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悖论》读后感读后感名著读后感

发布 2023-07-29 19:50:46 阅读 4691

《时间的悖论》是一本由[美]菲利普·津巴多/[美]约翰·博伊德着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

《时间的悖论》读后感(一):评价的悖论:自成体系的大师与旁征博引或强行灌水。

收到中信的这本书,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之前我就已经拜读过了菲利普·津巴多的几本优秀的心理学着作,如《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以及最令我震撼的《路西法效应》——当时这本书令我启发良多。而这次的《时间的悖论》是他与约翰·博伊德合着的试图阐释时间观的大作。

在评述之前,先允许我介绍一下先生。菲利普·津巴多是着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的退休教授,也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被誉为“心理学的形象与声音”。

他最着名的研究莫过于斯坦福监狱实验了,揭示了人性中极端丑恶的一面——即虐待狂。除此之外,他还进行过对于害羞、精神控制和邪教行为的研究。可以说,他是一位资历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家,比较注重心理学在实用性上的研究。

而这本《时间的悖论》似乎也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津巴多试图用关于时间的六种理论来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和美好,让我们珍惜时间、活在当下。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在丰繁的宇宙丛林或者心灵秘境中建立起自己体系的大师感到由衷钦佩,我所指的体系是那种可以通过一套自洽的方案来囊括和解释自然和心灵奥秘的做法。就心理学上来说,弗洛伊德通过本我自我超我来构建了他的精神分析体系,而荣格在个人意识与潜意识的基础上,加入了集体潜意识以来完善意识体系。他们都达成了自我体系的构建,并且就各自体系内部来说是鲜有矛盾和漏洞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体系虽然着眼点不同,却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可替代性。

放眼物理学界,牛顿的力学体系自成一派,而爱因斯坦的广义与狭义相对论也毋庸多说,近代的量子力学乃更是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而虽处于理论阶段的超弦理论也在它自身的逻辑和数学范畴内是自洽的。而作为所有学科的母亲的哲学,几乎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理论,无论是斯宾诺莎的神、自然、实体三位一体的理论,还是叔本华的表象与意志的世界,抑或康德的三大批判。伟大的思想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此点,他们都建立起了一套足够严谨的体系,从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而菲利普·津巴多建构的时间观体系也是如此。

简而言之,作者首先提出了两个人人皆知的事实:我们活在这个世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个人对时间的态度将对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就是这么两个简单的事实,津巴多和博伊德推导出了一个可称宏大的理论体系,有六种时间观实际上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幸福与否:

关注过去的消极时间观。

关注过去的积极时间观。

关注当下的宿命主义时间观。

关注当下的享乐主义时间观。

关注未来的时间观。

超未来的时间观。

显然,无论是我们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都极大地影响着我们存在的此刻,影响着我们即将做出的行为。因此,作者以对时间的不同关注程度为划分,将时间观划分成了三大类、六小种。每一种时间观都将带来不同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可以这么说,我们每个人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快乐或痛苦、期待或绝望,都是因为我们的时间观不同所导致的。

这种令人豁然开朗的分类方法让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他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外倾、感觉、直觉、思维、情感、知觉和判断八类,通过各种类型的组合来大体上将所有人归类,从而更好地进行心理**。无论是这种性格分类,还是津巴多对于时间观的分类,乍看之下似乎并没有太多晦涩难解的,甚至有种“本就应该这么分类”的感觉!可是,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可以提出我们从未关注过的、却显而易见的事实。

显然,时间观除了这样分类之外,我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分类方法了,而事实和推理会证明,津巴多的这种时间观体系不仅仅是自洽的、正确的,而且也会实在地帮助我们更好地打理时间,我之前已经提过了,津巴多的心理学贡献是非常实用的。

“人生不过是一段时间,你使用时间的方式,是你重塑自己的方式”——津巴多如是说。

对于过去,津巴多首先说人们的记忆是不准确的,但是重要的并非是那些确定性的过去,而是人们对于过去的态度——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态度是第一位。重要的是重构过去,并且从过去中获得一些积极的和正面的东西。也即:

你不能改变你的过去,但是你可以改变你对过去的态度。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看待过去的方式,你可以改变未来。在这里,关注过去的消极时间观和关注过去的积极时间观形成了分野,显然负面的记忆会给人带来伤害,并且令人难以走出过去的阴影。

而人们如果能够积极地重塑自己的过去,哪怕这些回忆并不真实,也能很大程度上令自己开朗和乐观起来,从过去中找到有益的事情,从而让自己有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当下和未来。

对于现在,津巴多说人生所有,不过当下一瞬。他将关于现在的时间观分为关注当下的宿命主义时间观和关注当下的享乐主义时间观。对于宿命主义者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习得性无助,他们往往是从宗教信仰中获得的这种信念。

对享乐主义者来说,当下就是寻求快了的,他们关注当下的满足感,寻求短期的回报,并且不太能够控制自己。不过,虽然享乐主义者更积极主动、充满活力,全然关注自己的心流,但是冲动、不计后果、有成瘾风险,并且喜欢拖延。

对于未来,津巴多成为一个以未来为导向的人,注定要远离当下的满足,但是回报也是丰厚的,他们可以通过当下的努力而积极地影响自己的未来。从优点上来说,他们总是三思而后行,更关注自己未来的健康,总能按时完成任务,并且效率更高,总体而言,他们更懂得未雨绸缪,会进行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们充满希望、前景美好。不过当我们的未来导向太过强烈时,坏处可能会抵消掉好处,也即这些人会压力更大,甚至牺牲掉个人时间来完成工作,乃至于牺牲掉朋友、家庭等,他们往往最后变成了工作狂,为了未来的幸福生活而不停忙碌。

津巴多也略微提及了一下超未来的时间观,他们相信神和永生,并且更关注极远的未来后发生的事情,比如多代人之后的生活,他们并不看重现在的金钱、名声哪怕是今生的欢愉,这多少有些宗教信仰在其内。不过这或许对一个**来说是好事,因为这能让他们更****的发展对我们后代在环境方面的影响,保存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性。

在总结了主要的五种时间观之后,津巴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寻求平衡的时间观,而重心过分地放在某种时间观上,也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将过去、现在、未来这三条路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形成平衡和谐的时间观,即:

强烈的积极怀旧时间观、适度强烈的未来时间观和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较弱的消极怀旧时间观和当下宿命主义时间观。

我们对于明天的理想,是基于今天对于过去的尊重和对于未来的希望上的。真正自我实现和幸福的人,是能够将过去和未来与现在连接成有意义的整体的人,该工作的时候就忘我地工作,该享乐的时候就尽情享乐。如果想拥有高品质的生活,不枉在这个人世走过的话,就应该拥有一个崭新的、平衡的时间观,替换掉那些陈旧的、扭曲的。

时不我待,是时候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了,时间会给你三个机会去变得更快乐:

一个积极怀旧的时间观带你去重温一切你所能记得的快乐时光。

一个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带你去沉浸在当下的幸福与欢乐之中。

一个未来时间观会带你去为将来的幸福做准备并且享受着期盼带来的快乐。

看完这本书,我也会好好审视自己的时间观。实际上,作者在书中还大方地提供了一个量表,可以方便读者去测试自己的时间观究竟是哪一类。我测试下来的结果是:

关注未来超未来积极地关注过去消极地关注过去当下的享乐主义当下的宿命主义。很不错的是,我拥有较弱的宿命主义时间观以及强烈的未来时间观,但我需要注意的是,我的当下享乐主义时间观很弱,这似乎相当正确,因为为了一些未来的计划,我常常会感到压力和疲倦,或许是时候好好地放松一下,去体会当下的美好,去体会无所顾忌的心流了。津巴多可以说给我指点了迷津,让我关注了自身的缺陷,让我明白我究竟应该如何改变,才能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

不过,虽然说了这么多优点,但是这本书的缺陷还是非常明显的。首先,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对于时间观的分类,而第二部分则显得非常杂乱,是津巴多在研究这些不同时间观中的一些琐碎的资料和想法的组合,并没有太多的条理性,往往是东说一点西说一点,虽然可以说是旁征博引吧,但未免也有些灌水的嫌疑。第二,作者往往用一些实验结果和数据来说明积极的时间观是好的,能让人更健康,而消极的和宿命的时间观是不好的,会让人失去希望和动力,作者不惜笔墨地描述了这些听上去有些“显而易见”的事实,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无趣了。

因为他的这套理论不仅是自洽的,而且似乎是无法证伪的,既然名字就叫做“积极的时间观”,那么结果肯定就是正面的,如果拥有积极时间观的人被证明是不健康的,那么我才会觉得奇怪呢!津巴多先生在第二部分中的滔滔不绝有些令人感到无聊了,往往是将第一部分中已经阐释清楚的东西再说个好几遍,我个人认为有些骗稿费的嫌疑啊!

因此,综上所说,我为津巴多独创的、却简单易懂的体系鼓掌和倾倒,也为他过多的旁征博引而感到无趣和厌烦。我认为如果他能将这本四百页的书压缩到一两百页或许会更好——毕竟有太多作者引用的资料和文字,一引用就好几页,并且有太多内容实际上与时间观并无太大的关系,可以算是一种百科博览,但重要的是,这些百科今日看来并无多大启发之处,至少是对我来说——这样的话,我或许会给本书打个四到五星。但是目前来说,我只能给一个三星的评价,这真的是“评价的悖论”了!

《时间的悖论》读后感(二):改变你的时间观,就能改变你的人生。

为什么要读。

这本书。o.1

看过那么多时间管理的书为何还管理不好时间。

什么是时间?时间究竟是什么?——看过那么多时间管理的书,用抖音打发过那么多无聊的时光,对“岁月匆匆”又有那么多焦虑感,可对“时间是什么”是否有答案?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每个人看起来都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所以,市面上关于如何管理时间的书籍泛滥成灾。然而,却极少有书籍告诉我们,时间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时间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对此毫无所知,甚至连那些贩卖时间管理方**的人也一知半解。讽刺就在这里,连时间是什么都回答不上,还谈什么时间管理呢。

《时间的悖论:关于时间观的科学》这本书另辟蹊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解时间及其对我们的影响。本书告诉我们,时间观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决策和人生。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时间的看法以及对时间的利用模式,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与幸福程度——我们持有怎样的时间观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用本书作者的话说,时间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

本书作者一共有两位津巴多和博伊德。津巴多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曾进行过非常着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由于他数10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协会为他颁发了西尔格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

此外,他还因其研究荣获瓦茨拉夫·哈维尔**奖。炫先森之前说过,选书一定要看作者的背景,津巴多的背景可不仅是一位专业且着名的心理学家,还是大学教授,他在斯坦福大学任教50余年,目前是斯坦福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另一位作者博伊德,是津巴多的首席助教。

两位专家通过长达30年的研究发现,时间观是影响我们的想法、感受和行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最鲜为人知、最不受重视的一种因素。

o.2对时间的态度真的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

一次实验中,一群神学院的学生被分成了a和b两组。老师告诉a组的学生:你们已经迟到了,几分钟之前老师已经在会场等你们了,请你们快点赶到会场;老师告诉b组的学生:

你们还有很多时间,但最好马上出发。

名著读后感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100篇。关于读后感的作文 读了 匆匆 有感桃花心木读后感篇一在今天的语文课里,我们学了一篇文章 桃花心木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看到了了一个栽种桃花心木苗的人。奇怪的是 这个人浇水的时间很不规律,而且每次浇水的量都不同。三国演义名著读后感记得有一年的生日,舅舅送了我一套名著,但我总是对它们...

名著读后感 《罪与罚》读后感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罪与罚 读后感。罪与罚 这本书已经在书橱里摆放了两年多,这次终于可以在寒假里去细细地品味它了。书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个 贵族家庭,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充满传奇,28岁时因参与农奴解放运动而获刑,出狱后重返文坛继续写作,被人们公认为是与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

简爱读后感名著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jane eyre简爱读后感但凡名著佳作,必然是能引起读者思考的作品,没有争议,没有回味就意味着没有内容。简爱 就是一篇见仁见智的好作品,作品诞生一来,读者除了对作品的水平都高度赞赏之外,对其阐述的诸多家庭社会问题却是各执己见。然而本人对 简爱 的情节进行总结和推敲,发现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