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成语故事

发布 2023-01-15 23:12:28 阅读 4641

1.雪中送炭

注音】xuě zhōng sòng tàn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秋天的一个早上,小狗在家里写作业。可他才写了一会儿,窗外就电闪雷鸣,接着传来哗哗的雨声,下起了瓢泼大雨。小狗自言自语:

“会不会有小动物没带伞,被雨淋湿呢?”说着,小狗就撑着雨伞出门了。

小狗看见鹅大姐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鹅”,赶紧走过去说:“鹅大姐,我把雨伞借给你吧,不然你会生病的。”

“谢谢你的好意,可我穿了一身防水衣!我正要去小河里游泳呢。”鹅大姐说完,一摇一摆地走了。

小狗又看见蜗牛弟弟冒着雨慢悠悠地爬来,连忙跑过去,说:“蜗牛弟弟,我把雨伞借给你吧,不然你会感冒的。”蜗牛弟弟说:

“谢谢你,不用了,我喜欢在雨中散步。再说,我背上的小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如果雨下大了,我会躲进房子里呢。你还是把雨伞借给有需要的小动物吧!

”小狗想,也许没有小动物需要伞,我还是回家写作业吧。正在这时,小猫妹妹冒着雨匆匆跑过来。小狗看见了,高兴地说:“小猫妹妹,我把雨伞借给你用吧!”

“你真是雪中送炭的小狗哥哥哇!”小猫妹妹感激地说。

2.一日千里。

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3.对症下药。

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

“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

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也作“对症用药”。

4.世外桃源。

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遍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

5.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

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水中捞月。

解释】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有只小猴子在井边玩,它往井里一看,里面有个月亮,小猴子叫着:糟了!糟了!

月亮掉到井里了!大猴子听见了,跑过一看,跟着叫起来:糟了!

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老猴子听见了,跑过来一看,也跟着叫起来:

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

附近的猴子听见了,都跑过来看大家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

咱们快把它捞上来!猴子们爬上了井旁边的大树,老猴子倒挂在大树上,拉住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倒挂着,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猴子们就这样一只接一只一直挂到井里,小猴子挂在最下面,小猴子伸手去捞月亮,手刚碰到水,月亮就不见了,老猴子一抬头,看见月亮还挂在天上,喘着气说:不用捞了!

不用捞了!月亮好好的挂在天上呢!

7.画蛇添足。

解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

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

“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

”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

“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8.百步穿杨。

解释】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秋战国,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

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

“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 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

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9.盲人摸象。

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瞎子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

"瞎子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

"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

瞎子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

摸到象耳朵的瞎子说:"大象同簸箕一样。"

摸到象腿的瞎子说:"大象和柱子一样。"

摸到象背的瞎子说:"大象好似一张床。"

摸到象尾的瞎子说:"大象好似绳子。"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们把自己摸到的某一个部分误认为是全体。

后来人们便用"瞎子摸象"来形容那些观察事物片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人。

10.所向无敌。

公元196年,曹操挟持汉献帝建都许昌,下令让东吴的孙权把儿子送到许都当人质。孙权召集手下商量对策,大将周瑜坚决反对送人质,说只要我们东吴军民发奋图强、团结一致,那么就能所向无敌。孙权坚定信心同曹操对抗下去。

11.志在四方。

解释】: 四方:天下。立志于天下。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成语故事】:

战国时,鲁国的孔穿(孔子第5代孙)去赵国游历,跟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邹文和季节结成好友。孔穿回国时,邹文、季节送了3天行程,临别时,两人泪流满面,对孔穿依依不舍。但孔穿只对他们作了个揖便上路了。

孔穿的学生认为他太不近情理。孔穿却不为然地说:我原以为他们是大丈夫,现在才知道他们像女人一样。

人立于天地间,应有'四方之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四海为家,怎么能像动物一样整天聚在一起?孔穿的学生不住点头称是,对老师更加敬重。后来人们将“四方之志”引申为“志在四方”。

12.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不足。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们的尊敬。无论人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不懂的,都去向他请教。

他会给人们提供好的建议,从而帮助人们排忧解难。

当时的滕国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大国都想欺侮它。滕国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滕文公觉得一味让大国保护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滕国真正富强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于是,他就和大臣们商量这件事,但讨论了半天,一直没有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

后来,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励滕文公,要想使国家真正富强,就必须实行仁政。孟子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意思是说,现在的滕国,如果把长的地方去掉,然后补到短的地方,方圆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来治理,滕国肯定能变得富裕强大。

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13.一曝十寒。

战国时,有个叫孟轲的人,大家称他为孟子。孟子善于通过打比方来发表议论。

当时,有人指责孟子不尽力帮助齐王。孟子便解释说:“比如说,天下有些易活的植物,假如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十天,然后再把它放在阴冷的地方冻十天,即使是生命力再强的植物也会死。

我见到齐王的机会少之甚少,即使给了他些良好的影响与帮助,我一离开,一些和我主张不同的人,又带给他许多不好影响。我怎么能使齐王的思想、品质好起来呢?”

这个成语源于《孟子》—《告子上》

一暴十寒:比喻做事无恒心。

另注:“一暴十寒”的注音为yi pu shi han ,“一暴十寒”是一个固定的成语,“一暴十寒”中的“暴”也是固定的,不能用“曝”这个字。

14.水露石出。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生性豪放,学识渊博,很有文采。他不愿屈服权贵,被贬到黄州,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出两篇《赤壁赋》。他借着酒兴,在《后赤壁赋》中描绘赤壁是: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15.守口如瓶。

宋时期,年轻有为的富弼经范仲淹的推荐,宋仁宗任命他为河阳判官,因他政绩突出,后来升为宰相,他与王安石主张变法不合,就辞去宰相之职,回到故乡隐居。他从不随便表示自己的喜怒,办事公正,主张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二年级成语故事

1.狐假虎威 2.亡羊补牢 3.坐井观天 4.对牛弹琴 5.画蛇添足 6.守株待兔 7.画龙点睛 8.掩耳盗铃 9.一鼓作气 10.朝三暮四 11.三顾茅庐 12.完璧归赵 13.盲人摸象 14.闻鸡起舞 15.毛遂自荐 16.揠苗助长 17.凿壁偷光 18.雪中送炭 19.滥竽充数 20.望梅止渴...

成语故事二年级

1 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 不注重事实根...

二年级下册成语故事

1 拔苗助长 在宋国有个担心自己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一棵一棵拔高的人。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 今天我精疲力竭。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全都枯死了!启发 事物的发展 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规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2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