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3-17 15:59:28 阅读 3899

《晏子使楚》教案。

教材分析: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临淄、敝国、规矩、囚犯、淮南、柑橘、盗贼、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理解敝国、安居乐业、得意扬扬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

3.初步感知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口才;

教学重点:理清思路,从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中体会晏子的语言机智。教学过程:

一、情景剧导入:由四个学生自编自导《晏子使楚》第一幕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段情景剧,其他同学请注意看。

四个同学出场,分别扮演晏子,守门卫士,迎接晏子的侍从,一女生作为解说。ppt展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城门外的场景,学生表演第一幕。

时间控制在3-4分钟左右。

表演结束之后,表演得非常好,大家给他们一点掌声好不好?那么看了表演之后,大家知道这一幕是选自那篇课文的吗?

晏子使楚。齐读题目:

很好,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正是这篇文章《晏子使楚》,让我们一起来把书翻到50页,我们一起把题目读一下:晏子使楚!(4分钟)预习检查:

昨天老师请大家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今天呢,老师要考考大家对于生字和词语的掌握情况了。

生字:晏子侮辱临淄敝国囚犯规矩淮南柑橘枳盗贼赔不是。

生字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读完之后请。

一、两个同学说说哪几个生字容易读错,如何识记,然后全班朗读。(3分钟)词语:敝国得意扬扬安居乐业赔不是。

给同学半分钟思考,然后点名回答,根据意思说出词语,说完之后,全班齐读!(2分钟)

引导解释题目:

题目叫做晏子使楚,晏子很显然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春秋末年齐国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曾经当过齐国宰相,晏子的原名叫做晏婴,谁来说一说?为什么叫他晏子呢?这个子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你能说一说古代还有哪些人姓后面也有个子吗?

孔子,孟子,庄子,子是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显示这个男子很有地位,被世人所尊崇。

子既然是对于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那么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一找,晏子在齐国任什么官职呀?大夫,这个大夫可不是我们今天看病的大夫,而是古代一个官职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外交官。我们再来看看题目,这个使是什么意思呀?

出使。那么我想请一位同学帮我把题目翻译一下。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是作为哪国的使者出使楚国的呀?齐国。

那么我们连起来把题目给翻译一遍: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访问楚国。(全班齐读)5分钟。

二、粗读课文,感知内容:

刚才我们了解了晏子的身份,也知道了他此行的目的是作为齐国的使者去出使楚国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晏子一起出使楚国,看看在楚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晏子在楚国一共经历了哪几件事情?都是什么事情?

大家可以围绕着三个问题来说一说: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的?晏子怎么反驳?

结果怎么。

样?(7分钟)三件事情:

楚王晏子结果。

进城门:开狗洞;访问狗国才钻狗洞。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见楚王:齐国没有人上等人—上等国家只好赔笑。

下等人—下等国家酒席上:借囚犯说齐国人没出息水土不同只好赔不是。

三、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一)从三次交锋体会晏子语言魅力以及人物性格。

为了显示自己国家了不起,楚王连续三次刁难晏子,而晏子却用他善辩的口才每次都把楚王反驳得哑口无言,只得赔笑。别人说说话的最高境界啊就是骂人不吐脏字,课文中晏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语言是十分机智的,每一次都是话里有话的。1.

第一次交锋:

我们先来看晏子与楚王的第一次交锋,找一找,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是怎样反驳的句子。大家可以在课本上用线画一画,你觉得哪句话最有杀伤力,谁来说一说?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门进去。

很好,言下之意就是:出示ppt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如果要我进狗洞,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如果当时晏子不采用这样的方法,而是直接的方式表明自己不愿意进狗门,应该怎么说?哪一种方式更好呢?(请2-3个同学回答)

比较的方式体会晏子语言的机智2.第二次交锋。

还没有见到晏子,楚王就开始刁难他了,那么第一次失败之后,他肯定不会死心,那么面对楚王又一次的侮辱,晏子是怎么应答的呢?请两位同学来把楚王和晏子的对话读一读?我们其他同学来读旁白部分。

这里我们来看一看,晏子回答楚王问题的表情应该是怎么样的?请大家仔细找一找,这一部分描写晏子的表情的词语读一读。严肃—装作很为难—故意笑了笑。

首先是非常严肃的,楚王问什么问题的时候晏子严肃地回答?我们一起来晏子的问答读一读。ppt出示这一段话,这段话里至少有三个成语,谁来说一说?

摩肩接踵,挥汗成雨,联袂成群。

非常好,接下来是装作难为情,还故意笑了笑,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出晏子的机智,将计就计。

在第二次交锋的时候,你觉得晏子的哪几句话最有说服力,说得楚王。

无话可说的呀?逻辑引导:

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所以楚国是()3.第三次交锋。

恩,我最不中用,所以就被派到最下等的楚国来了,楚王再一次被打败了,可是他还是不死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次他又是怎么侮辱晏子的呢?谁来说一说?

那么晏子又是怎样反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把晏子反驳楚王的话来读一读。

橘子在淮南可以长得很好,在淮北却只能结出又小又酸的果实,而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所以说楚国()ppt(19分钟)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从晏子与楚王的交锋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2.知晓文章的写作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

3.体会人物的情感,尤其是晏子的维护自己和国家自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三次交锋,与楚王的三笑来体会晏子与楚王的不同性格。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晏子一起访问了楚国,也同他一起经历了楚王的三次刁难,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我们的楚国之旅,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50页。(1分钟)(四)精度课文,体会人物情感;1.晏子。

请同桌之间互相把这三次交锋时楚王与晏子的对话再读一读,读完之后思考一个问题,经过楚王与晏子的三次交锋,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来说一说?

机智,聪明,善辩,具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板书)

举韩信忍辱负重甘受胯下之辱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爱国主义情感这一点。

大家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事情吗?谁来说一说?我们这里想一想,为什么韩信面对侮辱,而是选择了从别人的胯下钻过去,而晏子则不能呢?

重点体会,因为他是齐国的使者,代表了齐国去出使楚国,如果说他受辱也就是齐国受辱。(8分钟)2.楚王。

整篇课文啊,晏子是一个正面,光辉的形象,那么楚王呢?他又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有人说啊,看你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怎样的。

人,那我们一起回答文章中去找一找,楚王有哪些表情?三笑:冷笑轻蔑。

陪着笑装作听不出晏子话里的话,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笑嘻嘻表面上态度不尖锐,实际上笑里藏刀,不甘心就此认输,又想了新花样。

体会每次笑的不同含义,从而说一说楚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狡猾,奸诈,看不起人,不尊重他人。(5分钟)

除了表情,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来体会楚王是个怎样的人呢?2分钟。

五)总体把握,体会结构(5分钟)

这两节课,我们跟着晏子,这位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一起去访问了楚国,也和他一起应对了楚王的挑衅,我们见识到了楚王的狡猾、奸诈,也看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那么让我们回到课文当中,一起来看看,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起因,经过,结果的关系。

既然是起因,经过,结果的关系,那么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事情的发展顺序。

让我们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逻辑,一起来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说一说。

六)回归课本,情景再现。

第一节课的时候,我请几位同学帮我演了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是晏子与楚王的第一次交锋,他们演得都很好,那么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具有表演的天赋,下面四人小组之间排演一下,晏子与楚王的其他两次交锋,过会上来表演,要注意演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来,我来看一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1分钟)学生准备5分钟,教师进行指导,交流学生上台表演。10分钟。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阅读课文,理解晏子的智慧,知道他是怎样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的。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简单的逻辑思维的过程。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他们懂得只有靠智慧和实力才能获得他人尊重的道理。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朗读好相关的句子。教学过...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晏子使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早上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晏子使楚 下面,我将从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理念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我的教学思路。一 说教材。晏子使楚 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晏子使楚 是一篇历史故事,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 11晏子使楚 导学案。年级 五年级课型 新授课时数 课时执。教 课题导学目标。11晏子使楚。课时安排第课时。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等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4 理解句子间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