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

发布 2023-05-10 20:30:28 阅读 9522

暑期支教的意义。

再次谈到这个话题,觉得有些沉重,又有些淡然。沉重是因为现在社会**对于这个问题有着太多截然不同的解答,又有着太多截然不同的案列。举个例子说,前几年在网上一度流行的一篇帖子《叔叔阿姨请不要来我们这里支教了》就引起了社会的极大讨论。

是的,这篇文章的确反应了短期支教存在的很多问题:经验能力不够、动机不良、时间太过短暂、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等等。所以,每次谈论到这个话题就觉得很沉重、很严肃,每一句话都反复斟酌。

而感到淡然又是因为,真实的世界里,我曾经真实的经历过这一切:支教。不管其他所有的人怎么评价支教这件事,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如果你没有参与过支教,那你连评论的资格都没有。

今年七月,因为种种机遇,我再次踏上了前去支教的路。只不过不同的是,15年的我是作为一个参与者经历了支教那难忘的一个月。而今年,我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带领着一群新人,不断的挑战困难,为最终的支教能有一个好的效果而辛苦准备着。

我不知道能否完美成功,但我清醒的明白:我已经出发了。

支教,有没有意义?

我觉得我们的每一位队员在出发前一定要再三思考这个问题,哪怕没有结果也一定要去多问、多看资料、多看别人的评论。我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有没有意义”这个答案只有用心参与到其中、用心去感受才能最终得到回答。

于我,我一定会说:有意义。什么意义?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大家说的能回校拿优评、拿荣称,能在找工作时简历上多抹一笔是不是意义。倒是如果快乐是意义,心安是意义,充实是意义,几个简单的朋友、简单的生活是意义,那我觉得或许这就是了。

意义,一直是人们苦苦追寻却又不得的东西。它绝不是以结果论英雄,哪怕失败,只要你去做了,用心投入了,就会发现意义。支教、绿色,公益、环保,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甚至每每做了后都有一种“石沉大海,哑然无声”的感觉。我想,对于我们所有的年轻人来说,或许都需要一个这样的回答:当看到这个不完美甚至是残缺不全的社会时,我们有必要、也一定要做些什么。

就是这样。

于我的经历来讲,我最大的一点感受就是:支教,最重要的是陪伴。引用另。

一位作者的话:支教的重点在“支”,而不是在“教”。朋友,你觉得呢?支教就是一个陪伴的过程,做好一个会陪伴的好老师,做好一个会陪伴的好哥哥好姐姐,做好一个懂得对方的知己。

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的心中对某事有了“意义”了,并能够决心去实践这种意义,实现这种价值,那么摆在他面前的所有困难都不值得一提。只要努力去做就好了,失败了又怕什么。

除了意义,很多人似乎还对另一个问题有所不解,那就是:从经济条件上来讲,似乎很多地方都不需要支教了。是吗?不是的,我们是去“支”,但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援。

其一,从大环境上来看,中国的社会物质条件是改善了不错,然而精神层次却严重的匮乏。全球气候变暖了,人心却变冷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相同的问题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受到关注最多的一点就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真的“不差钱”,他们差的是什么,仅仅是“爱”和“关心”,哪怕来的短暂,能在心中记得就好。而陪伴的过程恰恰能够弥补这样的一块不足。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有过对某老师或是其教学方法有阴影而很长时间难以走出的时候,这样的教育环境也是有所缺的体现。

这同时也给我们短期支教的志愿者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一定要在授课开始前:用心准备!谁都知道,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馅饼。

其二,视野决定高度,眼界不同的人在未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常听到有人评价支教说:大学生,能给小孩子们带去些什么,现在家家都有电脑电视,跟谁没看过城里的大楼没看过外面的世界似的。

先不回复这样的一段话。我想起了前不久我们江苏陶欣伯**会张利伟秘书长的一句话说:一定要让这些孩子们,通过陶学子的眼睛看到外面的世界。

陶学子何许人也?贫困有志,品学兼优。那么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滤镜”眼睛看到的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努力决定收获,奋斗获得精彩。也就是说:支教的队员或是他们平日的教导着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大家都知道苏轼眼里看到的佛印是“牛屎”,却不知道孩子们通过所谓的互联网能够看到的是什么,更何况他们还处于一个如此缺乏明辨是非判断力的阶段。

而很多人忽略的一点,也是我最担心的一点,却是“离别后对孩子的心理伤。

害”。我无意反复申明支教有什么好处,也没有想要避讳谈支教坏处的想法,这一点真实的存在,哪怕我们无法去感知。在支教的过程中,我担心孩子们和我处的不来,却又担心感情陷的太深。

似乎真的是“有阳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影子”,难以避免。支教结束后,有的支教老师会半夜接到一个哭着的**:老师,我想你了。

而出于现实的限制,很多短期支教的老师尤其是大学生其实是很难再次返回当初支教的那个地方。我们每个人就像是匆匆赶路一样,只能回头,而不能转身。所以我在面试其他队员的时候,一个几乎不可绕过的问题就是:

如果你临走时,孩子哭着拉着你的手央求你“老师不要走”、“老师你还会不会回来?”时,你要怎么做?朋友,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

这个问题似乎永远都没有正确的答案,真正的答案在用心思考的人的心里,可意而不可言。

也正是因为孩子的内心太脆弱,太幼小,所以才更值得我们每一位参与到支教中来的志愿者精心呵护。而决不能每天只是“浇水施肥撒阳光”,更不能揠苗助长。

再说一说很多人提到支教可能会延想到的另一个关键词“改变”。在中国,因为爱心泛滥,许许多多的支教活动、支教志愿者逐渐漫布城里乡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改变”的第一步,而往往也是越来越多的人灰头土脸的回来了,然后垂丧着脸说:我真的什么都没有改变。

这也就成了许多反支教人士的话题之一:没有改变,去之何用。我想,说“没有改变”的人大概也分两类,一是像那篇帖子里的真的一无是处,二是实际上“有改变”但是自己没有发现。

我觉得大多数应该属于后者,只要用心。还记得那个著名的“胡蝶效应”吗?支教的过程就是胡蝶不断煽动翅膀的过程,不可否认真的很弱小。

但你知道吗?支教有一个和其他许多公益项目截然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牵扯到、使用到了更多的社会资源。记得有一个很好的支教团队,不仅在支教教学效果上成绩斐然,而且在宣传输出工作上也是做得锦上添花。

一次好的支教,不仅和这群年轻的学生,这群受教的孩子们息息相关,还和支教团队所在的大学、大学所在地的****公益组织,和支教地的****、教育部门,甚至是农业、经济、社会保障等组织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说对孩子们的改变有多大,倒不如说是给更大意义的社会循序发展的改变来的深远。而真正参与其中,起着纽带连接作用的大学生,或许改变的地方要更加的有效和坚定。

或许你可以怀疑某些强大的现实存在,但一。

定不要怀疑正待萌芽的种子的力量,决定未来世界的只有可能性。

或许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太多,世界上永远有解释不完的东西。不过,相信了选择的意义后那又有什么重要的呢。还不快快把这些多余的包袱放下,带上一颗心就这样远行吧。

七月的流萤星火会伴随着我们,一起见证这个美好的夏天!孙海峰。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暑期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报告

时至今日,本次捐助活动已经结束好几日,这其中的许多困难与苦楚仍然历历在目,却也该做一总结了,以便以后回忆,借鉴之用,顺便作一宣传,只希望这种活动能够如雨后春笋般在祖国大江南北生根发芽。知识改变命运,爱心传递温暖 知识无界爱心无价 则是对本次活动最好的诠释,也是我们最初的愿望。活动最终也实现了我们的期...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暑期社会实践

求学问是,敢为人先 秉承温州大学的校训,作为温大莘莘学子的一员,作为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师范专业 的一员,我结合了自身专业与个人特长,选择了 温州大学扬雷锋社会实践队 作为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平台,很荣幸,我也被这支优秀的团队招聘,成为了其中一员。下面,是我对这次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的...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的六月底七月初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激情燃烧 奉献社会的极佳时期在学院的精心部署下我有幸与其余十一名同学一道赴新乡太阳村给那里的孩子送去温暖 送去关爱 送去真情 新乡市太阳村创办于xx年8月是由热心儿童救助人士利用非国有资产 幸福成长解除其父母服刑改造的后顾之忧新乡市太阳村现位于新乡县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