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试卷二

发布 2023-02-24 03:20:28 阅读 5835

六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五)

期中测试题(二)

时间:6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

a.甲骨文b.小篆 c.隶书 d.金文。

2.某电视台举行“我爱家乡”知识竞赛,其中有道题是:“广东大部分地区在秦朝时属于下列哪一郡的管辖?”

a.象郡 b.桂林郡 c.辽东郡 d.南海郡。

3.近年发现的重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为距今204万年,这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约多小年。

a.34万年 b.44万年 c.170万年 d.204万年。

4.新学年开始的班会课上,有一个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字是一样的,那么他姓。

a.夏 b.商 c.周 d.秦。

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上述文字主要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a.黄帝 b.蚩尤 c.尧 d.大禹。

6.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较为成功的一次变法。在其内容中,能反映**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d.推行县制。

7.《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多有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鼓励垦荒b.允许工商业者为官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奖励军功

8.如果你在某处发现右图所示的匾额,请判断这个匾额。

内容赞颂的是。

a.孔子 b.董仲舒 c.孟子 d.韩非子。

9.右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②处是。

a.燕国。b.齐国。

c.楚国。d.秦国。

10.半坡遗址文化与河姆渡遗址文化。

有较大的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最主。

要因素是。a.种族 b.自然条件 c.体质进化程度 d.生产力发展水平。

11.在诸子百家思想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d.法家。

12.早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孟子就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也”,体现了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下列言论属于孟子的是。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下列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残暴统治使人民不堪忍受b.焚书坑儒。

c.不讲礼仪廉耻,人民叛离d.秦朝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等。

14.“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15.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城市。

a.西安 b.南京 c.咸阳d.洛阳。

16.《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六师,周王室主力军)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时分封制中的君臣关系 b.东周时周王室权力削弱的现实。

c.春秋时诸侯争霸的现实d.战国时诸侯国互相兼并的现实。

1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8.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19.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周武王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周文王。

20.“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支柱”的民谣真实的反映了秦朝。

a.徭役、兵役繁重b.加强文化**

c.法律极其残酷d.长城工程的浩大。

二.非选择题:第21小题18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5分,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8分,第26小题9分,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1)为什么“管仲相桓公”后会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局面?请简单叙述一下改革的具体内容。(6分)

2)材料二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体现了商鞅的什么精神?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6分)

3)想一想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断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书籍被烧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1)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2) 这两个历史事件的相同点和区别分别是什么?(4分)

23.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围,请你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主持节目。(5分)

入围人员:孔子庄子孙武韩非墨子。

节目类型:《人与自然》 《法制空间》 《军事天地》 《爱心世界》 《教育论坛》

24.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辽阔的疆域结成大一统的整体。西汉继承秦制,经过前期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积极开拓,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请回答:1)秦王嬴政建立国家后,在**和地方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集权**制度的?(4分)

2)秦汉时期的匈奴曾经威胁大一统局面,请写出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而采取的一项措施?(2分)

3)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实行货币改革。请说出下列货币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发行的。(2分)(货币面上的字是:半两)

4)秦汉的大一统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立,你认为有何历史意义?(4分)

25.原始农耕文化的形成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开始,也是中华文明的起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南、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分别是什么?(2分)

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化在农作物种植、房屋建筑方面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原始居民住房的建筑特点对现代人的住房建筑有何启示?(6分)

26.材料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的什么观点?(2分)据此,孟子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

材料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2)材料二中,荀子提出“舟水之喻” 的原因是什么?(1分)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根据所学,举出一个典型事例。(2分)

3)综合上述内容,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思想。(2分)

答案七年级历史新思维·随堂练(五)

期中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

1—5 bdaaa 6—10 dcabb 11—15 dbacc 16—20 aabca

二.非选择题。

21.(1)“管仲相桓公”后,帮助桓公进行了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完成争霸大业。改革的内容有: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2)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体现了商鞅具有历史进化的思想和革新的勇气和魄力。商鞅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3)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变法内容有利于加强**集权,提高国力,商鞅作为改革家的勇气和魄力,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22.(1)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

(2)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两个事件同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但后者较平和,前者滥杀无辜,毁灭古代文化,极不得人心。

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试卷带答案 x

最新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试卷带答案。一 选择题 在每一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计30分 1 小丽是一名 爱好者,她的 中 着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彩云之南,归去的地方,往事芬芳。歌曲 彩云之南 描写了云南秀丽的美...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60分 将答案填入下面 内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有无语言 b 会不会制造工具 c 会不会使用火 d 能否直立行走。3 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 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 黄...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分封制 军队 刑法 礼仪教化。a.b.c.d.12.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楚庄王 b.宋襄公 c.齐桓公 d.晋文公。13.关于右图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b.主张 兼爱 非攻。c.提出了 民贵 君轻 的思想。d.提出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