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灾事故的原因。
1.1可燃物。能在空气、氧气或其它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可能发生火灾。
1.2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氯酸钾、过氧化钠等都能促使火灾的发生。
1.3着火源。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如闪燃。
闪燃是指在液体表面上发出足够而有限的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它是由可燃液体的性质所决定,因为这种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的速度较慢,液体表面上聚集的蒸汽有限,瞬间即燃尽,而新的蒸汽未能及时补充,故火一闪即灭。
1.4着火。着火是最常见的发火现象,它是在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燃烧点越低越易着火,不同的可燃物质有不同的燃点。
1.5自燃。自燃现象是指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点火源的作用下由于受热或自身发热、蓄热所产生的自燃烧;自燃点越低越易引起自燃现象,不同的可燃物质有不同的自燃点。
1.6**。**又为动力燃烧,它是在可燃物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压力骤增或两者同时骤增的现象;其特点是反应高速、产生高热、形成高压、发出震耳的响声,具有很大的力量,常见的有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的**。
2火灾事故的现象。
2.1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的特性可分为以下五种着火现象:
2.1.1 a类火灾现象:指固体物质火灾,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2.1.2 b类火灾现象: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2.1.3 c类火灾现象: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灾;
2.1.4 d类火灾现象: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铝镁合金火灾等;
2.1.5 e类火灾现象:电气火灾,如电气线路、电气开关、电气设备等短路或电火花引起的电器火灾。
3火灾事故的危害性。
3.1在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之一。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火灾的危害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1.1火灾会造成惨重的直接财产损失;
3.1.2火灾会造成更为严重的间接财产损失;
3.1.3火灾会造成大量的人员**;
3.1.4火灾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3.1.5火灾会造成不良的社会政治影响。
4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4.1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普及消防常识:
4.1.1宣传的必要性:火灾大多数是由于思想麻痹、违章或缺乏常识引起,因而需要大力宣传,普及消防常识;
4.1.2宣传内容:消防安全意识——解决认识问题;消防知识——知道应该做什么;消防技能——知道如何做,会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
4.1.3宣传方法:通过媒介、宣传资料、板报等多种活动,要结合典型案例开展;
4.2建立、健全防火组织。两个职能部门:一是安全技术部门,侧重技术方面的工作;二是保卫部门,侧重管理方面的工作,抓好宣传教育、防火检查、火险隐患整改等工作,负责组建义务消防队等;
4.3建立防火规章制度,落实防火责任。建立用火、用电、易燃爆物管理制度和防火安全责任制度;
4.4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切实整改火险隐患:
4.4.1安全检查的内容有查思想:消防意识、重视程度;查制度: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严格;查隐患:有无不安全因素、火灾苗头;查措施:严密落实、隐患整改;
4.4.2安全检查的种类:日常检查、季节性检查(如火灾高发季节)、节假日检查、专业性检查;
4.4.3火灾隐患整改:边查边改、限期整改、督促整改、纳入计划解决;
4.5加强重点部位的管理。重点部位:发生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大、**大、影响大的要害部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配好消防器材,经常检查;
4.6灭火的基本方法具体有:
4.6.1窒息法:
隔绝空气或稀释燃烧区空气中的氧浓度,使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至不能助燃,燃烧因缺乏助燃物而自行熄灭的灭火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水蒸汽、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稀释燃烧区空间中的氧浓度,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助燃条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采用窒息方法扑救火灾的具体措施有:
.覆盖、埋压燃烧物和封闭燃烧空间:可以使燃烧物和燃烧空间与外界空气隔绝,使燃烧因没有新的氧气补充而熄灭;
.稀释燃烧区空气中的氧浓度:将水蒸汽、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充入燃烧区,降低燃烧区空气中的氧含量,燃烧因缺氧而窒息;
.水淹没:燃烧物质遇水不会产生化学反应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的,在无法采取更佳灭火方法的情况下,可将水灌入燃烧区,用水淹没燃烧物或燃烧区,使燃烧因缺氧而熄灭;
.采用窒息灭火法之前,必须确定燃烧区内物质不是自身能供氧的物质,否则,窒息法非但无效,还可能因封堵孔洞造成的密闭,使自行供氧燃烧的空间内压力不断增加,最终造成**。在采用窒息法之后,必须确定火已熄灭时,才能打开封闭的房间和装置,否则,会因新鲜空气流入燃烧区引起烟雾中未燃尽物质的爆燃;
4.6.2冷却法:冷却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燃烧物上,使之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液体降至闪点以下),直至燃烧终止的灭火方法;在火场上采用的冷却灭火方法有:
.水冷却:水是天然灭火剂,它可以大量吸热而降低燃烧物、燃烧区的温度,最终使燃烧停止,因此,就地取水灭火是最常见的一种灭火方法;
.二氧化碳冷却:将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着火物体表面进行冷却降温,直至火熄灭。
4.6.3隔离法:是通过隔离可燃物将火扑灭的方法;其灭火机理是隔离和疏散可燃物,限定燃烧终止,具体方法有:
.打防火带。拆除与火场相连的可燃、易燃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阔地带;或用水流、水帘形成隔离带,将燃烧区与其他未燃烧区分开,以阻隔、控制火势,直至燃烧终止;
.阻断可燃液、气体。关闭流入燃烧区的可燃、易燃液、气体的阀门,或用物理方法阻截液体流入,使火场没有新的可燃物补充,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疏散可燃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泄除火场内设备或容器中的可燃、易燃液体、气体,或将火场内可燃、易燃的物质转移到安全地带,使火场内可燃物数量减少,直至没有新的可燃物参加燃烧;
.抑制法。抑制燃烧连锁反应的进行,进而使燃烧反应终止的灭火方法,可以采用卤代烷等灭火器材、设备,将卤代烷灭火剂准确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破坏燃烧的连锁反应面灭火;
4.7各类灭火剂的性能、特点:
4.7.1水。水是不燃液体,为最廉价的天然灭火剂,无论是液体或气态,对人体均无害,也不会腐蚀灭火器及其它物品,因此是一种既简便、经济又有效的灭火剂,其作用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水的冷却作用。水在与燃烧物接触后,就会通过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从燃烧物摄取大量的热,迫使燃烧物及其周围的温度大大降低而最终停止燃烧;
.对氧的稀释作用。水遇到炽热的燃烧物后汽化产生的大量水蒸汽,能够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并能稀释燃烧区中氧的含量,使燃烧区逐渐缺少氧而减弱燃烧强度;
.对水溶性可燃、易燃的液体的稀释作用。水与水溶性可燃、易燃的液体混合后,可降低可燃、易燃液体的浓度和燃烧区内可燃蒸汽的浓度,使燃烧强度减弱;在水溶性可燃、易燃的液体的浓度降低到可燃烧浓度以下时,燃烧即停止;
.水力的冲击作用。高压水强烈冲击燃烧物和火焰,可以冲散燃烧物,使燃烧物强度显著减弱;
4.7.2泡沫灭火剂。
凡能够与水混溶,并可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作用产生灭火泡沬的物质;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及一般固体火灾;当泡沫注入燃烧区域后,能迅速流散,漂浮在燃烧着的液面上,形成严密的覆盖层,将燃烧着的液面与空气隔绝;并阻断火焰的热辐射,阻止燃烧的液体本身受热而连续蒸发,泡沫析出的液体和吸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汽还起着冷却和降低燃烧区域内空气中的氧含量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使燃烧停止,将火灾扑灭;
4.7.3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细微固体粉末,从干粉灭火器中喷出,以粉雾的形式灭火;具有效率大、速度快、无毒性、不导电和久储不变质的特点;按使用范围可分为普通干粉灭火剂和多用干粉灭火剂两大类。多用干粉可以扑救a、b、c类火灾;d类火灾要选用7150干粉灭火剂扑救,此外,干粉灭火剂不可用于扑救带电火灾,即e类火灾;主要表现在它参与燃烧反应,从而抑制燃烧的进行;干粉在燃烧区,增加了粉末的表面积,有利于抑制反应的进行;同时,干粉可以降低热辐射,稀释燃烧区氧的含量,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火焰熄灭;常用干粉有:bc干粉[钾盐(碳酸氢钾)、钠盐(碳酸氢纳)];abc干粉[铵盐(磷酸二氧铵,俗称通用干粉)];
4.7.4卤代烷灭火剂。
俗称海龙、哈龙,它是碳氢化合物的氢一部分或全部被卤素代替而形成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蒸发力极大,一般称之为蒸发性液体灭火剂;卤代烷蒸发时,不但具有稀释作用,同时能吸收相当的热量,所以也有冷却效果;常用于可燃性液体火灾及电气火灾,因其带有毒性,所以在使用中应注意防毒;常用的卤代烷灭火剂有等,命名中4位阿位伯数字依次代表化合物分子中所含碳、氟、溴原子的数目;
4.7.5二氧化碳灭火剂。
主要用于扑救b类液体火灾、c类和带电火灾,不能用于扑救d类金属火灾,若扑救d类火灾,应选择惰性气体灭火剂扑救;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不燃烧、不导电、稳定、易液化的气体,它是最普遍的气体灭火剂,且其应用范围有扩大的趋势;二氧化碳的最大优点是灭火后不遗留痕迹,适用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电气设备、图书资料、办公设备和计算机等火灾;还可用于扑救可燃性液体火灾,也可用于扑救木材等可燃固体物质火灾,但效果不大,而对金属钾、钠等火灾,因其能氧化金属,故不能使用;主要作用有:一是稀释作用,二是冷却作用;当二氧化碳喷入燃烧区域后,可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实验表明,空气中氧的含量低于12%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物质燃烧都会熄灭;同时,喷出的二氧化碳迅速蒸发气化而吸收热量,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
4.8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应先控制后扑灭;应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条件时,再展开全面进攻;在扑救力量充足的情况下,控制和扑灭可同时进行,但应以控制为主,切不可任火势肆意蔓延;
4.9在火场上有人被火势围困,生命受到威胁时,扑救工作首先要抢救火场被困人员,即救人重于救火;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根据扑救力量和火势情况,同时展开救人与灭火行动;但是,无论何时,灭火行动也要为救人提供条件和方便,当不控制火势、不排除险情就难以解除对人员威胁时,应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排除险情;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 目的。为及时有效地抢救被困人员或自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二 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统一指挥与协调工作。组长 副组长 成员。分工如下 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救。负责组织人员疏散被困人员 维持现场秩序。负责立即同医院 公安 消防部门的联系,详...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灾难类。火灾事故应急预案i,ii 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4.4一般火灾事故。级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5.1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总指挥 总经理。副总指挥 党委书记 各副总经...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 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姚建国张江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副组长 何永刚张江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书记成员 奚晓君王志浩施轶。二 报警程序 发生火灾时,现场马上组织疏散人员离开现场。立即报警拨打消防中心火警 报告内容为 地方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地址 待对方放下 后再挂机。同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