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发布 2023-01-08 10:11:28 阅读 4611

八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提纲。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为加点的字词注音。

舜(shùn) 畎(qu亩傅说(yu胶鬲(gé孙叔敖(áo) 行拂(f ú)法家拂(bì士姬(jī)昌虞(yú) 赎(shú)买。

二.文学常识、文体知识。

1.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选自《孟子》。

《孟子》是孟子及其几位**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2.南宋朱熹把《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三.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2.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四.一词多义。

1.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 在)

2.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潭西南而望(表修饰的连词,可不译)

3.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4.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5.是:于是人也(这样的斯是陋室(表判断的动词)

五.古今异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起,指被任用; 今义:发出 )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举用、被任用,被起用; 今义:向上抬 )

3.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4.征于色(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远行,发出)

5.而后喻(古义:了解; 今义:比方,说明,使人了解)

6.所以动心忍性(古义:用这些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7.入则无法家拂士(古义:在里面,指国内; 今义:进入)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在外面,指国外; 今义:出去)

六.词类活用。

1.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其心志 2.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其筋骨。

3.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其体肤 4.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穷困贫乏】其身,5.行拂【动词使动用法,使……不顺】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混乱】其所为。

6.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心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忍】性。

7.人恒过【名词活用做动词:出错,犯错误】 8.入【动词活用做名词,在里面,指国内】则无法家拂士。

9.出【动词活用做名词,在外面,指国外】则无敌国外患者。

七.文言文阅读。

舜发于畎亩【田间,田野。畎:田间的水沟】之中,傅说举【被任用,被选拔】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市场】。

故【所以】天将降【降临】大任【责任,担子】于是人【这样的人。是:这样的】也,必先苦其【他的】心志【心意,内心】,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指身体】,空乏其身,行【行动,行为】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性情】,曾益【增加】其所不能。

人恒【经常】过,然后能改【改正】;困【忧困,困挠】于【在】心,衡于虑【思虑】,而后作【奋起,振作】;征于色【古今异义——古义:脸色;今义:颜色】,发【表现】于声,而后喻【被了解】。

入则【如果】无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则无敌【敌对】国【国家】外【外部,外国】患【祸患】者,国恒亡【灭亡,被消灭】。

然后【这样以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文词语。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相同的一项是 【 a 】

a.所以动心忍性忍能对面为盗贼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重而道远。

c.人恒过国恒亡d.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

4.翻译下列句子。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管夷吾从狱中被释放出来并且任用,孙叔敖隐居海边被任用。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他忍饥挨饿,使他深受贫困之苦。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心事)表现在脸色上,并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5.结构内容填空。

本文先接连举事例(事例论证),再讲道理(道理论证),最后明确观点,全文4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部分(1-2段):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炼。【由第一自然段的事例论证到第二自然段的道理论证】

第二段(3段):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正反对比论证】

第三段(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段列举六个古代贤人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这六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

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不重复,首先他们具有共同特点:出身低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其次他们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地举例,使内涵丰富,增强了说服力强。

本自然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什么结论(阐述了什么道理)呢?

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现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本段告诉我们人经受磨练有什么好处呢?

人经受磨练的好处一是可以培养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动心忍性)。二是能够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曾益其所不能)。

第二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哪一个句子呢?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根据要求写句子。

本段阐述在思想上接受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本段阐述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行为。

本段阐述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本段阐述人经受磨练结果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本段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段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

本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阐述作者观点的?

个人说到国家。

本段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述作者观点的?请简单分析。

正反对比论证。文章先从正面阐述“困境、磨练能激发人斗志”(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接着从反面阐述“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本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是什么?

困境、磨难能激发人的斗志。

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9.本文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两个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卧薪偿胆、悬梁锥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再如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作。……

看法:略。10.用一句简洁的话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

11.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

12.有关“艰苦奋斗,积极向上”名言的积累。(请至少写出两句)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比亚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7.曹刿论战。

一.为加点的字词注音。

曹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

二.文学常识、文体知识。

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左氏春秋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填作者名)所作,是我国的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前后记叙春秋时期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作《史记》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语文 上 第七单元提纲。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 为加点的字词注音。舜 sh n 畎 亩傅说 胶鬲 孙叔敖 o 行拂 f 法家拂 士姬 j 昌虞 y 赎 sh 买。二 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1.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 亚圣 名轲,字子舆,...

八年级生物上第七单元学案

第七单元健康的生活。第18章疾病与免疫。第一节传染病。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常见的传染病及 2.概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举例说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二。自学导引 1.传染病是指由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 之间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和...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

初中语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一 注拼音。狼藉 唾 手陨 落讪 笑差 使狞 笑。轻蔑 簌簌 迂 腐颓 唐交卸 妥 帖。琐屑 奔丧 懵 懂淹没 骚 乱喋喋 彬彬 鄙 视荆棘 忸怩 凌 辱。叱 骂隘 口蹲踞 荒莽 蝉翼 轻嘘 鼾 息窒 息厮 守遮蔽 心弦 拯 救。嬉 戏火钵 悉 索巅 愤慨 作揖 暴躁 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