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2答谢中书书课文分析语文版

发布 2023-01-09 11:49:28 阅读 3396

答谢中书书。

一、译文。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 都在谈论。高高的山峰耸入云霄,清澈的溪流能见到水底。

两岸陡立的山岩,色彩斑斓。青翠的树木竹林,四季齐全。清晨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地鸣叫;傍晚太阳快要落山,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实在是尘世中的仙境。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它的奇异的人了。

二、内容和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作者以感慨起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流露出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自信。接下来的十句,作者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以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远眺四周写静景,五彩的山石与青翠的树木竹林尽入眼底,从时空两方面呈现出大自然的绚烂与生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清晨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的欢叫此起彼伏;夕阳的余晖中,鱼儿浮出水面,竞相嬉戏。这十句,作者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作者又以感慨收束全文,“实欲界之仙都”,赞叹山水之美,传达自己归隐林泉、与自然相融合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流露于笔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以无写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开篇即点明山水之美,从“高峰入云” 到“沉鳞竞跃”都是描写山川景色秀美的,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沉醉自然,超凡脱俗,欣然自得的感情。

三、总结。本文寥寥六十八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四时,兼顾晨昏,山川草木,飞禽游鱼,使文章清幽隽雅,像一首优美动人的山水诗,像一幅怡神悦情的山水画,让人欣赏不够,回味无穷。

八年级语文上册22答谢中书书同步阅读语文版

22 答谢中书书同步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习题。江水又东,经西陵峡。所谓 三峡 此其一也。国山松言 常闻峡口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 相戒 曾无称有山水之类也。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 林中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云表。仰瞻俯映,弥习 弥佳,流...

八年级语文上册22《答谢中书书》教学案语文版

22 答谢中书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背诵并默写课文。2 品味 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3 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 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洁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22《答谢中书书》教学案语文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撰写人。时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背诵并默写课文。2 品味 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3 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 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洁美好,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