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统计新授课教案

发布 2023-01-14 18:06:28 阅读 9945

台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冯佳敏。

课题章节:二年级下第八单元统计p106—110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比较简单复式统计表,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进行简单的**。

2、使学生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感受数学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简单地分析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分析和**。

教学方法:谈话法、指导法、讲解法、自主**法。

教具:多**课件(ppt)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环节(约5分钟)

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新的一个单元——统计。

同学们请看(出示主题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测体重)那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怎么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统计、制成统计表)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对!老师这里有一张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单式统计表)。

这是二(13)班小朋友的体重情况。那同学们想拥有一张属于我们自己班的体重统计表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统计一下吧!

请同学们拿出刚才发给你们的练习纸。(屏幕上呈现二(14)班全体同学的体重数据,教师逐个报数字,学生在相应的“记号”栏空格内写上“正”字的其中一笔。统计“正”字的笔画数,把表填写完整并进行核对)

二、新课展开环节(约23分钟)

师:那如果老师想把13班和我们14班同学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来比较,该如何表示呢?(将两张表放在一起)

课件出示两张表合在一起的动态)

师:请仔细观察,变为一张统计表,有哪些部分可以去掉?有哪些部分要保留?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生自由讨论后发言)

出示复式统计表,并让学生认识表头)

师:(出示两张单式统计表和一张复式统计表)仔细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二(13)班,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千克的人最少。

2)二(14)班,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千克的人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注意饮食结构、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锻炼)

师:接下去,我们要来认识另一位新朋友——条形统计图。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一分钟,统计车辆的数量,发现学生的统计结果不一致,因此分组统计车辆)各组成员汇报改组统计的车辆数。

师:现在呢,请同学们自己先动手画一画统计图,画在发下来的练习纸上。边画边思考,横坐标和纵坐标还怎么标记?

假如每一小格表示1辆车,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不够画;画不下)那如果每一小格表示2辆车,最多要画几个呢?(25个)这样也很麻烦,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一小格表示5辆车;一小格表示10辆车)

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用一小格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观察条形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每个小格表示( )辆车。

2)面包车比货车多( )辆。

3)( 车最少,( 车最多,它们相差( )辆。

4)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练习巩固环节(约10分钟)

师:看来同学们对今天的内容掌握得都很不错,那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下面是一周内几个小朋友每家扔的塑料袋的统计情况,请整理后填统计表。

四位小朋友每家扔的塑料袋个数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在下面格子里涂色,并回答问题。

小明小聪小刚小胖。

1)谁家扔的塑料袋最多?

2)小刚家比小聪家扔的塑料袋少多少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学习小结环节(约2分钟)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强调: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改善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突出重点,提醒难点,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板书设计:统计。

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二年级校本教案新授课《近似数》

1课时。新授课。准确数与近似数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 下册 教材第91页例10 近似数 的相关内容。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其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从数学角度来讲,它又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也是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学时应予以重视。教材没有给出近似数的概念,而是...

二年级下统计 2 教案

小学数学教法 课程单元设计。课题统计。的复合式统计图。适用年级二年级下。1 知识目标 能运用信息的手段 新的学习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简单。教学目标。2 情感目标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3 能力...

二年级下统计说课稿

统计 西师版二年下册 小学 201年月 统计 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统计 是西师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一年级 下 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他们对简单的统计表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对统计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体验,并且对统计的方法也有所了解。本单元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