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区域农业发展

发布 2023-05-16 06:25:28 阅读 3252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重难点点拨】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实现区域内 、 和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 、沃野千里,自然地域 ,农业生态类型 ,生产部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 、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

2.地位:我国重要的基地、 基地和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和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区。雨热 。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的影响。

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 。

ⅰ西部地势平坦,降水 ,是优质 。适合发展

和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适合发展

ⅲ周围环绕, 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适合发展

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含量高。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纺织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 、化肥等。

东北地区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活动p68 理解。

1点拨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有:临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点拨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点拨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点拨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思考阅读图4.3、图4.4和图4.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点拨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逐渐递减的。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 2.点拨纬度 3. 点拨海陆位置和地形。

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平原、 平原和平原。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

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 。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 。

水稻多种植在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盆地。

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2.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和 。其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红松等。

长白山是我国主要的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生产区。辽南是重要的产区。

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及部分 。

呼伦贝尔市的三河地区有和松嫩平原有 。此外,广大农区的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 及发展较快,并向和方向发展。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全国商品粮基地。

2.商品率:商品率达以上,其中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农场经营规模 ,有利于推广 ,实现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生产的是商品化的前提。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认真熟记书本图4.10

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

1.概念:地区专业化生产(又称分区专业化生产)是指在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特点和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

2.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料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和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

3.特点:每个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并成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压倒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区,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商品性生产,并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换。

五、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自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 。高强度的 ,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 。

例如, 和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2.发展方向:

原则:从改善人手,坚持与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目标:该区有条件建设成我国最大的基地和高水平的区域。

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需求市场,继续强化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重点:以增强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 ,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

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与两大主题,结合退耕 、 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和 。

重点强化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畜牧业。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为核心,多元开发半山区实现“ 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

重点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和并举的转变。

p75 活动

1.根据下面的材料,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有利的地理条件。

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基塘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可以结合材料,归纳为三个方面: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具体分析略。

1.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充沛。北回归线从珠江三角洲的北部穿过。

桑树和甘蔗主要分布于热带和**带。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

水产品在广东人的食物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图4.16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来?这种联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基塘生产环节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被充分的**利用。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塘鱼养殖业紧密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

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3.如果把图示的基塘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系统内的养分是怎样循环的?该系统的生产是否会造。

成环境污染?为什么?

点拨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洼地水涝之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如蚕沙喂鱼),成功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

跟踪训练】1.适合东北地区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

a.冬小麦、黄麻、水稻 b.柑橘、菠萝、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亚麻、甜菜。

2.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干湿区属于( )

a.半干旱、干旱区 b.半干旱、半湿润区。

c.湿润、半湿润区 d.干旱、半湿润区。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中南地区。

20世纪七十年代,数以万计转业军人和知识分子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4~7题。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区域

2010届高三复习资料 区域 一 大洲和大洋。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 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 欧 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里海 高加索山 黑海 土耳其海峡。亚 非 苏伊士运河 红海 曼德海峡。南 北美 巴拿马运河。亚 北美 白令海峡。南美 南极 德雷克海峡。欧 非...

高三地理导学案 农业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 学习目标 自学反馈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 人类利用土地的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这就是农业。2 由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业又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农业地域的形成...

2019届高三地理区域灾害

2 分析 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 说明 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课后讨论强化。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0分 海地是加勒比岛国,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人口903万,人均预期寿命49.1岁,国内生产总值70亿美元。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