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4卖炭翁教案新人教版

发布 2022-12-26 01:09:28 阅读 4871

教学模式介绍。

朗读激趣式诗歌教学模式。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都形象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语言这个知识,靠老师讲和分析是学不好的。读,首先要带有强烈的感情倾注。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歌,都如一首歌,都有自己的意义层次,感情脉络,“披文入情”,恰如其分地把握它们的脉络,选择恰当的语调、语速,用轻重缓急的声音来阐释。

读,可以有多种形式,或老师范读,或**录音,或学生齐读和个性化朗读,形式多样,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体味诗歌凝练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词学习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设计思路说明。

朗读激趣式教学要求读好诗歌,必须要心中有情,特别是这两首现实主义诗歌作品,更是要求读时想象眼前人物,有画面,才能读活。

教材分析。本课作为传统的名家名篇入选教材,诗歌中有对理想社会的期望,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些诗体现了古人的情怀,所以学习的时候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去培养文言语感,去积累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诗人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诗歌;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诗歌。

课前准备。了解杜甫、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白居易的叙事诗《卖炭翁》,也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

二、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把控采购权。

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压低人家的物价,比原价稍低)。末年(指唐德宗贞元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

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旧唐书 》

三、指导朗读:

白居易批判了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甚至是疯狂掠夺的社会黑暗现实。

这首叙事诗,情节跌宕,层次分明,在反映卖炭翁烧炭、卖炭的不幸遭遇时着力于肖像、动作、心理及场面的描写刻画,每一个层次都是鲜明生动的画面,并且在字里行间渗透了浓郁的感情,朗读时,要读活人物。

找两同学朗读,读完后其他人比较分析评价。读好诗歌,必须要心中有情,眼前有人物,有画面,才能读活。再来齐读。

四、分析鉴赏:

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咱们试着分析鉴赏本诗。

1.教师问:围绕着卖炭翁“卖炭”,诗歌写了几个层次的内容?

学生回答明确:烧炭——运炭——抢炭。

教师:其中,卖炭翁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苦”。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分析: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何这样写?

分析:是从外貌描写来刻画的。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年龄特征---卖炭翁职业---伐薪烧炭劳动地点---南山中。

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劳动艰辛、生活困苦。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是从心理描写刻画的。卖炭翁自己身上“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

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心理---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衣正单-——愿天寒(矛盾心理---可怜”)

3. 诗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卖炭翁运炭的艰辛?

分析:“衣正单”“一尺雪”“碾冰辙”“困”“饥”“歇”。

4.卖炭翁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应该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分析:祸从天降,他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随着那“叱牛”声,卖炭翁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

追问:请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宫使的横行霸道的?又怎样表现宫使掠夺的残酷的?

外表---黄衣、白衫、翩翩——横冲直撞、趾高气扬(对比)

行为---把、称、回、叱、敕、牵、系——仗势凌人、蛮不讲理。

炭直---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一车炭,千余斤)

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反映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本质。

总结写作特色:

1)典型材料的选择与创作;

2)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3)鲜明的对比表现人物的不幸遭遇,宫使掠夺的残酷。

语言特色:字字品味都是苦,对比细微见精神。

从《卖炭翁》看白居易的乐府精神:“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讽谕诗,写有五十首《新乐府》。

五、作业:展开联想想象进行续写。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

请大家想象一下,进行续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卖炭翁

卖炭翁教案。青浦区大盈学校成慧教学目标。1 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2 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白居易诗进长安 导入,了解其人其事。师 顺势导入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八年级语文下册卖炭翁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卖炭翁 教案。课前三分钟演讲,请同学朗读并介绍白居易的 观刈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作品有 白氏长庆集 这首诗写了五月时候农田人家顶着烈日收割麦子和一个妇人拾麦子的场景,揭露了官家横征暴敛 敲骨吸髓的罪恶。顺势导入 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一向主张 文章合...

八年级下册语文《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 教案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赏析这首古诗。2.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过程。1.复习前两首学过的唐诗,先齐声背诵,再提问 出示幻灯片 第一首诗的体裁是什么?第二首诗的体裁是什么?第二首诗中表现诗人喜极而流泪的句子 第二首诗中表现家人和诗人狂喜之态的句子 第二首诗中表现诗人喜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