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描述的是天气。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昆明四季如春。
c、四季无寒暑d、夜来风雨声。
6、下列描述相对高度的是。
a、学校教学楼高30米b、死海—400米。
c、珠穆朗玛峰8844米d、吐鲁番盆地—155米。
7、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诃。
c、直布罗陀海峡d、马六甲海峡。
10、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
a、出生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
c、死亡率d、人口密度。
11、世界三大人种是根据差别划分的。
a、人体特征 b、语言、文字 c、分布地区 d、经济水平。
1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6月5日 b、3月12日 c、3月5日 d、5月1日。
13、联合国总部设在: (
a、巴黎b、纽约c、伦敦d、华盛顿。
14、我国于2024年12月正式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
1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和汉语b、汉语和阿拉伯语
c、俄语和英语d、汉语和英语。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2、赤道附近的一座高山的等高线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这座山的大体走向为 ,a、d两点的相对高度约米。
2)从b点爬到山顶和从d点爬到山顶,哪条线路较陡?
3)杜明和马林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下,杜明说:“这座山顶上可能白雪皑皑”,马林说:“不可能,赤道附近很热,怎么会有雪呢?
”。请你用所学地理知识和确凿的数据为依据,为他们两人做个评判。 ,山顶a的气温。
17、**题:根据气候现象,写出影响因素。
1、读图完成。
1)填写三地的经纬度。
ab2)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温带的是 ,有阳光直射的是 。
丁丁打算暑期去我国西北和南方地区旅行,临行前上网查阅了两地的部分景观**和气候资料,请你帮助他解答相关问题。
江南水乡(甲西部荒漠(乙)
ab 1)反映西北地区景观的是图(甲、乙),该地1月平均气温约为 ℃,该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是。
2)读图可知,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气候。
3)若去a地区,他是否需要携带雨具是、否)。
三、**题(共20分)
20、说说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当地的气候,为什么?
21、说说我们家乡传统民居的特点及其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房顶呈倾斜状。(三角形)瓦房,门窗多,安远处于**带,属**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夏风盛行。春、夏季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此类民居便于排水,通风散热(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参***。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d 2、a 3、b 4、c 5、d 6、a 7、d 8、b 9、a
10、b 11、a 12、a 13、b 14、a 15、d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北美非大西洋太平洋。
17、海陆海拔地形纬度海拔。
18、甲: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甲。三、**题(共5分)
19、目前国际性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温室效应,第二类是臭氧层被破坏,第三类是酸雨危害。
20、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到,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稠密的地方主要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工农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在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1、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从小型的村庄发展到集镇、小城镇到城市,是聚落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
七年级 下 地理期末试题20097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欧洲西部许多国家从国外进口的物资是 a工业原料b服装c燃料d机械2 欧洲西部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畜牧业发达b气候温和湿润c地形以平原为主d西欧人喜欢乳产品3 欧盟的统一货币是 a英镑b法郎c欧元d马克4 以牛羊肉和乳...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 40分 1 下列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是 a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b 昼夜交替现象c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d 昼夜长短变化2 甘肃一年中平均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 a 1月b 7月c 2月d 8月3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 南极洲b 南美洲c 亚洲d 非洲。4 日光某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
八年级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满分60分 姓名班级 一 单项选择题 选最合理的一个,每题1分,共24分 1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阿拉伯语 b 汉语 c 联合国语d 英语。2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a 正午12点 b 子夜 c 日出前后 d 正午过后的2时左右。3 地球自转产生了。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