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期中素质抽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50分)
1、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
2、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图所示地区为南半球
b.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c.ab两处气温相同
d.a处气温比b处气温低。
3、下列节日中,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4“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的是( )
a. 地球表面任何地区 b.回归线地区 c.两极地区 d. 赤道地区。
5、有关图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
b.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c.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字。
d.图例是地球上地理事物的缩影。
6.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线长度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互相平行,指示南北方向。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7.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完全是海洋 b.地球上大约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c.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d.地球被云层包围。
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9.四大洋中岛屿最多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0.下面关于海和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
b.大洋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把大洋与另一个大洋隔开。
c.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以海峡相连 d.海峡是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
11.下列属于南极洲和北冰洋共同特点的是。
a.跨经度最广 b.跨纬度最广 c.地势最高 d.地势最低平。
12.读右图,以地球的自转方向为序,图中大洋排列正确的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3.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运用。
14. 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15.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有下列中的。
a.地面崎岖不平 b.地面平坦 c.地表起伏小 d.海拔相差不大。
16. 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于。
a. 环太平洋沿岸,美洲西岸山脉
b. 亚欧大陆南部,非洲北部。
c.环太平洋沿岸,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d.太平洋东岸,太平洋西岸。
17.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
18. 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大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19、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a、亚洲中部高原、高纬度平原地区
b、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南美洲的东部
c、亚欧大陆内陆及北美洲的西部
d、南美洲、非洲、亚洲赤道附近。
20、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a、 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b、 国防兵源充足
c、劳动力资源过剩d、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21、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太快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b、人能创造财富,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c、人口的多少与资源、环境没有太大的关系。
d、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2、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教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犹太教。
23、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是由( )决定的。
a、出生率 b、死亡率 c、经济发展水平 d、出生率与死亡率。
24、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 )来表示。
a、人口密度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人口数量 d、人口增长数。
25、观察a、b、c三座建筑景观,代表**教的是( )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空2分,共50分)
二、综合题(40分)
26、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和甲、乙地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项内容(16分):
甲:2023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50°s、150°w
乙: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30°n、120°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1)写出a、b的经纬度:
ab2)从东西半球看,a在半球, b在半球。
3)从南北半球看,a在半球,b在半球。
4)在上面的经纬网中,标出甲、乙两地的位置。
27、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20分)
1)山顶a和b,海拔较高的是 ,根据图中的比例尺,求算出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假设图上距离约1.5厘米) 。
2)对图中山顶b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超过500米 b.500~600米 c.600~700米d.500米以上。
3)从d地和e地爬到山顶a,较为省力的是从地到a,理由是2分)
4)图中,李庄在王庄的方向。
5) 图中小河有两条支流甲河和乙河,其中有一条支流的绘制是错误的,它是河,判断的理由是2分)
28、辨别右边世界局部地区图。(10分)
1) 写出大洲名:甲乙。
2) 看序号写地名: a山
b河 c山
e运河。3) d海峡沟通的海是和。
e运河沟通的海是和 。
29、下图是a、b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分配图,读图回答:(4分)
1)两地都位于南、北)半球。
2)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地。
3)a地的气候特点是。
4)b地的气候特点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地理试题。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 下面的题目有四个选项,请你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将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中,选对一个,你可以得到2分,全部正确你就可以得到50分了,期待你理想的成绩。1 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 6357...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我们学的概念 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查字典地理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欢迎阅读与选择!一 填空题 1.气候是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 平均状况或 状况。平均状况是用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示的。2.气候的基...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2013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答案必需填到后面 中,每小题 2分,共50分 1.下列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不协调的是 a 日本人喜欢食用海产品 b.阿拉伯人惯穿白色长袍。c.因纽特人住小冰屋d.巴西人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2 在1 40000000的地图上,一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