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发布 2023-03-01 08:37:28 阅读 4209

⑶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和是180分属于东、西经;0°和180°)

经度小于20°的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的在西半球;经度大于20°小于160°的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特殊的经、纬线。

特殊纬线。0°纬线——也叫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

5、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11 图1.14)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3 图1.18)

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三个月是春季三个月是夏季;

三个月是秋季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p14 图1.19)

4、四季知识归纳(见课本图)

5、五带的划分(见课本图)

三、地图的阅读。

1、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a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缩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b大小: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画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较详细。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画实地范围较大,内容较简略。

c表现形式: 文字式-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

数字式-1:4000000(1km=1000m=100000cm)

线段式-(厘米化千米去5个0,千米化厘米加5个0)

方向的判读:

a一般情况下: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b指向标定向: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方法是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点再确定方向。

c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常用图例:(p18 图1.25)

2、选择适用的地图(p22 活动)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四、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24 图1.34)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25 图1.36)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表示山顶: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2、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特点: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3、地形剖面图(p28 图1.43)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表的起伏状况。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七大洲和四大洋。

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32 图2.5)

海陆分布大势:(p30 图2.1)(p32 图2.4)(p33 图2.6)

六块大陆: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大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七大洲: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p35 图2.

11)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 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p34 图2.10)

大洲分界线:(p33 图2.7)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欧、非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二、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p42 图2.22、图2.23)(p43 图2.24)

注意: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火山**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环太平洋地带。

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板块发生挤压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甚至消失如:

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天气与气候的对比。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河北省南和县三中 赵洪飞。第一章。一。1 地球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 地球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二 经纬线和经纬度 形状长度方向度数。纬线和纬度。圆 与赤道平行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指...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 解开地理之谜。二 地理与日常生活。三 地理与生产建设。四 地理与风土人情。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一 学会看地图。1.地图的类型与用途。类型。用途。2.地图上的方向。1 基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向北方。3 经纬线定向法经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认识地球。1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 麦哲伦环球航行图 西班牙 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 太平洋 菲律宾群岛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 西班牙 看p10图1.4 第二节地球仪。1 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的模型。赤道长度大于任何一条经线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