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发布 2022-12-22 19:41:28 阅读 2630

八年级物理试卷2012.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下列物品中,由硬度最大的物质组成的是( )

a.橡皮泥b.铅笔芯 c.塑料尺d.钢锯条。

2、要鉴定某一物体是用什么物质制成的,方法之一是测定它的(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3、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小宇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 kg. b.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mm

c.体温大约为37d.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103kg/m3

4、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被“神六”从地面带到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

5、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空隙。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下列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

c、卫生球放在箱里,过几天整个箱子充满了樟脑味。

d、把一块方糖投入一杯开水中,隔一会整杯水变甜了。

8、平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

a、物体的原子内没有电荷。

b、原子核内所带正电荷与中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c、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造成的。

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的负电数相等。

9、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d.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10、有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金属球和一架调节好的天平,将甲球放在天平的左盘里,乙球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当移动游码到一定位置后,天平的横梁可达到水平平衡,那么这两个金属球的密度大小是:(

a.甲球密度大 b.乙球密度大 c.两球密度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1、李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12、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v―m关系图上表示,如上右图所示,关于它们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其密度(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4、填写合适的单位:“祥云”火炬的质量约是985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一册初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105普通中学生身高150 。

15、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铁的 (填物质的物理属性)比木头大。

16、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大的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最大的是 。

17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是由___和___构成的,原子核由___和___构成。

18、春天的兰花,夏天的茉莉,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人距离这些植物很远,却能感到有沁人心脾的芬香。这些现象说明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19、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 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20、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b带电;小球c带电。(填“正”或“负”).

21、如图为高新科学技术和时代美感完美结合的国家大剧院,该建筑的穹顶表面积达3万平方米,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 ,硬度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22、铝块的密度是2.7×103 kg/ 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若将铝块截去1/3,剩下部分铝块的密度是___g/c m3

23、市场上**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 m3,该瓶油的质量为___kg。

24、如图3所示是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着质量相同的盐水、水、酒精。根据图中情况可判断甲杯装的是___丙杯中装的是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1分)

25、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工作台,先将移到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再将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 g.用天平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___的顺序。在增减砝码时,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码还偏大,而取出最小砝码又偏少,此时应采取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4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

26、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

在称量前,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4甲所示,则说明盘的位置较低。(选填“左”或“右”).

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14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27、小冬、小飞、小丽三位同学在做“用天平、量筒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每人都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小冬: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b、用烧杯取适量的被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杯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小飞:a、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出它的质量m1;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c、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下液体的质量m2;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ρ液。

小丽:a、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c、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2;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ρ液。

实验室周老师看到他们的实验方案后,是这样评价的:你们的实验方案都能测出液体的密度。但其中有一种方案最好,能使测量的误差减小。要求小冬、小飞、小丽他们思考并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 三种方法中最恰当的方案的设计者是按最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试用实验步骤中给定的数据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值:ρ液。

(2) 说出另外两种方案的缺陷是什么?

姓名):缺陷

姓名):缺陷

28、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刻度是g/cm3,容器的质量是 g。

四、解答题(29题6分,30题6分,31题6分,32题10分)

29、将质量为25g的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内,溢出10g的水,求。

1)溢出水的体积为多少cm3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月考姓名班级。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部位最接近1cm a 食指指甲的宽度 b 拳头的宽度 c 裤带的宽度 d 眉毛的长度。2.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班级姓名出卷人 郭笑语审卷人 陈西龙。一 选择题。2 15 1.用力推课桌下部,课桌会移动,推上部可能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 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2.下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3.小明在 摩擦力的...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新桥中学2012 2013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姓名班级考号。一 选择题 每题3分,共45分 1 位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是 2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中使船儿前进的力是 a 人对船的作用力 b人对桨的作用力c 桨对水的作用力 d 水对桨的作用力。3 在物理实验室中...