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新

发布 2023-03-01 08:32:28 阅读 5682

1、地图有哪三要素?

2.在地球仪上找出经线和纬线,说(读)出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分布规律;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判断南北、东西半球。

3.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地球表面可划分为哪五带,说出五带的范围和界线及五带的特点?

4. 地球为什么被称为水球?

5.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亚洲北美洲、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

6.陆地有哪些常态地形,其特点?世界两大山脉带是?山地有哪些不同地形部位,其特点是?

7、 地球有哪六大板块?板快运动特点是?世界两大火山、**带是?

8、 世界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是?世界人口应如何增长呢?人口分布的“四密”、“四疏”在**?

9、 三大人种和三大宗教分布分别是?三大宗教建筑分别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分布最广的语言是?使用人数最多语言是?

10、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它们如何区别?

11、 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如何区别?

12、 什么是气温和降水?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形成降水的条件有?降水的类型有?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13、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比较地球自传和公转运动?

1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它们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在图上填出)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要点。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见p10)。

1)、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有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来确定方向。

注意: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的差别,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的差别,北极点周围只有一个方向,都是正南,南极点周围都是正北。

2)、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所画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分母越小,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比较大小时,一定要用数字式。

)2、①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还有极半径和赤道半径分别是多少);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和大洲。

3、经纬网。

1)、地球仪的基本概念。

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2)、纬线与经线

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有无数条)

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有无数条)

、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3)、纬度和经度。

纬度: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经度: 1 经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东半球:200w——00——1600e 西半球:1600e——1800——200w

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4)、无00纬线和00经线的判读:

纬度:由下向上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由纬度判断南、北半球。

经度:由西(左)向东(右)增大的是东经,反之为西经。由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高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一般为综合题。陡崖:等高线重合;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陡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爬山就困难。

山脊:等高线由海拔高向海拔低处突出;山谷反之,易形成河流。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

世界上的**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带上。

、世界人口:

1)到2024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4)、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相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

0、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11、世界的三大宗教:

**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13、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4、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海洋8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1月,海洋2月。南半球正好相反。

3)、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①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比周围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热海凉,冬季陆冷海暖。

4)、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5)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地球的“雨极”,最贫乏的地区是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地球的“干(旱)极”。

注:请查找地图和资料,简要分析乞拉朋齐为什么会多雨?(答案:印度洋暖湿气流,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爬升形成迎风坡降水。)

7)学会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洋流因素。

16、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气温的日变化)

2)地球的公转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引起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随季节和纬度变化,从而产生地球上四季和五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河北省南和县三中 赵洪飞。第一章。一。1 地球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 地球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二 经纬线和经纬度 形状长度方向度数。纬线和纬度。圆 与赤道平行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指...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 解开地理之谜。二 地理与日常生活。三 地理与生产建设。四 地理与风土人情。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一 学会看地图。1.地图的类型与用途。类型。用途。2.地图上的方向。1 基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向北方。3 经纬线定向法经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认识地球。1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 麦哲伦环球航行图 西班牙 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 太平洋 菲律宾群岛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 西班牙 看p10图1.4 第二节地球仪。1 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的模型。赤道长度大于任何一条经线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