醒地面对生活的智者,他才是真正读懂了“活着”的人。我才明白,在汹涌着的感性后面,难以破译的密码固守着它的沉默,人生的意义不能轻易被读懂。
余华说;“《活着》讲叙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活着》讲叙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叙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这些话便是最好的诠释了。富贵用他孤独的身躯承受了巨大的痛楚之后,目光仍然坚定,“像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仍然没有断”,“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是的,他仍然活着,为曾经存在过的爱,拥抱苦难,拥抱人生。
他对困难巨大的承受能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读懂:需要交付出血泪的爱才这般动人,人生的意义在苦难的浸泡之后才显得那样厚重和珍贵。
四年前,母亲因为突发性脑出血,离开了我,我陷入悲怆之中而失声痛哭。现如今我仍承受不起当日之痛,不能回想母亲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不能回想她痛苦挣扎的样子,不能回想她对我千般的好…我的悲伤是不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对于我,一片落叶也能覆盖我的整个春天;而对于富贵,即便只有一片绿叶,他也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和希望。
最后陪着他的尽管只剩一头将要死去的牛,他也能豁达地在他那一亩田里继续耕作,继续坚强地活着。
也许,没有什么比活着,活在世界上更为幸福了。即使物转星移,人事变迁,但又有什么所谓呢?只要还有呼吸的空气,抱着对生命的虔诚,这一切,便已经足够了。
人不能任意地奢求,只要满足于这个世界赋予你呼吸的能力,这尽管简单,却是很多人再也无法得到的奢侈。
也许,活着就是将往事泡在杯子里慢慢啜饮,品味人间美好的沉淀,并支撑着困倦的心灵迎接曙光。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亲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福贵对生的渴望就一点一点的增强。也许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但当他看到什么是。坏。的时候,自然可以做到。好。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只有活着才能去追求,去选择,去改变。单纯的活着,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应该倾尽一生去追求的,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单纯的活着,欲望始终束缚着人的内心,...
活着读后感 关于活着的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关于活着的读后感。活着 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据说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的民歌 老黑奴 这位老黑奴命运多舛,亲人相继离去,而他却仍然能够乐观对待这个世界。作者受其启发,写下了 活着 这部作品讲述了在中国近现代的社会背景下,在解放战争 三反五反,大跃进等接连发生的社会变革里,福贵的人生在时代的波...
活着真好《活着》读后感
活着真好 活着 读后感。捧读 活着 的机缘说来惭愧,竟是从网上浏览到 中国作家余华是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热门之一 而慕名买的。活着 是一本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态度 的书,我利用一个周末读完了它。那是一次艰难 痛苦的阅读过程,除了一早起来读到凌晨那种伤神耗力外,更紧要的是置身书中描述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